03.06 繩池之會,為何秦昭襄王沒有像扣留楚懷王那樣扣留趙王?

河苦


題目中的繩池,應為澠池。秦昭襄王之所以沒有像扣留楚懷王一樣,在澠池之會中扣留趙惠文王,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是秦國方面,秦昭襄王並沒有扣留趙惠文王的意思;第二是趙國方面,趙惠文王在奔赴澠池之前也已經想到了這種情況,趙國高層已經提前做了準備;第三是國際方面,秦、趙兩國如果繼續敵對,都將面臨腹背受敵的風險。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秦趙澠池之會與秦楚武關會盟是有本質區別的,這個區別是趙國和楚國當時的國力不同而造成。首先我們站在秦國的角度來分析澠池之會,秦國為什麼要和趙國和談?我們可以看看澠池之會召開後,秦國幹了什麼事情。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澠池之會召開的同一年,秦國將大量的兵力都集中在南方與楚國作戰,白起、司馬錯水陸同時伐楚,取鄢、鄧、西陵,次年又攻佔楚都城郢。可以說澠池之會召開的時候,正是秦國對楚國作戰的關鍵時刻,而楚國、趙國一南一北,如果此時趙國對秦國發難,那麼秦國必然首尾不能呼應,伐楚之戰很有可能功虧一簣。所以秦國不得不先安撫趙國,此時與趙國締結和約是秦國最重要目的,秦昭襄王不可能也不會對趙惠文王有什麼想法。

接著我們再從趙國的角度看,秦國在扣押楚懷王后早已名譽掃地,趙惠文王不可能不知道,參加澠池之會的趙惠文王自然也很害怕,所以趙國內部為了這次會晤早已做了準備。在趙惠文王出發前,廉頗就告訴過他:“三十日不還,則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在澠池之會上,藺相如面對秦昭襄王的挑釁幾次還擊,逼得秦王啞口無言,同時趙國軍隊也沒閒著,“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在多方的保險之下,趙國才答應了秦國邀約。

最後,在國際上,逼迫兩國和談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當時不止秦國有腹背受敵的危險,趙國也有他所擔心的問題。在秦國伐楚的同一時間,還發生了另一件對影響深遠的事情,那就是五國伐齊。齊國面對以燕國為首的五國聯軍被殺的毫無抵抗之力,被五國瓜分的僅剩兩城。而燕國佔領了絕大部分的齊地,實力暴漲,這使得趙國異常擔心。燕趙兩國戰略嚴重衝突,註定不能兩強,之前兩國能一直保持良好關係,主要是由於燕國過於弱小以及齊國對兩國的壓力,但當時齊國幾乎滅亡,燕國迅速崛起,燕趙的關係就很微妙了。

趙國必須要積極應對燕國的崛起,所以面對秦國的邀約也有心和平。但之後齊國以兩城之地奇蹟般的復國,燕國的崛起也不過是曇花一現,這就是後話了。

本質上來說,澠池之會本身就是一場相對勢均力敵的和會,由秦趙兩國主導。趙國通過胡服騎射改革,軍事實力大漲,在澠池之會前,秦國雖然在戰場上取得一定優勢,但是戰役規模不過是小打小鬧,並沒有對趙國造成太大的打擊,趙國面對秦國完全有一戰之力。而武關會盟則完全不同,當時的楚國內憂外患,秦國與韓、魏結盟對抗齊、楚的同盟,而張儀又誆騙楚懷王使得齊楚斷盟,一下子就將楚國孤立了。之後秦軍又在丹陽、藍田大敗楚國,從前的盟友齊國也對楚國下手,在垂沙大敗楚軍,此時秦國拋出橄欖枝,楚國根本不敢拒絕。所以武關會盟完全是由秦國主導的。


鄧海春


秦昭襄王在澠池之會上,本來就沒有想扣留趙王,包括之前的求和氏璧,都只是探一探趙國的底子。

  • 1、秦昭襄王已不再是年少輕狂

秦昭襄王當初武關扣留楚懷王,正是他繼位不久,20多歲年少輕狂的時候。何況當時,他不滿於宣太后親楚抗齊的國策,急於絕楚,於是自行決定借武關會盟之時,強行扣留楚懷王,逼迫其割地。

事後不久,楚國竟然不但沒有割地,反而立了一個新的楚王。秦昭襄王發現這老頭竟然成了一塊燙手的山芋,丟都丟不掉。後來,楚懷王歸楚被拒絕,流亡趙國也不被接納。

最終楚懷王病死秦國,引來五國合縱,孟嘗君抱著為楚懷王討公道,也為自己報軟禁之仇的目的,率領五國聯軍攻秦,竟然攻陷了秦國的函谷關。

秦國丟失函谷關,這是秦有史以來沒有過的事情,秦國陷入重大危機,這也是秦國唯一一次有亡國之危的時期。秦國只得割地求和,又在齊國施行反間計,挑撥齊王與孟嘗君、匡章的關係,才得以度過危機。

澠池會發生在二十多年後,秦昭襄王已經是年近五旬的人,做秦王做了二十多年,已經朝政嫻熟,對國際形勢也瞭如指掌,他的認知已經遠超過二十多年前。

他不會再重蹈覆轍,像年輕時那樣輕易扣下一國之主,來把秦國置身於眾矢之的。更何況,澠池之會是他發起,來試探趙國的實力和底子的。

  • 2、趙惠文王留有後路

當年,楚懷王武關被扣,楚國得知後,國內朝堂上一片混亂。慎子、屈原、令尹子蘭等意見各不一致。屈原一力主戰,救回楚懷王,慎子則主張接回齊國為質的太子歸國繼位。

最終,在慎子的主持下,楚國對外宣稱楚懷王已崩,前往齊國接回太子繼位,就是楚頃襄王。

糊塗了一輩子的楚懷王,老了卻越活越明白了,他堅決不同意向秦割地,使秦國完全失去了挾持他的意義。當他聽說慎子宣告了他的死訊時,反而十分高興,認為這是一個妙計。最終,寧死不屈的楚懷王,憂鬱而死。

有了這樣的先例,趙惠文王臨行前,做了最壞的打算。

他不同於楚懷王,已同意廉頗的建議,一旦自己被扣,就讓廉頗擁立太子為王,斷絕了秦國挾持趙王的幻想。

當然,對於這一切,秦昭襄王並不知情,他已經不再是當年輕率的毛頭小子,這次澠池會,本來是他對趙國的一次試探,寧肯選擇暫時的妥協。

  • 3、廉頗大軍邊境備戰

趙惠文王出發前,廉頗集結了趙國精銳,跟隨至秦趙邊境,隨時應變。

澠池會上,當藺相如與秦昭襄王對峙,局面十分緊張的時候,細作已經探知趙軍駐紮在臨近的地方。


秦昭襄王並沒有想此時就開戰,因為倉促開戰,確實沒有必勝的把握。

於是,他就坡下驢,喝止住自己的人,兩王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本次會盟。


澠池會是秦國主動示好,緩和秦趙多年的征伐局勢,探一下最大強敵趙國的軟硬強弱。

再者,澠池會之時的秦昭襄王已經成熟了。他已經完全學會了如何做一個王,他不會再重蹈覆轍,讓秦國再次陷於理虧的境地,引發五國合縱。

秦昭襄王在趙武靈王時期繼位,熬過了趙惠文王一代,又與趙孝成王打了三年長平之戰。他一個人在位50多年,與趙家祖孫三代鬥智鬥勇,耗過了趙國三代君王。所以,長壽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啊!





平凡人讀史記


澠池會發生於公元前279年,這一年,秦國正在集中精力伐楚,試圖往東南方向發展,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對秦國的進攻,楚國很難抵擋,必然求救於其他國家,而秦國則對局勢拿捏的非常準:

一、燕國太遠,也沒救楚的實力,且和齊國打得很焦灼,救不了。

二、齊國這時正在反攻燕國,力圖收復此前丟失的七十餘座城,哪有精力管楚國。另外,齊國怨恨此前楚將殺了齊愍王,和楚國有仇,巴不得秦國削弱楚國,也不會救楚。

三、此時的韓國已經成為了秦國的附庸,伐楚還出了兵幫秦國,也不會救。

四、魏國可能救楚,但實力不夠,不敢單獨救,要看趙國的臉色。

因此列國中,只有趙國有實力救楚,秦國能否孤立楚國,關鍵在趙國怎麼決策。因此,秦國提出和趙國在澠池舉行會談,目的就是想通過談判,防止趙國出兵救楚。

只要趙國不救,魏國也不敢單獨救,就沒有國家幫助楚國,秦國才能順利實施伐楚計劃,以奪取楚國西北的大片土地,擴充自己的實力。

因此在澠池會上,秦國穩住甚至討好趙國還來不及,哪裡敢扣留趙王、得罪趙國呢!


一家之言,歡迎探討。


孤舟釣江雪


應當是澠池之會而不是繩池之會吧?楚懷王被扣留髮生在武關會盟之時。兩件事情均和秦昭襄王有關。

秦昭襄王是戰國後期秦國非常重要的一位國君,在位時間長達55年之久。楚懷王客死於秦、秦趙澠池之會、完璧歸趙、秦齊東西稱帝以及長平之戰等戰國後期的重要歷史事件均發生於秦昭襄王時期。

在這些歷史故事中,“楚懷王客死於秦”和“秦趙澠池之會”因為屈原和藺相如這兩位歷史名臣存在關係而流傳甚廣。然而不同於楚懷王前往武關會盟被扣,趙惠文王在澠池會談時不但得以全身而退,還在宴會上取得了與秦王對等的地位,這是為何呢?

需要說明的是,楚懷王被扣在前而秦趙澠池之會在後。秦昭襄王正是以武關扣押楚懷王為標誌,向列國表明了與楚決裂的心跡。而在澠池之會所處的公元前279年,秦國正在集中全力舉兵伐楚,意圖將楚國的勢力徹底趕出地理第二階梯的高地,以確保秦國的地緣優勢。

此時,曾經與秦昭襄王並稱東西二帝的齊湣王早已在五國伐齊的殺伐聲中身敗名裂,田單復齊之後因為功高震主而選擇前往趙國,統帥五國伐齊的大將樂毅同樣引飽受燕王猜忌而投奔趙國,齊燕兩國距離秦楚太遠且相互攻伐,不會影響親昭襄王的伐楚大計。韓魏距離較近但國力弱小,其中韓國此時已淪為秦國附庸,而魏國則需看趙國臉色行事,故而趙國成為秦國能否孤立楚國的關鍵所在。這也是秦昭襄王約趙惠文王澠池會談的原因,秦國此時急需穩住趙國,自然不會做出扣押趙王的蠢事。

經歷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之後,趙之精騎成為戰國後期秦軍所面臨的最具實力的對手。然而正是因為楚懷王赴會武關被扣,秦國的名聲在列國之間臭了,所以最初趙王並不敢前去參加澠池之會。但廉頗和藺相如看出了秦國憂慮之所在,所以力勸趙王赴會,以求從聲勢和心理上壓倒秦國。

以防意外,趙國朝臣分工明確。一方面陳兵秦趙邊境,做出一副隨時開展的戰略壓迫。另一方面則做出約定,一旦趙惠文王如同楚懷王一般被扣則另立新君,以確保趙國國內政局的穩定,期限約定為三十天。並且有忠勇果敢的藺相如隨趙王一同前往澠池,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相較於趙國上下所做的充分準備,楚懷王當年親赴秦國時,籌備工作就太過簡陋了。當時的秦昭襄王剛剛上位不久,正準備更換邦交國策拿楚國開刀,以訛詐土地。當秦王許以重利之後,沒有強大國力支撐的楚懷王被扣為人質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即使楚懷王在武關之會前做出充足的準備,恐怕依舊難逃厄運。相較於澠池之會前趙國的外交處境,楚懷王武關赴會前的邦交政策混亂無比,得罪了不少諸侯。當年六國合縱伐秦,楚國貪圖上庸之地而撕毀合縱條約且與齊斷交。此後齊魏韓三國以楚毀約為由伐楚,卻被秦國出兵干涉。而武關會盟之前,正是齊魏韓再度伐楚之時,面對秦國的趁火打劫,楚國所做的聯秦策略。換言之,楚懷王被扣之後秦國伐楚,並不會受到列國干涉。

自秦昭襄王的父親秦惠文王時期,從魏國手中奪回了當年被吳起佔據的河西之地後,就只剩下秦、趙兩國與秦共處於地理第二階梯。在秦趙澠池之會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78年,白起攻下了楚國郢都後,楚國被迫遷都,被徹底趕出了第二階梯。隨後秦國的戰略目標就轉向了趙國。

所以說,秦趙澠池之會,趙惠文王沒有步楚懷王的後塵,反而能夠全身而退,甚至在被迫鼓瑟的情況下享受了秦王擊缶的待遇,這裡既有秦國處於中原時局和自身策略的考慮,也有對趙國實力的忌憚。當然,我們同樣不能忽視藺相如在澠池之會上智勇雙全的奪目表現。


有魔氣歷史


在春秋時期,強悍的國家會扣留其他國家的皇室成員,以此來震懾該國,同時也因此控制住他們,讓他們不敢有異動。當年秦昭襄王就將楚懷王給扣留了下來,但是讓人覺得奇怪的是,他居然放過了趙惠文王。既然都扣押了一個,又何怕再多扣押一個呢?其實不留下趙惠文王,主要是有幾個原因。


第1個原因,就沒有打算扣留他。在當時,秦國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在了南方,而目的就是為了和楚國開戰。所以就當時的情形來看,兩國正處於戰亂,那麼扣壓下楚懷王就是為了給楚國施壓,也是為了震懾楚國。再說兩國本來就在交戰,秦國也就不怕得罪楚國。但是反觀趙惠文王,秦國那時還沒有打算和趙國對上,也就不打算得罪趙國,自然不可能扣留趙惠文王。

第2個原因,怕得罪趙國,被趙國出兵攻打。當時楚國和趙國正好就位於秦國南北的位置,他們前面和南方的楚國打仗,若是北方的趙國突然發難,這種形式就不利於秦國了,秦國將要受到兩面夾擊。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國只想和趙國交好,安撫好了後方的國家,就可以專心的和前面的國家打仗。如果他這個時候敢扣押下趙惠文王,那就真的是在作死了。

第3個原因,趙國這邊早就留有後招,即使扣押下了趙惠文王,意義不大,還將迎來一個強大的對手。在出發去到秦國之前,趙慧文王就先做好了迎接最糟糕結果的可能性。這一次的澠池之會,本就是危機四伏,但是趙惠文王也不是一個怕事的主。再者,他認為目前秦國是不會和趙國為敵,所以他的安全還是有保障。但是為了防止意外,他還是留下了後招。其實這個招數也是大將廉頗想出來的,廉頗是趙國有名的能人,這一點眾人皆知,他在軍事上有過人的才華,頭腦比較靈活,比較的有遠見。當初趙惠文王出發之前他就表示:如果王30天都還沒有回來,那麼他們就會立刻讓太子登基,這樣才能斷了秦國的念想。這樣看來,秦國當時即使將趙惠文王留了下來,想要用他來控制趙國也是不可能的事,甚至還會引起趙國的怒火,從而使得他們轉頭和楚國一起共同來對抗秦國。 綜上這幾點理由,秦昭襄王如果要扣押趙惠文王,那才真的算是走了一步爛棋。


合肥歷史


秦昭襄王為什麼沒有在澠池會扣留趙王,而在二十年前在武關會面時卻扣留楚懷王,還要從綜合國力以及合縱連橫策略說起。

楚國背棄山東五國,獨自當秦,楚王被扣

戰國後期,秦國力量越來越強,東方六國都不能單獨抗秦,公孫衍與洛陽人蘇秦,先後遊說六國,聯合抗秦,稱為“合縱”。秦國用魏國人張儀,勸說各國幫助秦國進攻其它的弱國,叫做“連橫”。合縱連橫的鬥爭,持續了很長時間。那時候,各國為了自身利益,時而加入“合縱”,時而加入“連橫”,反覆無常。

公孫衍在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取代張儀為魏相國,乃於次年合東方六國攻秦,推楚懷王為縱長。此次攻秦雖然失敗,但是秦國也看到以自己一國對抗六國還是有難度的,於是秦國開始改變策略,拉攏楚國破壞六國合縱。

首先,秦昭襄王與楚懷王結盟,同時秦國把上庸給了楚國,楚國貪便宜背棄合縱條約與齊國斷交。齊、魏、韓三國因為楚國與秦國結盟,背叛了合縱的約定,聯合在一起攻打楚國。秦國發兵救楚國,攻佔了韓魏兩國不少城池。然後秦國把侵地歸還給韓魏兩國,這樣抗秦合縱的盟約徹底瓦解。

接下來齊、魏、韓因為楚國背叛了合縱的約定再次攻打楚國,秦國也趁機攻打楚國,楚國失地過多想再次與秦國會盟,秦昭襄王八年(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邀楚懷王在武關會面結盟,途中突然劫持楚懷王到咸陽。

楚國此時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內部沒有力量反擊,外部沒有盟國支援,只能忍氣吞聲。

趙國實力強盛,準備充分,盟國支持

就在齊、秦爭鬥時,趙國得到發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滅中山國,成為齊、秦爭奪土地的對手。為了對付趙國,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與齊閔王決定同時稱東、西帝,並準備聯合五國攻趙,三分趙國,約定了出兵日期。但這一計劃被蘇秦破壞,蘇秦勸齊主動去帝號,用以孤立秦,拉各國反秦,以便乘機滅宋。齊閔王採納了這一建議,聯名燕、韓、趙、魏等國西攻秦,迫使秦昭王廢帝請服,退還所攻佔的趙、魏部分土地。

此後,秦國致力於弱楚的策略,多次攻打楚國。澠池會也是再次背景下發生的,秦國攻打楚國,害怕其他五國相助,於是秦趙澠池會,此時的趙國已經是僅次於秦國的強國了,秦有求於趙怎麼會扣留趙王,況且因為秦國有扣留楚懷王的前科,趙國早有準備,一旦扣留趙王,秦國必然再次收到山東六國的攻打。

在秦趙澠池會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78年,白起攻下楚國都城郢,楚被迫遷都,秦國勢力發展到湖南一帶,楚國也就削弱了。接下來秦國的戰略目標就指向了趙國。


萊駒為右


公元前279年“澠池會盟”的主要議題是秦昭襄王和趙惠文王之間的暫時妥協,因為這一年楚國攻打蜀地威脅到了秦國的後方和大糧倉,秦國需要調整國家戰略去對付楚國,必須要緩和跟趙國緊張的矛盾,前兩年秦國的主動進攻趙國是喪師失地頗有損失的。而趙國背後也有大威脅,這一年齊國名將田單橫空出世擊退了差點滅了齊國的燕軍,齊國復國了。公元前284年燕國以樂毅為主帥聯合列國史稱“五國伐齊”,趙國也參加了,不的不提防齊國的報復。秦趙兩國是軍力相差不大的軍事強國,秦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重創趙國,所以要先穩住趙國。正是有楚懷王武關會盟被扣留的前車之鑑,“澠池會盟”時趙惠文王身後是名將廉頗率領的趙軍主力以防不測,而且來澠池以前,廉頗跟趙惠文王約定了歸期,逾期不歸趙國國內就擁立太子當國君,趙惠文王也答應了。這些是背後的博弈,場面上則是藺相如智勇雙全燦爛奪目的外交表現


立志成蟲


秦昭襄王為何不敢扣留趙惠文王,很多人可能會說因為藺相如啊,誠然藺相如在澠池之會的表現不可謂不驚豔,但是如果你覺的這樣就能嚇到秦昭襄王,那你也太小看他了

首先我們看澠池之會的背景,當時秦國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楚國,經過宣王,威王的治理,到懷王初期,楚國大有崛起之勢,所以隊於趙國,秦國是安撫,也就是遠交近攻。而趙國經過胡服騎射,已經成為東方六國中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經過將相和,趙國上下一致,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

其次,廉頗先是在邊境佈置重兵,壯大聲威,後又與趙王約定,若趙王不能及時歸來,便立太子,這樣如果秦扣留趙王,不但不會威脅趙國,反而激起趙國的反抗,那麼必然秦國需要兩面作戰,一邊是復興的楚國,一邊是強大的趙國

而武關會盟就簡單多了,當時秦國一門心思幹楚國,楚軍節節敗退,這個會盟明擺著就是鴻門宴,就是忽悠楚懷王的,而楚懷王認為會盟之後割地議和就可以了,沒有做好準備,所以才傻傻的赴約

綜上主要是趙強楚弱,楚進趙遠,遠交近攻



一位著名的上單選手


我是貓叔說歷史,我來說兩句。

澠池之會,秦王之所以不敢扣留趙王,我覺得有以下兩點原因:

第一點,秦國主動與趙交好結盟。當時,秦國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對付楚國上,雙方已經發生了數次戰爭。為了進一步削弱楚國,秦國準備對楚國進行大動作打擊,而趙國是戰國末期的重要力量,秦國不懼韓國和魏國,唯獨對趙國心存忌憚,所以,想與趙國結盟,好騰出手來全力對付楚國。有求於別人,當然不能對別人無禮了嘛。

第二點,趙國準備工作做得充分,陳兵秦趙邊境,虎視眈眈。按照《史記》的記載,剛開始,趙王並不敢去澠池參加會盟,而廉頗和藺相如都勸趙王前往,以求心理上壓倒秦國。而按照他們事先的佈局,如果趙王三十天不歸來,趙國就會另外擁立新君,好讓秦國沒有任何便宜可佔。這種安排,不可謂不周密了,秦國即使再殺,也能覺察到趙國的重兵壓境吧,所以說,秦國不敢貿然動手,保不齊是要吃大虧的。

而楚懷王就不同了,這貨有點缺心眼,人家秦國一說要會盟,他就屁顛屁顛跑去了武關,關鍵是武關當時是秦國地盤。而且,無論是軍事準備,還是朝局後事安排,楚懷王壓根就沒有什麼像樣的籌備。這就怪不得秦國了,秦昭王本來是要扣留楚懷王,用以訛詐土地的,誰知道也沒訛成,但楚國新君即位後,並沒有表現出什麼仇恨,楚懷王已經是個棄子了。

好了,就說這些吧,不妥之處,還請方家多多包涵、指正,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但謝絕語言攻擊。


貓叔說歷史


一哥“俗人讀史記”之——

         澠池之會是酒桌上划拳“三打二勝一杯酒”

     歷史有許多有意思的地方,也演繹著凡人的生活,秦趙澠池之會多象後人喝酒划拳、三打二勝一杯酒啊,其實這時無論是強勢的秦昭襄王還是弱勢的趙惠文王,都沒有真掐的意思,是用口頭的強勢換取兩國在混戰中“喘口氣”的時機,大家或許都明白,此時任何一方想吃掉對方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慘勝,也必將是他人的“漁翁之利”。

   秦的一邊,(秦昭襄王)“二十七年,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鄧,赦罪人遷之”。正在全面攻擊楚國,無暇東顧,雖說為報和氏壁之辱而讓白起稍打了一下,只是教訓報復罷了,並無大戰滅國之舉。而趙的一邊,趙惠文王“二十年,廉頗將,攻齊”。正忙於攻齊拒魏,也無意於與秦交惡,於是才有了“王與秦昭王遇西河外”的澠池之會。 

一場狼咬狗兩怕的澠池之會的演員們粉墨登場了,“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這事趙國是相當重視的,強兵猛將良臣出場,並且連後事都交待了。而秦昭襄王或許也並不是沒有防備吧。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秦昭襄王一枚勝出。

“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鮓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鮓,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鮓。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鮓。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鮓”。趙惠文王強勝一枚。

“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打了個平局。

其實,古人斗酒如同今人,二王相會,都是不想在列國的酒桌上“打通關”,那樣自是顧頭不顧腚、四面受敵了,至於兩國相鬥,最多是“三打二勝一杯酒”,“酒量不夠指頭來湊”,好歹有個迴旋餘地,古今生活總有強勢弱勢的一方,強者示強,足壯行色,強者示弱,定有陽謀,弱者示強,瞞天過海,弱者示弱,陰謀於心,這二王都看到了,是睜著兩雙大眼在瞎鬥狠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