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曹劌論戰,壞了約架的規矩


江湖的事,用江湖的辦法來解決。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講什麼都講禮節,包括約架。

不管是單挑還是群加,雙方約好時間、地點、人數,按照雙方認可的規矩,相互搏殺。

如果誰用陰謀、陽謀、詭計,那將遭天下人所不恥,簡直生不如死。

曹劌論戰,壞了約架的規矩

《孟子·盡心下》裡說“春秋無義戰”,正是說明那段時間的禮崩樂壞,世風日下。

大概就是從曹劌的時候開始,這些禮數才開始丟失了的。

其實春秋各國雖然打仗頗多,但基本上還能遵守君子協定的“兩不打、三不殺”原則。

兩不打是指沒有正當理由不打、對方沒有準備好不打;三不殺是受傷的人不殺、投降的士兵不殺、沒有反抗能力的人不殺。

比如宋襄公曾與楚國有一戰,原本可以等楚軍渡河時偷襲,但他愣是在岸邊等楚軍全部渡過泓水再開戰,雖落下個一敗塗地,但卻留下仁義的美名。

再比如說,大家都在螞蟻森林種樹,說好了各自憑本事偷能量,可你卻搞個能量罩,讓大家可望而不可及,這也是不講規矩的表現。

曹劌論戰,壞了約架的規矩

公元前684年,也就是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與魯國約戰於長勺。

那個時候,齊國公子小白剛上位,國家又有鮑叔牙和管仲幫著打理,國力日益強大。

國家一強,齊桓公小白心裡就打起了小九九,於是就稱魯國包庇齊國公子糾,才有了約戰一說。

在大家都不看好魯國的情況下,魯國竟然實現了屌絲的逆襲,擊退了齊國的進攻。

靠的就是“名將”曹劌,也就是語文課文《曹劌論戰》裡的男主角。

春秋時期,兩軍對壘都是擊鼓進軍,這是默認的規則。

你這邊鼓聲一響表示馬上要進攻了,我這邊回一下鼓就表示我準備好了。

就像遊戲《街霸》裡的“ready go!”一出來,雙方就可以動手了。

而曹劌這個人壞了規矩,他不按套路出牌啊。

齊軍擊了一次鼓,魯軍未動。

齊軍再擊一次鼓,魯軍還是沒動。

這時候齊軍很容易產生一個想法:魯國人一個個木頭似的杵著,一動不動,肯定是害怕不敢應戰。

齊軍再擊一次鼓,魯軍還是未動。

這時候齊軍徹底放鬆了,估計隊伍裡的士兵都在嘮嗑了:魯國人真膽小,慫包,我們就等著賠禮道歉割地賠款吧。

隊伍裡時不時還發出幾陣嘲笑聲。

說不定還有人喊:“魯國的,膽小鬼,嚇得不敢挪動腿。”

可誰料到,就在齊軍嘻哈鬆懈之時,曹劌竟然命令大軍迅速出兵攻打齊軍。

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如破竹,齊軍還沒做好準備,敗了,落荒而逃。

為此,曹劌還贏得了一個“一鼓作氣”的成語名留史冊。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曹劌論戰,壞了約架的規矩

後來,魯莊公就把曹劌當做救命稻草,一有戰事就找曹劌,淨是整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勾當。

不久之後,宋國和魯國在乘丘約戰,魯國趁著宋國人沒有擺開陣勢就衝了過去,又贏了。

雖然史書上沒提這次主帥是誰,但戰術中明顯透露出曹劌的精髓。

可魯莊公不知道,這樣的方法用一次兩次可能會奏效,但一旦魯國失去信譽,再難取勝了。

所以在之後的幾場戰爭中,魯國均以大敗而告終。

據史書記載,這幾場敗仗的指揮官是曹沫。

曹劌和曹沫到底是不是同一人,史學界其實還在爭論,但那時“劌”和“沫”屬同音字,由於各國文字不統一,才會出現兩個版本。

何況《史記》中只有記載曹沫而無曹劌,不可能把這麼大的一位人物給漏掉,所以我相信這應該是同一人。

經歷了幾場敗仗,齊軍到了魯國都城北五十里地之處,魯國告急。

魯莊公見打仗肯定是打不過齊國了,於是請求和齊桓公這柯地會盟談判。

根據規矩,談判是雙方失意和平的表現,所以雙方都不準帶武器。

就在雙方談妥,魯莊公準備在喪權辱國的條約上簽名之時,曹劌提出有話要跟齊桓公說。

齊桓公沒有防備,於是就同意曹劌前來告知。

曹劌竟從鞋子裡掏出一把匕首,劫持了齊桓公,讓他歸還魯地,撕毀合約。

齊桓公小命在曹劌手裡,無奈之下只得答應。

曹劌又一次因為膽識過人而再次名留史冊。

其實齊桓公完全可以使用權宜之計,等危機解除後再讓魯莊公簽字畫押,但講規矩、有誠信的齊國並沒有那麼做,將打來的地盤如數還給魯國。

曹劌在這之後,他的那些手段已被諸國所唾棄,也就難以發揮什麼作用了。

魯莊公三十年的時候,由於曹劌作亂,被魯莊公的兒子平叛。

曹劌被趕到了莒國,沒過多久,便死在了莒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