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曹刿论战,坏了约架的规矩


江湖的事,用江湖的办法来解决。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什么都讲礼节,包括约架。

不管是单挑还是群加,双方约好时间、地点、人数,按照双方认可的规矩,相互搏杀。

如果谁用阴谋、阳谋、诡计,那将遭天下人所不耻,简直生不如死。

曹刿论战,坏了约架的规矩

《孟子·尽心下》里说“春秋无义战”,正是说明那段时间的礼崩乐坏,世风日下。

大概就是从曹刿的时候开始,这些礼数才开始丢失了的。

其实春秋各国虽然打仗颇多,但基本上还能遵守君子协定的“两不打、三不杀”原则。

两不打是指没有正当理由不打、对方没有准备好不打;三不杀是受伤的人不杀、投降的士兵不杀、没有反抗能力的人不杀。

比如宋襄公曾与楚国有一战,原本可以等楚军渡河时偷袭,但他愣是在岸边等楚军全部渡过泓水再开战,虽落下个一败涂地,但却留下仁义的美名。

再比如说,大家都在蚂蚁森林种树,说好了各自凭本事偷能量,可你却搞个能量罩,让大家可望而不可及,这也是不讲规矩的表现。

曹刿论战,坏了约架的规矩

公元前684年,也就是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与鲁国约战于长勺。

那个时候,齐国公子小白刚上位,国家又有鲍叔牙和管仲帮着打理,国力日益强大。

国家一强,齐桓公小白心里就打起了小九九,于是就称鲁国包庇齐国公子纠,才有了约战一说。

在大家都不看好鲁国的情况下,鲁国竟然实现了屌丝的逆袭,击退了齐国的进攻。

靠的就是“名将”曹刿,也就是语文课文《曹刿论战》里的男主角。

春秋时期,两军对垒都是击鼓进军,这是默认的规则。

你这边鼓声一响表示马上要进攻了,我这边回一下鼓就表示我准备好了。

就像游戏《街霸》里的“ready go!”一出来,双方就可以动手了。

而曹刿这个人坏了规矩,他不按套路出牌啊。

齐军击了一次鼓,鲁军未动。

齐军再击一次鼓,鲁军还是没动。

这时候齐军很容易产生一个想法:鲁国人一个个木头似的杵着,一动不动,肯定是害怕不敢应战。

齐军再击一次鼓,鲁军还是未动。

这时候齐军彻底放松了,估计队伍里的士兵都在唠嗑了:鲁国人真胆小,怂包,我们就等着赔礼道歉割地赔款吧。

队伍里时不时还发出几阵嘲笑声。

说不定还有人喊:“鲁国的,胆小鬼,吓得不敢挪动腿。”

可谁料到,就在齐军嘻哈松懈之时,曹刿竟然命令大军迅速出兵攻打齐军。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如破竹,齐军还没做好准备,败了,落荒而逃。

为此,曹刿还赢得了一个“一鼓作气”的成语名留史册。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坏了约架的规矩

后来,鲁庄公就把曹刿当做救命稻草,一有战事就找曹刿,净是整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勾当。

不久之后,宋国和鲁国在乘丘约战,鲁国趁着宋国人没有摆开阵势就冲了过去,又赢了。

虽然史书上没提这次主帅是谁,但战术中明显透露出曹刿的精髓。

可鲁庄公不知道,这样的方法用一次两次可能会奏效,但一旦鲁国失去信誉,再难取胜了。

所以在之后的几场战争中,鲁国均以大败而告终。

据史书记载,这几场败仗的指挥官是曹沫。

曹刿和曹沫到底是不是同一人,史学界其实还在争论,但那时“刿”和“沫”属同音字,由于各国文字不统一,才会出现两个版本。

何况《史记》中只有记载曹沫而无曹刿,不可能把这么大的一位人物给漏掉,所以我相信这应该是同一人。

经历了几场败仗,齐军到了鲁国都城北五十里地之处,鲁国告急。

鲁庄公见打仗肯定是打不过齐国了,于是请求和齐桓公这柯地会盟谈判。

根据规矩,谈判是双方失意和平的表现,所以双方都不准带武器。

就在双方谈妥,鲁庄公准备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名之时,曹刿提出有话要跟齐桓公说。

齐桓公没有防备,于是就同意曹刿前来告知。

曹刿竟从鞋子里掏出一把匕首,劫持了齐桓公,让他归还鲁地,撕毁合约。

齐桓公小命在曹刿手里,无奈之下只得答应。

曹刿又一次因为胆识过人而再次名留史册。

其实齐桓公完全可以使用权宜之计,等危机解除后再让鲁庄公签字画押,但讲规矩、有诚信的齐国并没有那么做,将打来的地盘如数还给鲁国。

曹刿在这之后,他的那些手段已被诸国所唾弃,也就难以发挥什么作用了。

鲁庄公三十年的时候,由于曹刿作乱,被鲁庄公的儿子平叛。

曹刿被赶到了莒国,没过多久,便死在了莒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