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和弟弟周作人大打出手後,為何要從自己花錢買的大宅裡搬走?

Siwindy


很多人都覺得魯迅先生在北京“八道灣”買的房子是和兄弟一起合買的,其實並不是這樣,這是魯迅將老家的房產變賣,並結合自己收入買來的。當時的魯迅漂泊在北平,一個人忍受了太多的欺凌和冷落,所以便有了在北平買一處屬於自己的房子、並將自己的弟弟母親一同接來居住的想法。


可是啊!魯迅先生的初衷是好的,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

魯迅和弟弟的矛盾

  • 被指責調戲弟弟的妻子

周作人和哥哥魯迅在年輕時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熱血青年。因為小時候家境殷實,所以他們有著紮實的文學功底,而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受到了一系列的文化衝擊、他們兄弟二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吸收新的知識,新的理論,於是便進入到了南京的水師學堂學習。兄弟二人學習比較刻苦,而且天賦異稟,他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異,也是在這裡奠定了他們紮實的英文基礎。在該學校讀了有六年左右,在聽說有“官費生”的名額後,便一直埋頭苦讀,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們兄弟二人一同爭取到了“官費生”的名額,遠渡日本去學習新的知識。

周作人和羽太信子初識,是因為他們在外留學時需要一個打理房子的家政。在當時,魯迅和弟弟以及其他一同來到日本學習的三人決定租下一棟大房子,可他們五個大男人都各有各的事情,根本沒有時間去打理房子中的衛生,於是在眾人的決議下,他們決定請一個家政來幫助他們打理生活的瑣碎之事,正是在此時,臉部較圓、身材矮胖的羽太信子出現在了他們的視線中,日日夜夜照顧他們的生活。在最開始的時候還很是正常,但到了後來周作人和這位家政彷彿有了屬於他們自己的話題,再加上羽太信子也是豪放性格,這麼一來二去便和周作人建立了非同一般的關係。因為周作人缺乏自理能力,而且性格散漫,對於會照顧人的羽太信子沒有任何抵抗力。

在那個時候,日本窮苦姑娘,嫁給來日學習的中國男人並不是什麼新聞,所以在他們的感情慢慢發酵後,周作人便在1909年的時候與羽太信子在東京成婚,完成了這段跨國戀情。後來,羽太信子跟隨丈夫回國,並和魯迅、建人一同生活在了北京。

可能是大家族群居習慣的原因,所以當他們住在一起後,一家人的收入是進行彙總的,而管理這個彙總的人,便是他們認為應該很“賢惠”的羽太信子。隨著時間的一點點過去,羽太信子的缺點也慢慢的暴露在了周家人面前,她雖然出生於窮苦人家,可在花錢、享受這樣物質的事情上卻一定也不含糊,周作人、魯迅、建人雖然收入頗豐,但他們的荷包實在是忍受不了羽太信子的造作。在生活的打理上,羽太信子還是保持著原來的任勞任怨,但經濟上的龐大開支慢慢使得周家財政出現了赤字。而且自從羽太信子做了這個管家後,將周家的生活慢慢的向日本化引導,大到生活起居、小到看病吃飯。

除此之外,羽太信子脾氣、專橫也是魯迅看不過去的地方,羽太信子的脾氣太過暴躁,所做的決定不論對錯弟弟一概不敢反駁,正是這樣的放縱,導致了羽太信子的脾氣不斷上漲,對於這個家的“透支”才越來越過分。

在一次魯迅和羽太信子發生口角後,這個潑辣的日本女人居然誣陷魯迅想要調戲她,魯迅雖為文人,但是面子和氣節還是有的,當他見到弟弟一邊倒的袒護羽太信子後,魯迅最終氣不過的和弟弟發生矛盾和爭執,最終負氣離開了這個他精心操辦的家。就羽太信子誣告魯迅想要調戲她這一點,我是怎麼也不會相信的,這不僅僅是因為相信魯迅先生的人品,還因為我通過羽太信子的照片,可以看出這個女人長得實在是太“開玩笑”了,吃慣了中餐的魯迅先生估計對這道“日本菜”一定是提不起興趣、下不去這個嘴的。

雖然羽太信子的誣告很戲劇性,也能博得大家一笑,但我們從羽太信子的蠻橫可以看出,周作人性格的軟弱、無能。

  • 周作人其實是被羽太芳子當“槍”使了

可能是出於自私的考慮,羽太芳子並不喜歡自己丈夫的哥哥,因為自己的一言一行只要稍不如他意,都會受到這位哥哥的批判,於是她為了能夠更好的享受生活,便假借周作人的手將魯迅趕走。而性格懦弱的周作人,面對妻子對於哥哥的誹謗,不假思索的便相信了她的話,這對於受過高等教育的文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但事實便是如此,因為妻子所陳述的事,關乎的是自己的面子和自己的尊嚴,儘管他有理由去相信自己的哥哥沒有做,儘管他知道自己的哥哥沒有做,但還是在意識上潛移默化的屈從了妻子的意思、妻子的意圖,這對於作家周作人來說是一種悲哀,也是一種無奈。

  • 為什麼負氣離開

都說“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句話應用在魯迅身上一定也不為過,他當初費盡心機的將一家人接到北平,就是為了一家人高高興興的過日子,可誰知攤上了這麼一個弟妹。如果在此時你想趕她走,一定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而弟妹誣陷自己調戲她一事,這對於魯迅的人格來說是一種莫大的侮辱,為了遠離這樣的是非之地,為了遠離這樣的“潑婦”,魯迅只得離開了自己辛辛苦苦購置的房產。畢竟對於魯迅的收入、名氣以及地位來說,在北平安家並不是一件難事,所以他便匆匆離開了。

綜上所述,魯迅的離開是一種自我的解脫,是弟妹對於他人格誣陷後採取的必要措施,畢竟他在北平還要工作、還要為了中華民族的思想甦醒而戰鬥。


木劍溫不勝


我是予小草,我來回答。魯迅和弟弟親兄弟打架背後的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周作人的日本媳婦羽太信子唆使的。

魯迅當時在北京八道灣買下一套四合院,有一部分是賣掉紹興祖宅得來的1000多塊大洋的費用,其餘2000多大洋則來自魯迅的積蓄,所以這套房子的所有權周作人也有份。


弟弟周作人的日本媳婦,剛開始還是比較賢惠的,隨著時間的推長,本性就暴露出來了花錢大手大腳,而且還很愛自己的國家,家裡的一切日常生活,喜歡去日本商店賣日貨,價格當然也是非常貴的。

比如:家裡做滿一桌子菜,她說不好吃,就要全部倒掉重做。家裡的小孩子生病了,要請日本醫生,出門要坐汽車。


兄弟之間的矛盾,就是經濟上的糾紛,魯迅和周作人的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交給了羽太信子來管理。魯迅看著弟媳婦花錢太快了,周作人不勸說她省著點花,魯迅只得親自出面規勸。


羽太信子不僅不接受魯迅的建議,反而挑唆周作人和魯迅的矛盾,有一次她哭哭啼啼地跟周作人說魯迅偷看她洗澡。在一次激烈的爭吵後,兩兄弟大打出手,還驚動了鄰居,成為了民國的一件大事。


“妻管嚴”的周作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以一封斷交信,決絕地讓魯迅 。魯迅很快就搬出了八道灣,買了一所房子,從此再也不跟他的兄弟有來往。


魯迅作為兄長,不但負責弟弟的物質生活,還負責弟弟的精神引導。魯迅從日本留學後,也把他的弟弟也帶到日本留學。回國後,兄弟並肩作戰,一塊寫文章,一塊做學問,都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鋒人物,特別是在五四運動早期,周作人的名氣比魯迅的還要大一些。誰也沒有想到關係那麼好的兩兄弟,最後會分裂,絕交。


我的回到到此結束,謝謝大家關注@予小草說電影。如有更好的見解,歡迎跟我一起討論。


予小草說電影


這個問題,如果你認真讀過中學課本里的《故鄉》一文的話,你會知道答案。

《故鄉》收錄在魯迅的小說集《吶喊》中,但有很多真實成分,不能完全當作小說來讀,尤其是涉及到個人經歷和背景的部分。

小說開篇,很快介紹:“我這次是專為了別他而來的。我們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經公同賣給別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須趕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別了熟識的老屋,而且遠離了熟識的故鄉,搬家到我在謀食的異地去。”

後來,“我”又對豆腐西施說:“我並沒有闊哩。我須賣了這些,再去……”

很顯然,“我”,在這裡也可以看作是作者、魯迅本人,是賣了老家的祖宅,再去北京買房的。這祖宅是“聚族而居”的,應該還不止樹人、作人、建人兄弟三人所有。所以賣祖宅的錢,魯迅兄弟只能拿到一部分,其他的要分給同族。

這一部分是兄弟三人共有。“兄弟怡怡”的時候,長兄可以作主使用,但並不表示弟弟就沒有股份。此其一。

在北京八道灣買房,除了賣祖宅的錢,還需要還貼補一部分。以後全家居住,也還要生活開銷。而周作人自回國之後,受聘在北京大學任教,那時的教授收入頗高,甚至比魯迅的工資還高——只是工資比較,不涉及稿費收入,因為稿費不是穩定的,不好比較。

維持八道灣的家,照顧老母、兩家眷屬,撫養三弟周建人,以及建人的妻兒,都是魯迅與周作人共同承擔的。

於是,在兄弟反目的時候,周作人理直氣壯地要求哥哥搬走:母親還在,家還在,只有你這“不肖之子”已經不配做周家子孫了,我代表列祖列宗逐你出門!

從現代法律的角度來看,周作人沒有考慮魯迅在大院上的投資和股份,肯定是不對的。不過他的錯處多了,也不止這一件。我們只能說,弟逐兄的事件,有周作人自以為是的道理,並不完全是無理取鬧。


棲鴻看紅樓


魯迅為什麼和弟弟大打出手以及為什麼搬走?這要從魯迅買何處房產說起。1919年,魯迅已經38歲了,在北京教育部當一個僉事,大概不到處級的一個小幹部,每月200大洋的工資,看著不多,實際上要讓當今的人們豔羨了,那個時代一個人一個月的生活費用不了1塊大洋,可見他的收入之高。

工作穩定了,也該把家安下來。於是魯迅就和家裡人商量,把老家的房產賣了,大家包括他的弟弟周作人、周建人都出點錢,在北京買一個住處,於是就把老家的房產賣掉,大家出錢,籌集了3000大洋,買了北京八道灣的房產。

魯迅夫婦、周作人夫婦、周建人夫婦還有他們的母親一起居住,這時候大家住在一起就出現一個生活開支的問題,於是大家決定把錢都交給周作人的夫人羽太信子管理,羽太信子是個日本女子。

當年魯迅和弟弟赴日留學時和另外三個人共同租住了一棟大房子,這五個人都不會打理自己的居室,而且都比較忙,於是就花錢僱傭了一個家政,這就是羽太信子。羽太信子是個貧苦人家的女兒,否則也不會當家政,她每天任勞任怨的照顧魯迅他們五個人的生活起居。

漸漸的這個女家政開始和周建人產生了感情,於是就在1909年兩人在日本完婚,後來隨周作人到中國生活。這個羽太信子是個性格潑悍的人,結婚不久,在紹興周作人老家就和周作人大吵一架,周作人是個性格懦弱的人,對付不了這個潑悍的女人,只能唯唯諾諾。

後來羽太信子又把自己的妹妹介紹給了周建人,於是二人完婚。這樣一來,周氏三兄弟娶了兩個日本女人,而且是兩兄弟娶了兩姐妹。

大家庭在北京八道灣的大宅子裡生活,羽太信子掌握財政大權,她的很多性格問題開始暴露,她雖是窮苦人家的女兒,但是在生活上十分奢侈,講究吃喝穿戴,貪圖安逸享樂,花錢大手大腳。

周建人的工資和積蓄都交給她了,魯迅等人也得按時上交自己的工資,雖然總數不少,但是還是經不住她的揮霍,周作人晚上寫作,抽菸和吃點心的錢都沒有了。除了她們自己的揮霍,羽太信子還把孃家人接來,完全過著日本化的生活,更加重了周家的經濟負擔。

羽太信子的揮霍主要表現有,把自己剛用了一年的新被褥給了下人,自己又買全新的,廚子做好了飯菜,她卻說要吃餃子,於是飯菜全部倒掉,包餃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家庭矛盾就開始發展並且走向激化。1923年7月14日,魯迅開始在自己的居室吃飯,四天後周建人送來一封絕交信,不許魯迅到他的院落去,原因是羽太信子指責魯迅偷看她洗澡、調戲她,不久之後魯迅就搬走了。

周建人對羽太信子是言聽計從,於是開始對魯迅進行指責,甚至使用了“破腳骨”這個詞。1924年6月18日孫伏園編輯的《晨報副刊》發表了周建人的《破腳骨》一文。這篇文章暗罵魯迅是“破腳骨”,這是江浙方言流氓無賴的意思。

《魯迅日記》在1924年6月11日有這麼一段記載:“下午往八道灣宅取書及什器,比進西廂,啟孟及其妻突出罵詈毆打,又以電話招重久及張鳳舉、徐耀辰來,其妻向之述我罪狀,多穢語,凡捏造未圓處,則啟孟救正之,然終取書、器而出。”

這篇文章發表在兄弟反目之後,這就等於是向社會公開了這件事。看來這次兄弟反目是很徹底的,所以魯迅早早就搬走了,遠離是非之地,也是一種解脫吧。


小小嬴政


1.羽太信子揮霍無度。1919年,魯迅賣掉了紹興周氏祖宅,共得銀元“1000元有餘”,然後加上自己與弟弟周作人的積蓄,買下了北京八道灣11號一所三進的大四合院。自此,魯迅一大家子住在同一個大院裡了,但所有日常開支幾乎都是魯迅一個人在支付,先生賺的錢大都交給周作人的妻子——日本女人羽太信子,由她負責打理家中的一切。


羽太信子愛慕虛榮,貪圖享樂,花錢無節制,大手大腳成為習慣,她進進出出都坐著時髦的汽車;而魯迅自己為了省錢一般也只坐黃包車等等。弟媳的揮霍無度,導至了家庭開支入不敷出,周作人又不管不問,有時魯迅要借貸來渡過時艱。

2.羽太信子挑撥離間。羽太信子說魯迅先生曾經調戲過她,有在窗下聽房,甚至偷窺她個人洗澡的事。周作人給哥哥魯迅的信中,也有說到過要魯迅以後不要到後院來了,並且請魯迅自重——顯然羽太信子對丈夫周作人說過魯迅對自己無禮、失敬的事——這是挑撥離間兄弟感情。

魯迅那天在日記中只寫了一句“在前廳吃飯”,因為之前他都是和其他人一起在後院吃飯的。這五字飽含了憤懣、無奈,更有對不明真相弟弟的寬容與隱忍,對信口雌黃,不擇手段,誣陷自己的弟媳的蔑視。而兄弟感情也可見一斑了。


先生自尊心極強,這種傷害致使他心痛難抑,又不能找外人訴說。當時,他沒找弟弟爭辯與解釋,帶著母親和朱安離開了大宅子。


希望星晨58298869


坊間關於魯迅和弟弟周作人之間的矛盾有很多版本,其實我們不是當事人,對於那些事情自然不可能會知道真相;兩個人從小感情很要好,這在他魯迅很多的散文中就能夠知道,尤其是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記錄了自己家境中落的過程,還有自己如何照顧生病的父親,以及兩個弟弟,可見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很深。但是後來魯迅又與周作人鬧出了矛盾,甚至一度搬出了在北平的大宅子。

我個人是這麼看,魯迅與周作人之間可能存在矛盾,不過更大的矛盾並不是來自於生活,而是兩人對於文學的理念不一樣。

如果熟悉兩人作品的朋友都知道,魯迅是一位鬥士,他不喜歡風花雪月,以一支筆時刻在戰鬥,相反他的二弟周作不同,完全是老派的文人作風,只不過是寫一些無關痛癢的文章,這樣的一種創作理念,那自然是與魯迅不一樣,使得他很排斥,所以最終兩人鬧了矛盾,以至於分道揚鑣。

魯迅在他的日記中曾經也記錄了兩人的矛盾,有一天周作人把一封信送到後屋書房,裡面的內容大致是說不要再到前屋,兩個人不要再見面了。這使得魯迅很是傷感,可能正是這個原因,最終導致了魯迅選擇搬離剛到北平時所買的宅子,搬到了另一個地方。

可能對於常人來說難以理解,文學是文學,即使是理念不一樣,那也不可能鬧矛盾,其實也是文人之間的通病,畢竟兩個人理念不一樣,那也沒有必要生活在一起,最好是老死不相往來。而周作為送信給魯迅也就意味著兩人不可能生活在一起,那這件事情對於魯迅來說打擊很大。

雖然坊間的傳聞有很多,但那並不可信,至少我個人認為以魯迅來說,他不可能做別的事情,問題還是出在兩人的文學理念的分歧。畢竟對待文學態度彼此不一樣,這也使得他們最終還是選擇分道揚鑣,這也是最好的選擇。不過對於魯迅來說,那自然是一種打擊,兩個人從小感情要好,可是長大了之後又像是仇人一樣。

魯迅是當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品格高尚,我們作為晚輩,不應該去過多揣測,畢竟先生已經作古了,一切的是非早已是塵歸塵土歸土,希望我的回答能夠令人你滿意,要是覺得還滿意的話,那麼請給我點一個贊吧。


品詩讀詞


房子並不是魯迅一個人買的。

首先要說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在1919年,魯迅的確買下了房子,那就是位於北京八道灣11號一所三進的大四合院子,但是這並不是魯迅一個人花錢買的,而是和家人一起湊錢買的。

買房子的錢包括魯迅的錢,也包括魯迅賣了故鄉紹興祖宅的錢,還有就是自己弟弟周作人積攢的錢,所以嚴謹點說,這房子並不是魯迅一個人的。買下房子之後,魯迅把自己的母親和原配夫人朱安,還有周作人以及他的太太羽太信子都接了過來。畢竟是兄弟倆一起出錢買的房子,接過來一起住也很正常。

魯迅兄弟二人鬧矛盾。

魯迅和弟弟的關係原來一直很好,兄弟二人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優異,兄弟二人都爭取到了“官費生”的名額,一起遠渡日本留學了。

周作人在日本認識了羽太信子,兩個人互相傾心結為夫妻,羽太信子跟著周作人回國,然後也一起住進了北京這個四合院。

只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魯迅和周作人後來也有了矛盾,魯迅一氣之下還帶著妻子朱安和母親搬了出去,他們之間有什麼矛盾了?


魯迅被指責偷窺弟媳。

兩個人鬧矛盾的時候,周作人親自給魯迅送了一封絕交信,信的末尾是這樣寫的:

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裡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

周作人要魯迅自重,不要到自己住的院子來,為何要這樣說了?因為周作人的妻子告訴他魯迅在偷窺她洗澡,對她不安好心。可憐的魯迅百口難辯,自己又是兄長,他就帶著妻子和母親搬家了,魯迅後來又買了阜成門內西三條衚衕21號,也就是今天的魯迅博物館。

但是魯迅回八道灣老宅四合院取自己書籍和物品的時候,卻遭到了周作人夫婦的打罵,魯迅落荒而逃,周作人夫婦是恨透了他。

鬧矛盾的真相。

周作人為何要和魯迅翻臉了,到底是不是魯迅真的偷窺他妻子了,和很多人一樣,我相信這件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據說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用錢無度,曾經被魯迅委婉地提醒過要節約用錢,羽太信子因此恨上了魯迅最後汙衊了魯迅,周作人卻選擇相信妻子的話,這樣的說法是靠譜的。

魯迅的為人,怎麼都不可能去偷窺別人洗澡了,只是這事解釋不清楚,作為兄長的他不願意一直為這事鬧矛盾,只有自己選擇離開了。


湘西小木魚


1919年,在北京政府教育部供職的魯迅回故鄉紹興賣掉了祖宅,共得銀元1000元有餘;然後加上他與弟弟周作人積攢的數千元,買下了北京八道灣11號一所三進的大四合院。這套四合院房價3500元,中介費173元,稅款180元,自來水管費115元,總價一共4000元左右,大體上相當於今天的200萬元人民幣。

八道灣11號周氏故居

八道灣這所房子是所典型的大宅子,魯迅曾對朋友說,買這所房子的目的就是“取其空地很寬大,宜於兒童的遊玩”。魯迅在前院幾間南屋裡工作,母親與魯迅夫婦住在中院,周作人和周建人住在後院。由於魯迅妻子朱安不識字且為人懦弱,於是魯迅母親指定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管家;後來,羽太信子又將妹妹許配給周建人。三代同堂,總算圓了周氏家族大家庭之夢,當時也是“兄弟怡怡”。

周作人與羽太信子

然而,魯迅和周作人這對出雙入對的親兄弟竟然在1923年7月失和,甚至於決裂了。

查閱魯迅和周作人日記,最早出現一絲蹤跡的記錄是魯迅日記,魯迅在7月14日日記中寫道:“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飯,自具一餚,此可記也。”原來周家一家老少都是在中院中間堂屋內一同用餐,而魯迅突然在自己室內吃飯,說明這一天或者以前發生了什麼事情,致使兄弟失和——這則日記是失和事件最早的記錄。

7月19日,周作人親自送給魯迅一封信,這就是那封著名的絕交信,信的末尾這樣寫道:“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裡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這話說得相當重了,十幾天後的8月2日,魯迅攜妻子遷居磚塔衚衕61號,終於離開了兄弟朝夕相處的八道灣大宅。1924年,魯迅又買了阜成門內西三條衚衕21號,就是今天的魯迅博物館。

1924年6月11日,魯迅回八道灣老宅取書籍及物品,卻突遭周作人夫婦和其朋友的打罵,據目擊者川島透露,周作人看見魯迅後,拿起一個一尺多高的銅香爐就要砸哥哥,被川島奪下。

周作人為什麼對哥哥如此憤恨?魯迅又是為何從八道灣搬走的呢?魯迅生前未說,周作人也沒有詳細透露,這似乎是一個謎了。

魯迅

雖然如此,但細細梳理,還是有些蛛絲馬跡的。歸納起來,無非兩點:

一、魯迅對羽太信子失敬問題。

這是羽太信子和周作人一方的觀點。羽太信子說魯迅曾經調戲她,在窗下聽房,甚至偷窺她洗浴。聯繫到周作人給魯迅的新=信,其中說到讓魯迅不要到後院來,並且請魯迅自重,說明羽太信子對丈夫說過魯迅失敬的事。

關於此事,包括魯迅之子周海嬰在內的許多人都撰文考證過,認為這是不太可能,一是周作人夫婦居住的房子窗前栽滿了鮮花,魯迅不可能聽窗;二是日本流行男女同浴,一般家庭洗浴,男女之間也不迴避,日本人並沒有中國的男女之大防,長期在日本留學周作人也深受此影響。

二、經濟問題。

這是魯迅及其家人以及部分研究者的觀點,當時羽太信子管家,魯迅和周作人的收入都歸羽太信子管理。據魯迅說,弟媳揮霍無度,以至於家庭開支入不敷出,周作人又不過問,無奈之下魯迅只好借貸維持。魯迅和弟媳因經濟問題生隙,造成兄弟失和。














民國年間那些事


其實魯迅在北京的八道灣大宅,很多人以為是魯迅自己的錢買的,其實不然。

購買八道灣大宅的錢,是魯迅變賣浙江的老宅以後,自己又陶了一部分購買的。在他購買以後,他把老母親接了過來。

又叫來了兄弟周作人,由於周作人沒有工作,他還託人幫兄弟找了一份工作。按理說中,周作人應該感謝魯迅。

而周作人員的妻子羽太信子,一直看魯迅不順眼,並且與魯迅的母親也有爭執,但魯迅平常都儘量避著她。羽太信子性格潑辣,經常無理取鬧,周作人也怕她。

原因一:羽太信子

有一天,羽太信子哭著對周作人說魯迅偷看洗澡,周作人因此打了魯迅,兩兄弟鬧翻了。

許廣平《欣慰的紀念》:“先生說:‘宴從宀(家),從日,從女;敖從出,從放(《說文》作欪……);我是被家裡的日本女人逐出的。’”

但是以魯迅的為人,斷不可能做這種事兒。很多人猜測羽太信子想借機把魯迅趕出八道灣大宅。

原因二:周作人

也有人分析周作人其實也知道魯迅不可能做這事,但是他嫉妒魯迅當時在文壇的地位,他認為自己的文采比哥哥魯迅要好,但卻在魯迅風頭之下,心裡不爽,因而故意陷害魯迅,藉此搞臭魯迅。

我是黑白史,歷史有黑白,且聽我辯言!

關注我,有更多歷史文章!


黑白史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魯迅先生一直都是一副翩翩君子的形象,雖然生活可能會有拮据,但魯迅的心卻一直都有自己的嚮往,可能魯迅曾經骨瘦如柴,但魯迅的心靈卻一直很是充實。

魯迅先生曾經與自己的弟弟周作人爆發過難以遏制的矛盾,矛盾的起因,是一個女人,一個日本女人。這個女人的名字叫做羽太信子。

魯迅兄弟曾經去日本留學,在日本就讀期間,魯迅幾人住在了一所租賃而得的大房子裡,還找了一個家政負責打理家事,這名家政的名字,正是羽太信子。可以說,從一開始,羽太信子就是作為魯迅等人保姆的形象出現的。

就是這段時間,羽太信子與周作人產生了情愫,直到後來,魯迅兄弟返還中國的時候,羽太信子也一併跟著來到了中國。

對於羽太信子的美貌,可以用不敢恭維來形容,羽太信子算不得貌美女子,甚至還是一個身材矮胖,顯得並無美感的女子,若不是因為朝夕相處,羽太信子與周作人間產生了情愫,或許羽太信子這輩子都是與魯迅無緣的。

魯迅兄弟為何鬧矛盾?

作為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曾經向周作人告發過一件事,那便是,魯迅經常偷看羽太信子洗澡,調戲羽太信子。聽到了自己的妻子這樣說,周作人立刻與魯迅動了真火,雖然兩人是親兄弟,但兄弟之妻,更不可欺。

但事實上,魯迅到底有沒有調戲過羽太信子,誰又知道?羽太信子如何?一個樣貌不顯的日本女子,魯迅先生為何要對這樣一名女子感興趣?魯迅先生的妻子朱安,做了半輩子的活寡婦,魯迅先生甚至未曾與朱安有過肌膚之親。雖然朱安也並非貌美女子,但魯迅先生著實沒必要對相貌不堪直視的羽太信子感興趣。

儘管魯迅先生一生愛慕過的女子也不算少,其中很多甚至還是自己的學生,但魯迅先生的審美還是正常的。

經過了這件事,魯迅先生兩兄弟之間徹底鬧翻了,一氣之下,魯迅先生選擇了離開這個家庭。

本來魯迅先生就是因為一人孤苦無依,在北平飄搖,才將家人都接了過去,而且這個家庭住的房子,還是魯迅先生自己的財產,為何魯迅先生要直接從自己買的大宅裡搬走?

對於魯迅先生而言,儘管生活也算不上如何闊綽,但找到一個容身之所也算不得難事,何況,魯迅先生如何能夠接受日本女子,羽太信子的如此汙衊?這是對魯迅先生人格的侮辱,氣急之下,魯迅先生帶著母親與朱安離開也是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