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三國時蜀國總共四任大將軍,前三人耳熟能詳,最後一人依附奸臣

大將軍,是中國古代各朝經常設置的武官職名,多為高級軍事指揮甚至最高軍事統帥。東漢末年,大將軍同樣位在三公之上。三國時大都繼承了東漢的體制。基本上大將軍為本國最高的軍事統領。而蜀國總共有過四任大將軍,我們來看看是誰。

三國時蜀國總共四任大將軍,前三人耳熟能詳,最後一人依附奸臣

蔣琬

一、蔣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鄉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宰相,與諸葛亮、董允、費禕合稱“蜀漢四相”。

蔣琬最初隨劉備入蜀,為廣都縣長。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劉備,在諸葛亮的勸說下才免於一死。後重獲啟用,受到諸葛亮的悉心培養,累官丞相長史兼撫軍將軍。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去世,蔣琬繼其執政,拜尚書令,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開府,加大司馬,總攬蜀漢軍政。曾制定由水路進攻曹魏的計劃,但未被採納。延熙九年(246年),蔣琬病逝,諡號“恭”。

三國時蜀國總共四任大將軍,前三人耳熟能詳,最後一人依附奸臣

費禕

二、費禕(?-253年2月),字文偉,江夏(今河南羅山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名臣,與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

費禕深得諸葛亮器重,屢次出使東吳,孫權、諸葛恪、羊茞等人以辭鋒刁難,而費禕據理以答,辭義兼備,始終不為所屈。孫權非常驚異於他的才能,加以禮遇。北伐時為中護軍,又轉為司馬。當時魏延與楊儀不和,經常爭論,費禕常為二人諫喻,兩相匡護,以盡其用。諸葛亮死後,初為後軍師,再為尚書令,官至大將軍,封成鄉侯。費禕主政時,與姜維北伐的主張相左,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為蜀漢的發展盡心竭力。費禕性格謙恭真誠,頗為廉潔,家無餘財。後為魏降將郭循行刺身死。葬於今廣元市昭化古城城西。

三國時蜀國總共四任大將軍,前三人耳熟能詳,最後一人依附奸臣

姜維

三、姜維(202~264年),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谷縣)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天水功曹姜冏之子。

姜維年少喪父,侍奉母親,崇拜儒家大師鄭玄。諸葛亮北伐中原時,姜維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漢,得到蜀相諸葛亮重用。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開始嶄露頭角。延熙十七年(254年),拜大將軍,獨掌軍權,繼續北伐事業,大戰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互有勝負。為躲避黃皓的迫害,前往沓中屯田避禍。景耀七年(263年),魏國伐蜀,姜維擺脫鄧艾等人,退守劍閣,阻擋鍾會進軍。鄧艾陰平偷襲成都,後主劉禪投降。姜維志存光復,假意投降,勾結鍾會反叛,事敗被殺。

三國時蜀國總共四任大將軍,前三人耳熟能詳,最後一人依附奸臣

閻宇

四、閻宇,字文平,生卒年不詳,荊州南郡(治今湖北省荊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閻宇素有才幹,處事勤勉,歷任庲降都督,永安都督,官至右(大)將軍。

景耀元年(258年),永安都督宗預因病回到成都,蜀漢朝廷任命閻宇為永安都督,鎮守蜀漢與孫吳交界的戍衛重鎮巴東郡。同年,尚書令陳祗卒,宦官黃皓把持朝政,玩弄權術。時羅憲因不肯依附黃皓而別貶為巴東郡太守,時任右(大)將軍的閻宇雖有巴結黃皓,亦看重羅憲之才而任命其為領軍,作為自己的副手。景耀五年(262年),蜀漢大將軍姜維又一次北伐失敗。因姜維連年北伐未果,黃皓於是想除掉姜維而扶植依附於己的閻宇為大將軍,姜維畏懼而不敢回到成都。其後一年,曹魏興兵攻伐蜀漢,後主劉禪命令閻宇率兵西向救援,閻宇留下二千兵力令羅憲鎮守永安城,親率餘眾西向救援成都。此後關於閻宇的記載不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