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西方學者發現了突厥石碑,石碑上充斥著對唐朝行為的控訴

在上個世紀的十九世紀末時,西方的學者在外蒙的一片地區中發現了刻有奇怪文字的石碑,在這些石碑之中鄂爾渾碑、闕特勤碑、毗伽可汗碑,被那些學術界的專家們稱為“突厥三大碑”。

剛開始的時候,西方學者們經常在西伯利亞葉尼塞河附近還有哈薩克斯坦塔拉斯河附近的一些區域經常都會發現這些陌生的文字,西方的那些學者們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便認定石碑上的文字都是他們歐洲的古文字。表示在曾經的古代他們的祖先曾在這裡活動過,甚至是定居了下來。不過這種僵局並沒有僵持的太久,一直持續到“突厥三大石碑”的出現,這種僵局才被打破。“突厥三大石碑”的出現對於那些西方學者們是比較打臉的。因為隨著“突厥三大石碑”的出現之後,那些學者們才解開這語言實際上是突厥王朝的人們通用的語言“粟特文字母”。

西方學者發現了突厥石碑,石碑上充斥著對唐朝行為的控訴

學者們經過潛心的研究終於破譯了"突厥三大石碑"中的部分文字,其中“厥特勤碑”被解讀出來的那部分特別令人震撼。因為那不僅揭示了突厥汗國十分神秘的面貌,其中還還原出了一個十分強大的大唐帝國。甚至是令這些學者們都感概萬分,因為在當時,唐朝的強大真是讓人感到十分可怕的。

突厥是在公元540年時第一次出現在中國歷史中出現的。

突厥出現了沒多久之後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崛起了,並將大草原統一了,在當時是屬於貨真價實的霸主。並且在當時的西伯利亞和哈薩克坦斯都有著突厥活動的蹤跡。

但是突厥的下場可比匈奴人的下場慘的很多,雖然他們在短時間內就崛起了,但是崛起後沒過多久的安穩日子就被當時中國兩個非常強大的帝國攻打了。其中數唐朝帝國對突厥的攻打最為顯眼,因為從建立國家到政征服突厥唐朝用的時間可謂是非常的短了。所以說突厥也是非常慘的了,剛剛崛起沒多久的時間就被唐朝征服了。

西方學者發現了突厥石碑,石碑上充斥著對唐朝行為的控訴

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突厥的實力是比唐朝還要強的,這麼說是有依據的:

1.在晉陽李淵剛開始起兵的時候曾經尋找突厥人借用過軍隊,並且簽訂了一些不平等條約。

2.在公元626年時,這個時候是李世民剛剛登基的時候。可是李世民剛剛登上皇位,這時的突厥便帶著二十萬軍隊來到了長安城下,最後李世民使出了一招“疑兵之計”的計策才使突厥退兵的,其實這件事情對於當時的唐朝來說也算是比較屈辱的了。

西方學者發現了突厥石碑,石碑上充斥著對唐朝行為的控訴

在公元540年到公元626年這八十六年的時間裡,突厥相對於當時的中原王朝中是有非常強大的實力和地位的。即便是在隋朝皇帝楊堅的時代中,隋朝也是使用計策將突厥分裂成東西兩邊的突厥之後,才能夠在短時間內佔據著上風。不然的話雙方的對峙是誰佔據上風也是說不準的事情。

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唐朝是被突厥壓制的一方,但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李世民登基一年之後便將整個局勢進行了扭轉。

到公元627年時,李世民對薛延陀進行了冊封,然後利用薛延陀牽制著東突厥,慢慢的唐朝在面對東突厥時便有了優勢。

時間到了公元629年,唐太宗讓李靖率領著李勣、柴紹、薛萬徹和十萬兵馬分開對突厥進行攻打。

戰況持續到公元630年的三月份,這時的唐朝軍隊成功的打敗了突厥軍隊,並且將頡利可汗俘虜,直到這時,東突厥只能接受被滅亡的結局了。

西方學者發現了突厥石碑,石碑上充斥著對唐朝行為的控訴

李世民在登基後只用了4年的時間就將北方的突厥消滅了,突厥被消滅之後,李世民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天可汗”。畢竟從之前的漢武帝開始,還有鐵木真、朱棣、努爾哈赤等人都沒有成功的滅掉突厥。從這一點來看,也足以證明唐朝在李世民的帶領下發展還是非常好的,同時也顯示出了唐朝軍隊的強大之處。

公元657年,由蘇定率領的唐朝軍隊在中亞地區打敗了西突厥的沙缽羅可汗,並且沙缽羅可汗還被當成了俘虜。也正是由此開始,東西兩部的突厥都正式宣佈了滅亡。而且兩部突厥全部都是被唐朝消滅的。

但是無論如何,突厥也是一個單個的民族群體。所以唐朝雖然將東西兩部的突厥國家滅亡了,但是並沒有對他們實行滅族的行動。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公元685年時,突厥突然宣佈了復國,不僅如此,還想要恢復昔日的屬於突厥的輝煌。在這其中的突特勤就屬於“突厥中興”時期的一名非常重要的人物。厥特勤是後東突厥的創建者骨咄祿的兒子,唐朝時期東突厥毗伽可汗的弟弟,而且還是東突厥中的阿史那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一名成員。公元716年時,東突厥的大汗默啜逝世,厥特勤在大汗默啜死後便率領著軍隊將默啜的兒子殺害,並在公元719年時將自己的兄長默棘連推上了王位。而他自己並沒有去爭奪“可汗”這個位置。

西方學者發現了突厥石碑,石碑上充斥著對唐朝行為的控訴

在兩人的領導之下,突厥的許多部落雖然都重新振興並強盛了起來。但是當時的唐朝是由李隆基統治的時期,並且國力是很強盛的,所以厥特勤並沒有帶領突厥恢復往日的輝煌。

厥特勤死於公元731年,厥特勤在死亡之後,突厥人為了紀念他便為他寫下了長篇的祭文。其中紀錄著突厥人的歷史和厥特勤的豐功偉業。唐朝知道後,便派專使對其進行弔唁。不僅如此,還派唐朝的畫師幫助突厥建立石碑。但是令人詫異的是,“厥特勤碑”中的突厥問和漢文中的內容卻有著非常大的差別。

在漢文中的銘文中記載的是,唐突兩國是非常友好的關係,並且記錄著唐玄宗對於厥特勤的追悼等一些其他的內容。大多都是以當時的唐代視角來看待的問題,並且在記錄唐朝歷史的史書中也對這件事情有著非常詳細的記載。

但是,考古專家對文字進行翻譯破解之後發現“厥特勤碑”中的碑文裡不光是記錄著厥特勤的輝煌戰功和突厥的歷史,專家們還在其中發現了非常重要的兩點:

1.突厥在當時是有兩個強大的敵人,這兩個敵人分別是當時的唐朝和九姓烏古斯。

2.唐朝和突厥之間的戰爭給突厥部落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傷害。

由此可見。這完全可以說成是突厥將自己的歷史告誡後人的石碑。

西方學者發現了突厥石碑,石碑上充斥著對唐朝行為的控訴

“厥特勤碑”中的碑文記載的唐朝對於他們的所作所為實際上也反映出了唐朝當時的強大,強大到讓他們感到有心無力。公元745年王忠嗣率領著手下的唐朝軍隊,對突厥進行了攻打,導致了後突厥的最後一任可汗“白眉可汗”的死亡。並且白眉可汗死後仍然不得安生,他的頭顱被懸掛在長安城上震懾著四方各國的蠻夷。突厥至此再度宣佈滅亡。從此再也沒有能夠復國了。慢慢的突厥部落也被其他民族融合了,根據歷史的記載:其中有著一支殘存的突厥部落很有可能去了西方的過度,並且在哪裡建立起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根據中國的歷史來看的話,當時的唐朝是一個非常好戰的一個國家了。這個國家總共存在了289年的時間,但是基本上每一年都是在打仗。還不是那種小規模的戰爭,幾乎每一場戰爭都是比較大的戰爭。並且唐朝幾乎與國家周邊的每個國家都發生過戰爭,而且絕大部分的戰爭都是以唐朝的勝利結束的。更別提那些被唐朝消滅的國家了,那幾乎是數都數不過來的。就算是到了唐朝的末年時期,地方軍閥的李存勖仍然能夠帶兵攻打契丹之神耶律阿保機。這樣的事情足以說明唐朝有多麼的好戰了。

西方學者發現了突厥石碑,石碑上充斥著對唐朝行為的控訴

也正是因為“突厥石碑”揭示了當時的歷史和唐朝的強大。所以我們也能根據石碑看到唐朝到底有多麼的強大,我們看一看唐朝當時在地圖上的版圖就能夠明白了。遇到的基本都是在當時處於上升時期和當時非常強悍的對手,由此我們也能夠明白當時唐朝的強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