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好家長不要做的那些事

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我把自己的實踐、從父母那裡學到的、從前輩們那裡討教來的“秘技”,以及從書本和課堂上學到的各種育兒方法結合起來,加以摸索,撫養教育三個兒子。他們茁壯成長,相繼入讀美國斯坦福大學。我想與大家分享下面三個育兒心得,讓我們在家庭教育這條路上,一起面對挑戰,互相幫助。

好家长不要做的那些事

陳美齡 著名歌手,曾與鄧麗君同框,和山口百惠同臺,當紅時激流勇退,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修讀兒童心理學,後於美國斯坦福大學取得教育學博士學位。出版圖書《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人生的38個啟示:陳美齡自傳》和《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等。

不要打擊孩子的“自我肯定力”

讓孩子擁有“自我肯定力”,是教育的基礎。自我肯定力高的孩子,會認為“別人是別人,我是我自己”,他們不會與別人作比較,無論什麼時候,都能明白自己是有價值的人;他們不會妒忌別人的幸福,而是會為別人的成功感到高興。因此,他們能從比自己厲害的人身上學到東西,也樂意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而從小就被拿來作比較的孩子,會變得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他們會無意識地總和別人比較,由此缺少自信,甚至產生各種負面情緒。

孩子們各有各的特點,不會朝著同一個方向成長。擅長或不擅長的事情,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父母不要拿孩子與他人作比較,這樣,孩子的“自我肯定力”才不會降低。

我家大兒子上小學的時候,有同學說他長得難看。於是我和大兒子一同站在鏡子前,對他說:“看,媽媽和你長得很像吧?”大兒子搖搖頭說:“看不太出來。”於是,我翻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給他看,“怎麼樣?很像吧?”他看到照片,大笑著說:“一模一樣!”我看著他的眼睛又問:“那在你看來,覺得媽媽長得難看嗎?”他搖頭道:“媽媽很漂亮啊!”

“既然媽媽漂亮的話,因為你和媽媽長得一模一樣,所以你也是漂亮的哦!”我這麼說著,一把抱住大兒子,認真嚴肅地對他講:“媽媽告訴你,比起外表的美麗,心靈的美麗更重要哦。臉蛋是無法磨練的,內心卻是能不斷打磨的。一個人就算長得再好看,如果他的心靈醜陋,也是誰都不會愛他的。”

一邊聽著一邊點頭的大兒子,臉上盈滿笑意。而這樣一張笑臉,在他長大成人後依然未變。

大兒子說:“講心裡話,我不覺得自己是那種特別有自信的人。只是從小受父母的教導,即使被拿來作比較,看到別人比自己成功、能力比自己優秀,我都不會急躁、嫉妒,已經養成了冷靜應對的能力。我想,這正是我母親所說的‘自我肯定力’吧。”

所以,我最想對天下父母們說的就是父母要全盤接受自己的孩子,給予保護並幫助他發揮長處,這才是作為父母的第一職責。

不要代替孩子做“選擇”

人生就是不斷選擇的過程,每天的選擇將決定你的人生。做出明智選擇的人,人生就能幸福美滿;相反的,做出愚鈍選擇的人,就只能過不如意的日子。

育兒的一大目標,就是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當站在人生轉角的時候,能夠做出最明智選擇的人。為此,需要從孩子小時候起,就對他們進行“選擇”的訓練。所以說,父母絕不能代替孩子作選擇,反而應該儘可能多地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我家大兒子要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正好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念博士學位。教授向我推薦了一家蒙特梭利式的幼兒園。因為當時很流行蒙特梭利教育法,於是我沒有半點遲疑,就決定把孩子送去。

可是,大兒子不喜歡那家幼兒園,每天早上都哭著不願去。雖然熱心的校長特意來家訪,努力和大兒子溝通,他就是對這家幼兒園喜歡不起來。

我這才意識到一件事——當初沒有問過大兒子:“上這間幼兒園行嗎?”後來,我帶著大兒子參觀了好幾所幼兒園。其中有一家開在斯坦福大學校園內的小型幼兒園,也不知為什麼,大兒子似乎非常滿意,明確表示“我喜歡這裡”,立馬開始和裡面的小朋友一起玩。看著他興高采烈的樣子,我開始反省:“要是一開始就讓他選就好了。”

自從轉到自己選擇的幼兒園以後,大兒子變得十分活躍,沒過多久,英語也說得很流利了。自此以後,大兒子就變成一個很喜歡幼兒園的孩子了。

當然,孩子有時也會做出錯誤的選擇。比如買冰淇淋的時候,明明是自己選的味道,嚐了一下卻抱怨不好吃。這時候,父母千萬不要說:“那我們買其他的吧”、“那就和媽媽的交換吧”這樣的話。

如果是性命攸關的問題,那當然另作別論,否則要是孩子做出了錯誤選擇,讓他們嚐嚐苦果,這也是教育的一環。

當孩子經歷失敗之後,重要的是與他們交流討論:“有沒有更好一點的選擇呢?”或者試著詢問孩子:“為什麼會選這個味道的冰淇淋呢?”讓孩子給出理由,比如“因為以前沒吃過”、“因為顏色好好看”。接著父母再給出建議:“看來還是先試吃一下比較好啊。”這樣一來,下次遇到同樣的狀況,孩子就會主動提出“請讓我試吃一下吧”。

能否做出明智選擇,並不是遺傳基因決定的,而是需要後天積累的經驗與訓練。父母能為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越多,孩子能學到的也越多。而糟糕的是,很多父母自以為自己經驗豐富,自己經歷過的挫折不希望孩子再經歷,因而就代替孩子做出各種各樣的選擇。結果孩子就失去了成長的空間與機會。

大兒子說:“我人生中最困難、最重大的選擇,就是離開家人,去美國讀寄宿制高中。當時我只有十四歲,能放手把決定權全盤交給年少的我,父母想必也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吧。而幸運的是,這個選擇從各方面來看,算是得到了正面的結果。而正因那次決斷是由我自己作出的,更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好家长不要做的那些事

在家庭教育這條路上,陳美齡一家人共同成長

不要讓孩子的生活一成不變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育兒建議:“孩子每天安穩地生活很重要。決定好一整天的行程,要讓孩子的每一天都過得有規律。”

早晨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幾點去公園玩,幾點睡午覺……這樣的做法,對於孩子的大腦發育絕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說,零至三歲期間,每天讓孩子有不同的體驗,令他們的生活充滿刺激,大腦發育才會活躍起來。

人類的腦細胞數量,每個人基本相同,但是連接細胞的神經元突觸卻因人而異。一般來講,神經元突觸越多,大腦運轉速度越快。零至三歲,是大腦產生最多神經元突觸的時期。每次受到外界新的刺激,就會產生新的神經元突觸。所以說,比起每天生活一成不變的孩子,生活豐富多彩的孩子會產生更多的神經元突觸。

正因為這樣,有必要讓孩子的每一天過得有變化。比如說,可以嘗試每天早餐換換花樣,或者換個地方用餐,餐具也變化一下。請不要總是待在同一個公園,和同一群小朋友玩,偶爾也坐車去其他公園看看;就算去的是同一個公園,也可以試著故意繞繞遠路,看看與以往不同的景色。諸如此類的行動,其實非常重要。不要每天給孩子看一樣的電視節目,可以看看其他頻道。通過給予各種新的刺激,孩子的大腦才得以順利發育。

習慣了每天按照相同時間表生活的孩子,一旦時間表變了,就會感到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每天在相同的時間點起床、吃飯、去學校、做作業、玩耍、吃晚飯、洗澡,最後睡覺。這樣的時間表一旦被打亂,就會令孩子無所適從。

我家兒子們因為知道每天做不一樣的事是理所當然的,造就了他們隨機應變的能力。即便周遭的生活環境發生突變,他們也不會慌張。比如吃飯晚了不會抱怨,睡覺時間變少不會感到煩躁,完成不了作業也不會慌張。他們之所以在任何時候都能淡定行事,就是因為從小就過著張弛有度、富於變化的日常生活。

人生中總有各種突發狀況。為了賦予孩子隨機應變的能力,請一定讓他們的生活過得有松有緊。

大兒子說:“我是否因此提高了IQ,這我不敢確定。但我有自信無論處於什麼樣的環境、怎樣的情形中,都能愜意快樂地度過。得到新的經驗是一件好事,我現在也不斷努力,儘可能多嘗試不一樣的事情。多虧了父母的這一教育方法,我們兄弟三人都有一些特殊才能。比如說,無論在多艱苦的環境,我們都能安然睡覺。另外,我們都不挑食,什麼食物都樂意一嘗。”

那些“不能做”的事,也算是教育“秘笈”,我寫成了《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當然還有很多。我的大兒子也以他對我的育兒方式的親身經驗,寫了一些意見。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年輕父母們緩解緊張和焦慮,與孩子一同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