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豬埋葬在農村離居民住宿30米違法嗎,環境已經汙染了,居民該何去何從?

魅箐


汙染已經發生了,現在只能是想解決方案。如果是汙染面積比較大,你可以選擇先報警,等警察到現場勘察。然後通知傳染病防疫局,他們也要配合警察完成採樣、化驗。尋找最終的解決方案。

發生這樣的事,一定要報警

如果是大量的掩埋病死豬,肯定是違法的。在離居住地方這麼近的地方發生,肯定是要報警的處理的。在現在如確實是大量的病豬,警察就需要進行調查取證,一定是要找到責任人的。豬場的負責人一定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附近出現異味了,說明這個事情的發生有了一定的時間。由於掩埋的比較淺,出現異味。在附近居住的人,才發現。在這樣的情況下,警方的調查、取證不太容易。希望附近的群眾積極提供線索,尤其是在這一定時期內。在案發地停留過的運輸車輛了,尤其是在掩埋區域停留的時間比較長的車輛,一定要記得車輛的牌照情況。方便情況調取附近路口的監控情況。

通知衛生防疫局,檢測傳染性

衛生防疫工作人員,要對其汙染源採樣、化驗。檢查病毒情況,傳染性如何。到時候再根據衛生防疫工作人員的檢查結果,防疫工作人員做出最終的處理措施和解決方案。一般這樣的情況發生都會進行重新挖掘,把汙染源重新處理,運輸到安全地帶重新進行無公害處理。在汙染現在還要經過相應的消毒措施,這個都要經過防疫部門的人員嚴格的消毒,確保沒有對人體危害。

總結:出現這樣大規模的、私自掩埋病死豬肯定是違法的。經過警方調查取證,找到相應的負責人或豬場對這個事情一定要負責的,弄不好還要受到刑罰的。警告廣大養殖戶或豬場對於發生病死豬並不可怕,一定要報備相關部門,根據相關部門的要求,進行無公害處理。


起點農業


朋友,這個問題,老胡子談一下意見。老胡子扶貧時,處理過這事。首先,告訴您一點:簡單的掩埋肯定是不符合要求的。

下面,老胡子詳細說一下:

根據《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生物安全處理規程(GB16548-2006)》規定:“死因不明的動物屍體、經檢驗有危害的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等,應該通過焚燬、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學、生物學等方法進行處理,以徹底消滅其所攜帶的病原體,達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 其中,掩埋的方法要求,掩埋前應實施焚燒處理,並在掩埋坑底鋪2釐米厚生石灰,掩埋後需將掩埋土夯實,病害動物屍體和病害動物產品上層應距地表1.5米以上。”另外,老胡子查閱了《新農業》刊物的論文,文載:“掩埋病死豬,地點選擇應遠離居民區、水源地、草原及交通要道,位於主導風向的下方,不影響農業生產,避開公共視野。......掩埋坑的深度應儘可能的深(2~7米),坑的底部要求高出地下水位至少1米......”

那,這種行為觸犯了什麼法律,應該受到怎樣懲處呢?這裡,老胡子收集了一個案例,您一看就知道了。如:2017年,經公安機關查明,浙江湖州有一家企業,幾年來,先後6次掩埋病死豬,數量累計近300噸,分不同的地點,偷偷掩埋。被舉報後,經執法部門挖掘,共挖出腐剩殘骸,以及被汙染的泥土223.51噸。該企業被公安部門依法立案調查,追究刑事責任。

從朋友提的這個問題看,病死豬埋葬地點,離民宿30米,這個距離,肯定是個很近的距離。更要命的是,這種掩埋,只做簡單處理,明顯不符合規定。應該遵循無害化處理原則,焚燒後,再按照要求掩埋。唉,其實,這個問題呢,也確實夠人惱火的,已經汙染了,叫他賠款能咋樣?賠了,汙染就恢復啦?把他抓起來,又能咋樣?抓起來,這汙染就恢復啦?

從這件事看,當初埋的這麼近,30米,應該說就在眼皮子底下的行為,肯定有人看見。當初為啥不舉報?人,都覺得還沒害到自己,就不去管閒事。等真害到自己,一切都晚了……既然發生了,還是趕快想辦法吧。老胡子認為,當前,國家正在持續加大環保督察力度,建議您向當地環保部門反映一下吧。

祝您:早日解決這個問題!


煙臺趙鬍子


很榮幸來回答這個問題,病死的豬最好埋在離居民很遠的地方,最好是無人居住的區域,因為的確汙染環境了。在買的過程中,必須要深埋消毒,這樣才不會有病毒感染,這樣才保證環境不汙染給居民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為了你我他身心健康!從我做起吧!



鄉野農夫1mayinglong


肯定是對居民環境水質都有汙染的,應該放到離居民區2公里的地方深埋。防止病毒再次傳染


用戶60913173661


我們有一個親戚在農村餵豬,豬由於了比較重,都三四百斤重,死了無法搬動,他在豬沒死之前把它放出來,在田野,死在那裡就就地挖坑埋,不需要費力,基本上都死完了。


光富69682723


病死豬深埋地下無汙染的,請放心的住吧,有的病死豬我們還拿來煮吃,請安心居住,腐化過的死豬還可以當化肥種玉米,大豆,青菜,合樂而不為呢


林風


既然發生了就想辦法解決,如果是無害化處理,居民末用地下水源,應該沒有大的問題。希望養殖戶沒有下次,遠離居民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