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一個使者,千里迢迢去殺一國太后,得手之後該國皇帝竟還感恩戴德

公元1099年,遼壽昌五年,在捺缽行宮遊獵途中的遼道宗(耶律洪基)突然接到了來自西夏方面的表奏,然而當其展開表奏細看之後,卻忍不住憤然罵道。

“這個夏國的瘋婆子,看來真是活夠了!”


一個使者,千里迢迢去殺一國太后,得手之後該國皇帝竟還感恩戴德

遼道宗皇帝很生氣

當晚耶律洪基的大帳之內燈火通明,在君臣秘密商議了許久之後,一行十餘人的遼國使團在天明之時悄然離開了捺缽之地,向著西夏的王城興慶府疾行而去。

這個使團前去西夏可不是為了搞好雙邊關係的,他們此行的使命只有一個——那就是殺掉西夏的太后,那個如今把控著整個西夏朝局的女人——小梁後。

一個使者,千里迢迢去殺一國太后,得手之後該國皇帝竟還感恩戴德

前去西夏的使者目的是殺太后

派遣一個小使團,就想謀殺一國太后,這聽起來有點如同天方夜譚一般,然而事情最終的結果卻更加奇葩。

這件謀殺案不僅實施而且還成功了,而死了親媽的西夏的皇帝對這些兇手們,不僅沒有追究任何責任,還感恩戴德將這支使團禮送出了邊境。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這件看起來不可思議的命案之後,其實是一個女人的作死歷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個迷霧般的西夏皇后——小梁後是如何將自己一步步推向死亡邊緣的。

悲摧的西夏惠宗——李秉常

公元1085年,西夏權相梁乙埋病逝,而八個月後,他的姐姐,那個一直把持西夏朝政的皇太后——梁洛瑤也相繼離世,隨著舅舅和母親的離去,西夏皇帝李秉常總算鬆了口氣,這傀儡皇帝的滋味,自己真是受夠了,然而當其剛想大展身手,處理朝政之時,才發現,自己那個死去的老媽,早已找好了替補,而自己這個親兒子,卻恰恰是排在替補席之外的。

一個使者,千里迢迢去殺一國太后,得手之後該國皇帝竟還感恩戴德

夏惠宗的一生很悲催


自己的表妹(舅舅梁乙埋的女兒)如今身居皇后之位,而舅舅的兒子梁乙逋則成為了新的相國,一內一外的替補都已就位,李秉常根本施展不開拳腳,老梁家的新人們依然牢牢地把持著西夏的政權勢力,這讓李秉常鬱悶非常,不禁埋怨道,哪有這種坑孩兒的孃親呀!

看清形勢的李秉常只能繼續忍,他不知道,其實這種日子很快就不用再熬了,因為他老婆,已經開始忍不了他的存在了。

狂得沒邊的女人

小梁後,這個在歷史書上沒有留下名字的女人,出生於梁氏大家族中最尊貴的家庭之內,比起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普通貴族子弟,這位出生那可相當於含著大塊兒鑽石呀,老爹是相國,姑媽是太后,表哥是皇上,這種出身的經歷,讓小梁後從小養成了一個性格,那就是“狂”,狂得沒邊。在西夏國內,小梁後基本屬於可以橫著走的主兒,整個生長的過程可以用肆無忌憚、瘋狂野蠻來形容,在她的經歷當中,沒有隱忍這個詞語。

一個使者,千里迢迢去殺一國太后,得手之後該國皇帝竟還感恩戴德

小梁後自由生活優渥,生性狂野


長大之後,入宮,當皇后,她的人生路線早就被眾人設計好了,而且在宮內哪個女人也不敢冒死跟其爭寵。很快,小梁後就生下了皇子,並理所當然地立為太子,在姑媽、老爹的罩著之下,小梁後在皇宮之內也是刁蠻異常,而西夏惠帝李秉常反而如同一個生育機器,有了傳宗接代的皇子之後,大家看他的眼光裡都帶著多餘的意味。

老媽執政時候,尚且還能顧念著母子之情,雖然沒權,但李秉常至少過得安穩,然而媳婦把控政權之時,小梁後的心裡可沒姑媽那麼多柔情,權力的誘惑時刻吸引著這個貪婪的女人。

李秉常雖然沒有爭奪到權力,但畢竟是皇帝,而且是個成年的皇帝,常年被架空,西夏的一些有志之士早已開始議論紛紛,這些話入到小梁後兄妹兩人耳中之後,不由地憂心忡忡,怎麼辦?既想把持朝政,又要顧及世人言論,怎麼才能做到兩全呢?

一個使者,千里迢迢去殺一國太后,得手之後該國皇帝竟還感恩戴德

小梁後對權力極其貪婪

他們倆還真找到了,那就是讓小梁後變為太后,皇子年幼,太后執政,名正言順。

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李秉常不能再活了。

弒夫的太后

殺自己的表哥?畢竟曾是枕邊人,小梁後的內心肯定掙扎過,但權力的滋味一旦嘗過,那可是蝕骨銷魂的,難以抗拒,在權衡一番之後,梁氏兄妹二人最終下定了決心。

史書上沒有記載西夏惠帝是如何去世的,但這個年輕人的暴死,讓西夏的史官們在憤慨之餘,秉筆寫下如此隱晦的描述。

帝憂憤而死。

憂憤而死還是被殺身亡,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夏惠帝暴死之後,小梁後自此便成為了西夏的皇太后,開始名正言順地攝政監國了,梁家正式成為了西夏的主宰者。

一個使者,千里迢迢去殺一國太后,得手之後該國皇帝竟還感恩戴德


三歲的太子李乾順在母親和舅舅的操控之下,成為了和他爹一樣的傀儡皇帝,開始了任人擺佈的生活。

挑起戰火的女狂人

太后監國,然而西夏的國內矛盾卻始終難以消除,這麼小的國家夾在遼宋之間,本身就很困難,再加上天災、兵亂,小梁後接手朝政之後,才發現,沒那麼簡單,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她最終決定,發動戰爭,當然遼國是惹不起的,那就拿宋朝開刀吧。

一個使者,千里迢迢去殺一國太后,得手之後該國皇帝竟還感恩戴德

西夏本身夾在宋遼之間,很壓抑


當他哥哥梁乙逋在其面前吹噓一番之後,小梁後最終同意了開展,然而戰爭機器開動之後,她才發現,西夏的國力,根本抵抗不了北宋的攻擊,自己這次是碰到硬茬了。

連年的對宋作戰,西夏在不停消耗著自己國力的同時,不得不面對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與宋作戰,勝少敗多,而且在洪德寨一役之中,親自督戰的小梁後本人,在戰敗混亂之際還差點兒淪為了宋軍的戰俘,而小梁後的性格就是越挫越勇,就是不服,非要槓到底不可。

一個使者,千里迢迢去殺一國太后,得手之後該國皇帝竟還感恩戴德

西夏和北宋戰爭多以敗戰


戰敗,殺那些失利的將領,糧食供應不上,殺那些負責運輸、籌糧的大臣,這一頓殺殺殺殺殺,小梁後的威嚴立起來了,自己爽了,然而朝廷之內,也變得人人可危起來,西夏朝臣上下,對著這對兄妹痛恨不已,一股暗流開始在西夏朝廷內外,潛行流動著。

殺兄滅門

當西夏屢次戰敗的結果讓整個朝廷倍感吃力之時,小梁後最終決定,找一個替罪羊背鍋,而她的目光最終落到了自己哥哥梁乙逋的身上,作為相國,鼓動浪戰,負有不可推卸之責。

因此其解除了梁乙逋手中的一些權力,而這個哥哥也是和她一樣家庭環境中出生,被妹妹這樣推諉,自然也是一萬個不服,太不厚道了你。

一個使者,千里迢迢去殺一國太后,得手之後該國皇帝竟還感恩戴德

兄妹反目


在權力的爭奪之下,兄妹的血緣之情開始被稀釋,從相親相敬德親人漸漸成為了咬牙切齒的敵人。

最終一咬牙,梁乙逋決定玩把大的,政變奪權,收拾掉妹妹,自己獨攬大權,而最終消息走漏,得知消息的小梁後也沒有任何猶豫,迅速逮捕梁乙逋並滅了梁氏滿門,把自己孃家連鍋端了,這種狠心人想想都讓人心寒。

發起狠來,連自己都不放過,小梁後的彪悍毒辣,可見一斑。

內外交困

在解決完國內外戚干政,小梁後最終決定,繼續帶著兒子御駕親征,對於跟宋朝打仗,李乾順那可是一萬個不樂意,自己已經長大了,凡是都是老孃做主,自己這個皇帝一點兒意思都沒有,關於自己老爹的死亡,如今李乾順也多少有所風聞,他在同情老爹的同時,也對殺害自己父親的母親產生了一絲怨恨之意。

一個使者,千里迢迢去殺一國太后,得手之後該國皇帝竟還感恩戴德

李乾順對於殺父之母,很反感


對於和宋朝作戰,李乾順也是非常牴觸,上次戰敗老孃差點兒被抓,這次要再戰敗,自己萬一落到宋軍手裡,那可就丟大人了,然而老孃跟著呢,不去能行?

就這樣,四十萬夏軍浩浩蕩蕩開赴到平夏城,準備大戰一場,而此刻他們所需要面對的大宋皇帝,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哲宗皇帝,正準備練練手,

西夏,正好你們來了,很好。

依靠著平夏城的堅固,西夏軍隊狂攻了十三個晝夜,最終沒有絲毫進展,而一陣狂風倒卷,使得攻城軍隊陣型打亂,最終讓宋軍趁勢掩殺,西夏軍士死傷無數,此番傾國之戰,最終慘敗收場。

一個使者,千里迢迢去殺一國太后,得手之後該國皇帝竟還感恩戴德

西夏最終戰敗


屢次戰敗,使得西夏太后威嚴掃地,隨著皇帝的日漸長大,朝臣中對其把控大權不歸政於皇帝,也是多有說辭,只是懾於其的權力,不敢明爭罷了。

然而非要作死的人自然有作死的做法,在這個時候,小梁後怨天怨地之後,還埋怨起鄰國——宗主國遼國了,你們遼國太不給力,我在這裡跟宋死磕,你就只在那裡看熱鬧?至少給我起個騷擾的作用吧,牽制一下宋軍,你一點兒忙都不幫,什麼意思?有這麼當大哥的?

發完牢騷,送出這封牢騷的奏表之後,小梁後爽了,然而她卻不知道,死神也正向她這裡匆匆趕來。

不知死活

遼國道宗皇帝被這個女人的腦殘行為激怒了,你自己要去招惹宋朝,反而怨我不助拳,我們可是簽訂過禪院之盟的呀,這個女人太危險,讓她繼續這樣下去,說不定對遼國不利,因此遼國上層經過了密商之後,決定,判處小梁後死刑,儘快執行。

一個使者,千里迢迢去殺一國太后,得手之後該國皇帝竟還感恩戴德

遼國使者踏上索命途中


遼國敢這麼幹,自然有自己的把握,作為宗主國,西夏的朝臣裡面自然有親遼者,小梁後在西夏的根基主要是靠著梁家,而梁家卻被她給刨了個底朝天,沒有根基的小梁後已經成為了大家眼中的釘子,而遼國的試探,立即引起了仇恨小梁後的西夏大臣們的歡迎,於是,刺殺西夏皇太后的使團就這樣踏上了行程。

一個使者,千里迢迢去殺一國太后,得手之後該國皇帝竟還感恩戴德

西夏皇太后小梁後最終被遼使毒殺


在西夏使團宣佈皇帝李乾順必須親政之時,小梁後想反抗,然而這個時候,她才發現,沒有一個朝臣、親衛聽從她的命令,就連自己的親兒子,也只是冷冷地看著自己的母親。

你們,你們都是叛逆,在大吼大罵之後,小梁後被迫飲下了遼使得毒酒,最終毒發身亡,而一個使者,進入他國,說殺就殺了一國太后,從大臣到皇帝,沒有一個人去阻攔和保護,這不得不說,小梁後平時實在是,太作了,實在是太不得人心。

小梁後,一個作死的女人,最終以這種慘劇黯淡收場,令人唏噓不已,真是不作就不會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