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促進居民儲蓄“入市”,3000點之上哪些資金願意入市?


促進居民儲蓄“入市”,3000點之上哪些資金願意入市?

居民儲蓄


這些年來,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吸金效應較強,吸引了大量儲蓄資金投向了房地產市場。但是,隨著房價的持續攀升,加上居民買房需求的水漲船高,卻導致了居民槓桿率過快增長,而如今不少城市的房價水平已經透支了未來多年的盈利預期,期待房價繼續大幅攀升的概率也驟然下降。

根據此前的《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的內容顯示,家庭資產在住房配置比例上,達到了77.7%,而與之相比,金融資產的佔比卻為11.8%,更細分分析,家庭資產配置股票的比例則為0.96%,0.38%的比例配置了基金。由此可見,對於國內城市家庭來說,在股票、基金的配置比例卻處於非常偏低的狀態,而住房資產的配置比例卻高高在上。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有一條是強調了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以及各類健康和養老保險業務,並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的長期資金。

通過這一表態,實際上意味著從政策層面上積極推動居民儲蓄的入市進程,併為國內資本市場注入更多的新增資金。從直接影響分析,對長期以資金作為推動主導的資本市場來說,自然也是一件好事,隨著長期資金的加速進入,未來將會逐漸改變A股市場長期以存量資金博弈的局面。

但是,對於時下的市場環境,又會有哪些資金願意入市呢?

或許,對於資金來說,本身具有一定的逐利性需求,假如A股市場形成了實質性的賺錢效應,那麼逐利資金也會加快進入A股市場,如同當年的股改牛市以及槓桿牛市行情。由此一來,對於居民儲蓄的加速轉化,實際上最有效的方式,還是實質性盤活市場的投資活力以及賺錢效應。

再者,在市場投資環境尚未完全激活之時,資金仍可能積極尋求有效的投資出路,例如房地產市場、銀行理財市場等。不過,從近期的政策定調分析,仍然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並強調了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且抑制居民槓桿率的過快增長。由此一來,在房產投資增值效果下降的背景下,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也會趨向於理性與謹慎,間接刺激部分炒房資金進入股票市場。

此外,多年來無論是居民還是上市公司,都偏愛於銀行理財投資。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閒置資金或自有資金缺乏了投資的出路,銀行理財渠道的穩健性與安全性卻得到了資本的重視;另一方面則在於相對於其餘投資渠道,銀行理財的投資收益率相對偏高,但隨著未來無風險收益率的逐漸走低,未來貨幣基金及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也會有持續走低的趨勢,而在銀行理財收益率不高的背景下,卻會提升資金入市的熱情,尤其是增強上市公司增持及回購股票的需求。

3000點之上,雖然不算非常安全的投資區域,但相對於房地產市場等渠道,股票投資的預期投資回報率還是值得期待的。但是,對於居民的儲蓄“入市”,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吸引進來,對於居民來說,一方面需要考慮到自身的日常生活開支以及償還房貸的因素,實際可支配的資產可能不會很多;另一方面則需要對中國股市進行重新認知,因多年來A股市場處於“牛短熊長”的狀態,長期熊市對投資者的心理影響不可小覷,而截至目前,仍有不少投資者仍未走出前幾年資本市場加速去槓桿化的陰影,重建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卻顯得比較漫長,促進居民儲蓄“入市”並非容易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