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我是女儿的小怪兽


两国或者两军作战,不斩来使,似乎是古代战争默认的战争规则,经常可以在小说、影视作品中见到。这一规则到底有什么魔力,必须遵守么?如果不遵守会怎么样?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来历。

周朝廷为了加强统治,解决各类矛盾,就根据夏商以来的风俗习惯,发展出了完善的礼乐制度,即常说的周礼。周礼除了包含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等等之外,还包括五种重要的礼仪,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在西周时期,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讲究礼法的。

西周实行分封制,当时的天下诸侯,大多数都是姬姓宗室,非宗室诸侯也都是有功于周的功勋重臣。各诸侯都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诸侯与周天子,以及诸侯之间的矛盾,相对而言,都是内部矛盾。而且,作战是贵族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不会有生死之搏。

当时,双方交战,通常都会依礼法进行。双方要提前互派使者,约定时间、地点,到了时间,就到约定的战场列阵交兵。通常约定的地点就是被征伐诸侯国的疆界处,所以,战场也被称为疆场。而且,打之前还要“致师”,即挑战,互派勇士单挑,或者捉对厮杀。小说中常有的大将单挑桥段,在西周时期还真是这么作战的。

如果一方战败,逃出五十步之后,另外一方就不能再进行追赶,这才有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逃五十步就可以了,何必要逃一百步呢。而且,还规定了,对方战败之后,年老和年少的士兵是不可以作为俘虏的,要尊老爱幼,保留战败诸侯国繁衍生息的希望。而且,如果一方有国丧,另外一方也不可以攻打。可见,当时贵族之间的战争,还是很讲规矩的。

当时,并没有现代这么发达的通讯技术,信息交流只能由使者来完成。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通畅,就形成了一套保护来往使者的习惯,这些使者通常都会受到比较好的对待。为了保证双方能够按礼法打起来,“不斩来使”就成了默认的约定。

而且,不斩杀来使,除了可以表示遵守作战规则,展示气度之外,还可以利用使者做很多事情,诸如探听情报,散播虚假情报等。

三国时期,蜀魏两军对峙五丈原,司马懿就是通过诸葛亮派来的使者,得知了诸葛亮的饮食、治军情况,并且推测出诸葛亮命不久矣。

明朝时期,据野史记载,皇太极就是通过抓到的明朝两个太监,散播了袁崇焕已经投靠了清朝,准备里应外合攻取北京的消息,成功离间了崇祯和袁崇焕。

如果两国交战,斩杀了使者,会怎么样呢?

东周时期,逐渐开始礼崩乐坏。早期的春秋时代,大多数诸侯还能够遵守礼法,但是破坏者已经开始出现。到了战国时期,只剩下了利益与吞并,想打谁,派兵去打就是了,很多礼法也就被抛弃了。而自秦汉开始,斩杀使者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通常情况下,斩杀了对方使者,就是表明和对方彻底决裂,是一种宣战的表示,多数情况下,一场大战是在所难免了。强势的一方,可以通过此方法来威慑对方。而弱势的一方,则可以通过斩杀对方使者,鼓舞士气,激励将士血战到底的决心。有时候,杀使者纯粹是因为感觉受到了欺骗、羞辱,为了泄愤而为。

先看一个倚强凌弱,斩杀对方使者的典故。

《左转·成公九年》就记载,晋国派大将栾书攻打郑国。郑国弱小,派遣伯蠲出使求和。结果,晋国斩杀了伯蠲,继续攻打郑国,被《左传》记录为了“晋人杀之,非礼也。兵交,使在其间可也。”

由此可见,春秋之时,因为周天子势力的衰微,已经有不尊礼法,进行战争的情况。只是,这种行为,在当时还是会被天下诸侯认为是不守礼法的行为。

最后,这件事情,还是在楚国发兵攻打晋国的盟友陈国,晋国才退兵,郑国得救。

再看一下处于劣势,斩杀对方使者,鼓舞士气,抗争到底的例子。

汉朝时,耿恭率数百人固守疏勒城。匈奴派使者入城劝降。耿恭为了表示誓死守城,坚决不降的决心,将匈奴使者杀死后,在城墙之上火烤与剩下的守城将士分食了。最后,疏勒城中的汉军将士被救出时,仅剩26人,到达玉门关时,仅剩下13位壮士。

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在蒙哥的率领下进攻四川,受阻于钓鱼城之下。蒙哥派出使者入城招降。南宋合州知州王坚严辞拒绝了蒙哥的劝降,并斩杀了蒙哥派来的使者,以示抵抗到底的决心。最终,钓鱼城在蒙古大军的反复进攻之下,坚守了36年之久。直到南宋已经灭亡,忽必烈答应不伤害城内百姓,守城将士才弃城投降。

还有因为感觉受到了羞辱,斩杀使者的。

楚汉争霸期间,刘邦派郦食其去游说劝降齐王田广。原本,田广答应了投降,献城。这说明使者的力量还是很大的。结果,韩信听说之后,不甘心平定齐国的功劳被郦食其所抢,就发兵攻齐。

田广听说之后,认为郦食其出卖了他,恼羞成怒之下,烹杀了郦食其,并率兵逃跑。

郦食其作为使者,本来完成了任务,结果为韩信所坑,被齐王所杀,死得的确有点冤。而韩信也暨此平定了齐国。

总结下来,不斩来使,是遵守交战规则,或者想利用使者,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而斩杀了来使,通常情况下,则表示了战争的决心,会迎来一场血战。


奕天读历史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源于周礼,春秋时期虽然各诸侯国之间常发生战争,但顾念周天子和礼法有很多的战争礼节,不光不能斩杀来往的使节,还要列队欢迎好酒好肉相待,开战的时候双方都是你来我往彬彬有礼。

而后礼崩乐坏诸侯独大,战争充满了诡谲和突然性,残酷程度也是大大的上升。为什么不能斩使者,斩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且听历史漫谈君细细道来。



第一,不斩杀来使的第一个事例。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宋国华元作为使者只身前往楚军军营谈判,要求楚军撤围宋国都城,两国停战,而华元则作为人质到楚国居住,这一规则逐渐演变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第二,不轻易斩杀来使的原因。

礼崩乐坏过后,中国逐渐进入了真刀真枪抢地盘的时代,各国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已经逐渐不在需要道义的支撑,但依然不会轻易斩杀来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使者对他也有用是他的“手机”。



古代是没有手机邮件这样的通讯工具的,双方联系只能靠互通使者,使者有来有往,谁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人受损,也不想把“使者”这个信鸽变成全国最高危的职业,在去别国送消息前需要交代完自己的生前身后事。

而且作战是要有军事头脑的,使者除了有传递消息的作用外还可以加以利用,利用使者传递一个假情报,或者描述一个假情形,收效比直接斩杀他大的多。国家进行任何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因有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利益,你拿够足够的利益就走,或者我撑不下去了投降,或者两边不想打了坐下来谈谈怎么结束,这才是战争的正常状态。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随便杀使者,免得万一真打不下去了没得谈,留着使者也是给自己留一个后路,让自己不至于退无可退走向灭亡。

第三,斩杀了来者又会如何?

切断这条联系的通道,其实是要释放一种信息:“不谈判,不妥协,不投降,要么你死,要么我活”。这种要分强国和弱国来看,强国斩杀来使无非就是告诉这个弱国:“不用再挣扎了,我不要钱,不要地,不要和亲的媳妇,要的就是你整个的国家。

”弱国斩杀强国的来使就比较有勇气了,他杀使者,不只是杀给敌人看,也是杀给自己人看,后路已断,打输了全都得死。这也是所谓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究竟会怎么样,有什么后果,历史漫谈君不妨举几个例子。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出了一个450人的庞大商队前往西域,希望用自己的金银珠宝换回来战马和粮食,但经过花剌子模国的讹答剌城时,遭到了当地的围追堵截将商队人全部消灭了。花剌子模人为自己的经济利益就动了强大蒙古国的任,蒙古国颜面受损,立马出兵花剌子模国。

花剌子模国过了一把手仞使者特别爽的瘾,但很快便有了屠城的危险。成吉思汗实行了恐怖主义政策,你杀我的商队动我的使者,我便不留你一个人。他下令屠城,杀了花剌子模国120多万的人,小孩老人孕妇都没有放过,只留下了几个样貌还不错的美女。

还有一个鲜活的例子,耿恭被匈奴围困,匈奴派使者招降,耿恭亲手杀了使者,并且在城头用火炙烤匈奴使者尸体。

这就是《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出处。耿恭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匈奴自己永远不会妥协,而且也告诉着自己的将士已经无路可退,战还可能活不战就只能死。汉军的战斗力也确实大大的增强,用不足一千人的将士和两万多的匈奴死扛,最终坚持了两年等来了援军,也给世界上留下一个传奇。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也传承到了现在,《日内瓦条约》曾有过明确的规定:“世界各国不能虐待俘虏,不能射杀医务兵、老人以及孩子,同时也不能杀害双方的谈判人员。”

不斩来使在现代更加详细,人权概念也逐渐得到了各个国家各国人民的代表,如果行为有不做好之处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我是历史漫谈君,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谢谢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历史漫谈君


古装剧经常出现这样一句话,“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还有一种说法叫“斩使立威”,那么,来使到底该不该斩呢?斩了会有什么后果呢?

其实,“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般交战双方很少斩来使,因为使者充当邮递员的角色,古代没有电话,没有网络,交战双方只能依靠使者沟通。


倘若斩了来使,就意味着双方不可沟通,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样或许可以激发士气,“斩使立威”,破釜沉舟,但同样激怒了敌方,使得敌方拼死力战。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斩使立威”,使得己方立于死地,背水一战,总体来看,是不够明智的。

“斩使立威”是有典故的。

东汉时期,北匈奴围攻疏勒城,守城大将耿恭据城死守,粮草将尽,岌岌可危,后来,匈奴派使者前往劝降,但耿恭见了使者之后,二话不说,直接砍了使者,还将其尸体架在城墙上烧烤。

耿恭此举视死如归,但彻底激怒了匈奴,匈奴发动了一波又一波潮水般的进攻,好在,汉朝七千援军及时赶到,冲散了匈奴,耿恭才得以保全性命。


与耿恭相比,司马懿对待使者显然聪明的多。

诸葛亮六次北伐,司马懿龟缩不出,诸葛亮派使者送去一个礼盒,里面装着粉红色女仆装,讥讽司马懿不是个男人,哪知道司马懿看了之后,一点不生气,反倒重赏来使,还与来使聊了起来。

司马懿问:“诸葛亮饮食起居如何呢?”

使者如实回答:“军师事必躬亲,打二十大板,还要亲自数,每天吃米饭不过一升。”

司马懿内心暗喜:“诸葛亮烦心事这么多,吃的这么少,怕不久于人世了吧!”

司马懿通过使者一席话,就窥探出了诸葛亮的身体状态,知道诸葛亮不行了,于是更加坚定了不出战的信念。


与司马懿相比,吕蒙更是利用使者,将关羽打入地狱。

关羽兵败樊城之后,得知大后方被东吴偷袭,于是多次派使者去找吕蒙沟通,吕蒙隆重接待了使者,嘘寒问暖,并带他见了俘获的关羽下属的亲眷们。

这些亲眷们,见了使者之后,纷纷报平安,还委托使者捎去书信,结果,关羽部下见了亲人的书信,士气大损,无心恋战,亲人在敌人手里,哪还有心情打仗啊,于是都偷偷地溜了,拦都拦不住。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荆州丢了,关羽死了!

所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还是大有道理的!


一半秋色


在讲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古代西方战争的情况,古代的西方国家的战争是很讲究规矩的,交战双方是不能破坏这些规矩的。

比如说,英国的军队号称有贵族精神,打起仗来,贵族都穿着鲜艳的战袍,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军队的最前面,敌军如果遵守交战规则的话,是不能开枪打死这些鲜艳的目标的。

双方的军队就按照交战规则对进,直到可以接触上为止,这时候开始短兵相接的厮杀。这其实就是一种战争中形成的古老规则。

中国古代的军事斗争也是讲规则的,比如说斗将,交战双方在一片战场上列队,两军都列队完毕之后,由一方主将出马挑战,对方的主将或者偏将要立即应战。双方的两员大将就在两军阵前单打独斗。

决出胜负之后,胜利的一方才会指挥军队冲杀敌人,这是一种古老的战争规则,比拼的是军人的勇气、血性和武艺,向交战双方展示自己的英勇作风和超群的武艺。这是古代战争的规矩,直到明朝还有这样的规矩。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也是一种惯例。

首先两个国家打仗斗的是军事实力,斗的是战略战术,斗的是兵法谋略,而不是杀不杀对方的使者。

作为交战双方的使者,一般都是文官出任,这些人都不是战斗人员,把他们杀了让自己在道义上吃亏,所以一般是不会斩杀使者的。

另外使者是交战双方传递信息的唯一途径,杀死使者有可能断绝这种途径,不利于双方了解对方的情况。

还有一个原因,交战的一方杀死对方派来的使者,基本上就是起个示威的而作用,不但不能杀伤敌军,反而会激起对方的仇恨,所以杀死对方的使者是不明智的。

另外杀死对方的使者向对方示威,但是随着战局的演变可能自己也要向对方派出使者,很可能遭到对方的报复而被杀,因此可能会出现无人敢出任使者的尴尬局面。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方的使者可以利用,《三国演义》里就有这样的战例,火烧赤壁之前曹操大军和孙刘联军隔江对峙,大江阻隔信息不通。

于是蒋干毛遂自荐要过江去劝说周瑜投降,结果被周瑜抓住机会使了一个反间计,诱使曹操处死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从根本上杜绝了曹操水军训练精熟的可能性。

曹操吃了个哑巴亏,但是又不愿承认,没过多久蒋干再次要求过江去探听消息。于是周瑜再次抓住机会,利用蒋干把庞统引荐给曹操,进而使庞统给曹操献上了连环计,解决了水面舰只遭遇火攻可以迅速散开的问题,使曹操的大量战船连成一片,遭遇火攻,无法散开。

这在火烧赤壁的战役中并不比诸葛亮借东风要容易,但是周瑜都做到了,靠的就是对敌方使者的有效利用,这也展示出周瑜高超的谋略水平,所以军事斗争其实比拼的就是谋略,而不是比拼谁更敢于杀使者。


小小嬴政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对使者动粗,就是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一般被视为翻脸的标志。

在这方面,付出了最沉重代价的国家,莫过于13世纪的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是一个中亚国家。

1218年,蒙古商队遭到花剌子模的截留,并被苏丹摩诃末下令处死。成吉思汗得到这一消息后,就派蒙古使者到花剌子模交涉。

但是,摩诃末居然也被成吉思汗的死者杀死了。这个消息传到蒙古帝国后,成吉思汗视其为挑衅。

于是在1219年,成吉思汗率领15万大军征讨花剌子模,并消灭了这个中亚国家。这就是第一次蒙古西征的缘由。

事实上,只要把使者杀了,动手就无法避免。

例如,嘉靖二十年(1541)俺答汗派石天爵、恳切赴大同镇,和明朝官员交涉贡市的问题。史书记载:

北虏俺答阿不孩遣夷使石天爵、肯切款大同、阳和塞求贡。

结果,非但俺答汗的请求没被接受,这两个使者也被明朝处死了。面对这一挑衅,俺答汗怒不可遏,随后就对明朝的边境地区展开了报复。

总而言之,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非常关键的注意事项,一旦你做了,就有可能要承担责任。


HuiNanHistory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其实是战场的潜规则。

因为战争绝非双方直接拼个你死我活,而是有很多外交上的联络的。

打个比方,围攻一座城市之前,进攻一方一般都会派遣使节赶来询问是否投降。

如果城市投降,市民大多会保护性命。

就比如斯巴达克斯在初期,明知道自己实力攻城会有很大损失,就派使者威胁罗马某个城市,要求交出被囚禁的数千名角斗士。

罗马城市被吓住了,交出囚禁角斗士避免了攻城。

显然,使者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存在使者,斯巴达克斯就必须直接攻打,而罗马城市也必须死伤,最终双方都损失惨重,两败俱伤。

所以,斩杀使者是很愚蠢的行为。

因为使者只是小卒子,杀不杀其实无关大局,反而会激怒敌人,采用更残酷的手段对付你。

正常来说,杀死使者主要在一些果断作战的场合。

元军南下攻宋 ,名将王坚死守钓鱼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降将招降,王坚把该汉奸降将押到阅武场,斩首示众,军声大振。

王坚此举表示与敌人势不两立,要血战到底。

再比如,蒙古攻打日本时,使节携带忽必烈本人的国书,威胁日本必须投降。

当时的“执权”幕府权臣北条时宗认为书状无礼。决定不投降。

然而忽必烈连续派遣使者催促投降,书信威逼恐吓,非常无礼。

北条时宗大怒之下,下令斩杀蒙古使者,以表明绝对不会投降。

忽必烈大陆,开始调集人马,准备攻打日本


萨沙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对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放在现在就相当于驱赶对方的外交人员。我们都知道,一旦一个国家赶走了另一个国家的外交人员就相当于进入了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攻打该国。这是我们现代的规矩。放在当时也一样。如果有人想要破坏这个规矩,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群起而攻之。


春秋时期是最重视礼仪。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一直推崇实行周朝旧法。儒家讲究的修身养性跟知礼义廉耻和周朝的规矩如出一辙。还有各种有趣的规矩。而他们打仗就更有意思,春秋时期打仗先要下战书。约定时间跟地点。然后战书里面的用词也要十分恭敬。

双方都会优待敌军的使节要举办宴会跟欢送会。宴会上是一定要有歌舞节目的,而使者会作为客人进行道谢。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不允许奴隶跟平民上场作战。他们只参战不作战。只负责喂喂马呀,扛扛行李这的后勤工作。担任作战任务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贵族男子。又称作为战士。作战地点必须为两国的交界处。


自从人类文明发展开始,战争作为一种争夺利益的暴力手段,就随之诞生,漫长的战争史上,交战的双方相互之间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并且形成了一些规则,比如说最为简单的“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在战争当中,不能以任何方式伤害对方传达信息的人员。

公元前596年,楚国派遣使节申舟出使齐国,因为土地的摩擦问题,楚国和邻国宋一直有矛盾,因此楚庄王在辞别申舟的仪式上特意交代他,不要出使宋国。没想到这句话却被宫人泄露了出去,传到了宋国的执政官华元的耳朵里面,这下他不高兴了,楚国这是小肚鸡肠嘛!那就别怪我做小人的事情了!因此特意派遣人前往申舟经过的交通要道设伏,杀死了楚国的使臣,有从人逃回了楚国,楚庄王听说了这个消息,气得浑身发抖,《左传》记载他“投决而起”,立刻派遣大军,包围了宋国国都9个月。为此宋国只好派遣华元来到楚国军营,向楚庄王低头认错,楚国军队因为连日的围城,粮草也快吃完了,决定趁好就收,两国随即约定保护双方使节,华元则作为和谈的人质来到楚国居住,这也是第一个有纸面协议的不斩来使约定了。


汉永平十八年,汉平帝去世,因此车师和匈奴趁机反叛,匈奴大军将耿恭和数百名士兵围困在孤城当中,几个月后,汉军粮食耗尽,但是耿恭亲自激励士兵振作,和他们同起同睡,并且用水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兽筋,汉军打退匈奴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城里面也只剩下几十人,这也让汉军有些动摇,耿恭心生一计,当北匈奴单于派使者进城劝降,耿恭竟然派人杀了那个使者,还在城头烘烤北匈奴使者尸体,这让单于彻底大怒,加派部队继续围城,而士兵们得知了这个消息,明白自己一旦投降,下场肯定是非常惨,因此更加只好更加卖力坚持。最终数天之后,耿恭等人总算等来了汉朝的援军,守住了这座孤城,最重要的是他们拖延了匈奴的攻势,耿恭斩了来使,却借此获得了战略上的胜利,这也算战争史上罕见的一幕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古代战争中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虽然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但是双方即便杀红了眼,也没有人能够轻易的打破这一规则。

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经常交战,孟子就说过春秋无义战,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还是讲规矩的,首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下战书,这叫师出有名。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都是贵族的运动,而且是以车站为主,双方都要通过使者来约定战争的时间,在作战的时候还要选进一个开阔地点,这个使者正式称呼被称为行人,行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出使各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双方都以维护周天子的统治作为幌子进行攻伐。而对于前来沟通作战地点的使节是没有敌意的,而且更不会随便的斩杀,很多时候这些使者都会得到很高的待遇,但是到了战国之后,所谓的礼仪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战争充满了各种阴谋诡计。



斩杀使者反而会中断一些信息的来源。比如说司马懿就通过蜀国的来使判断出诸葛亮的饮食出了问题,已经活不长久了。战争期间互相派遣使者已经成为战争的一个部分,使者都是双方将帅的工具。一些将领也可以通过厚待使者来瓦解敌方的君心,比如说在关羽知道自己的后背被东吴人给偷袭了,于是他就不断的派遣使者去沟通,而吕蒙正好抓住这一点,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让他们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还允许他们回家去报平安。而关羽的士卒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得到了东吴的厚待,于是他们就不在听从于关羽的命令,数万精锐瞬间走时一大半,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身亡,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关羽吃了大亏教训非常的惨痛。


如果在战争期间斩杀对方的时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斩杀对方的使节会激怒对方,导致对方死战。但有时候斩杀使者也能瓦解敌方的军心。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蕴含着更多政治军事智慧的事情,在一般的情况下不要斩杀敌方的使者,否则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其实斩杀使者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毕竟使者的地位无足轻重,关键是如何的利用使者达到激励自己的士气或者瓦解敌方的军心的作用。这也是一种战争艺朮。


经常用了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又称作“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或“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使”即“使者”,意思是两军在作战期间,双方要有互相协商的代表即使者传达信息,不能斩杀“使者”。按理说,两个国家达到了发动战争的地步了,就是已经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了,你死我活的,为什么不能斩杀“来使”呢?如果斩杀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1、“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出处。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出自周朝,3000年前的周朝,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完善的国家,它对“礼”的要求是很全面的,当然也包括打仗。在西周的分封制下,诸侯国都是在周天子的统一领导下,周王室与诸侯之间、列国之间的活动交往,主要依靠派出的使节来沟通。所以各国对于使节都非常尊重,派出的外交使节是不可侵犯的。即使两国处在战争状态,使节仍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因为在通信不发达的时代,使臣是两个国家之间沟通调节的纽带,对于避免战争是很有帮助的。于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便成为了规则,任何交战方都得遵守。

但到了春秋末期则逐渐演变成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即春秋时期的宋国华元作为使者只身前往楚军军营谈判,要求楚军撤围宋国都城,两国停战,而华元则作为人质到楚国居住,这一规则逐渐演变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2、两国交战,为什么不斩来使?

一是因为使者往往是没有恶意的,没有攻击性,他的目的只是为了传递信息,如果杀掉这么一个手无寸铁之人,是会被人看不起的,在道德层议论层面会处于下风。我们知道,在古代,担任两国“使者”的大多是德高望重之人,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在两国交战中,他们主要是传递信息,没有任何武力。并且自古以来,仁义礼智信一直是古人尊崇的道德准则,尤其是在注重礼仪的春秋时期,那时候打仗十分讲究“规矩”,打仗如君子之交,要先宣战,再出兵,一旦一方挂出免战牌,则另一方不可进攻,这在当时是共同遵守的战争规则,一旦违背则被视为不义。在战争中如此,更何况是对待两国的使者呢?况且使者本身没有攻击倾向,对于无抵抗能力的人下杀手,这种行为近乎无耻。所以,为了讲究仁义,两国即便交战,也从不斩杀使者。

二是因为古代的信息传递不发达,使者是传递战争双方信息的重要媒介,并且使者本身地位不高,不存在威胁性,如果斩杀来使不仅没有实际意义,而且会中断信息来源。

三是因为使者是为战争的一部分,是双方将帅利用的“工具”,通过“不斩来使”可以释放一种信号,或借以瓦解对方斗志,其效果有时候远比战场搏杀来的大。倘若轻易杀死使者,这在己方看来就是先一步露怯,毕竟没有信心的人才会用杀掠和暴力掩饰自己的虚心。正大光明的向敌人表示战场相见,这才可以真正的鼓舞军心,赢得战场最后的胜利。

四是因为对方使者有时候能为“己方所用”。在战争中,使者一方面负责传递双方信息,另一方面还负责打探对方信息、情报等。如果己方运用恰当,将计就计,则可借着使者前来的时机向敌人透露假消息,使自己出其不意取得战争的胜利。比如三国时期周瑜的计谋。

五是因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战争只是手段,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人人都热爱和平,将军和士兵在战场上流血牺牲,都是不愿看到的,所以将军们也是很不愿意打仗的,能和解最好不过,没有必要杀了对方的使者,引起对方的反感,断了和谈这条后路。并且一些政治家发动战争只是为了给对方增加压力,并不想扩大事态,小打小闹之后,便会回到谈判桌上,如果那些将军不识相把对方使者杀了,则可能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所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3、两国交战,如果斩了来使,会有什么后果?

对使者的态度,就是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斩杀来使,就意味着不给自己留后路。斩杀来使,释放的信息是:“不谈判,不妥协,不投降,要么你死,要么我活”。杀使者,不只是杀给敌人看,也是杀给自己人看,后路已断,打输了全都得死。

我们知道,战争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政治的延伸,不管多残酷的战争,终究还是要到谈判桌上去的,除非把对方(包括平民)全部杀光。但要做到这样,除非你的实力强硬到绝对百战百胜,或者一战灭国,不然你斩了来使,你就等于给后面任何不可预测的战争局面都没有留后路,一旦你要是想和谈,或者退兵,或者联盟,或者改变策略,你就要为你当初的莽撞和意气用事付出百倍的代价来弥补。比如1860年清政府扣押英法外交使团,就引起了震惊世界的火烧圆明园的事件,并且还要赔款求和。

4、“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已是国际惯例。

《日内瓦公约》规定,世界各国不得虐待俘虏,不能射杀医务兵、老人以及和孩子等无抵抗能力的人员,同时不能杀害双方的谈判人员,这也就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现代战争中所有国家都得遵守的一条规则,违反《日内瓦公约》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以及各种压力,处理不好,先前取得的优势都会化为乌有,正是在这个条约的框架下,大规模侵犯人权的现代战争才很少发生。

所以,小编认为,两国交战,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利益,一方获得足够的利益就走,或者一方撑不下去了投降,或者两方不想打了坐下来谈谈怎么结束,这才是战争的正常状态。而这时的“使者”则充当着“外交官”的作用,替双方传达意志,达成一致,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随便斩杀使者的。


葛大小姐


重复一遍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吧!

有个花刺子模国国王,非常讨厌使臣送来坏消息,无论是自己的使臣,还是敌人的使臣,凡是带回来好消息的来使,一律升官加爵,凡是带来坏消息的使臣一律杀头不饶。

然后,他的使臣带回来的全是好消息,把坏消息屏蔽掉了。

成吉思汗派来的“求和”使臣也被他杀掉了。

结果大家都知道,花刺子模国被成吉思汗屠杀殆尽。

一开始,成吉思汗为了全力攻打金国,是打算和花刺子模缔结友好通商条约的,派了使臣领着一个500人的庞大商队,带着金银财宝和商品前往通商。

花刺子模有一个总督见财起意,派兵袭杀了商队,向国王报告“好消息”说是“战争获利”,国王很高兴,总督升官加爵了。

成吉思汗不是一个莽汉,为了息事宁人,为了贸易畅通,也为了集中力量攻打金国,决定还是和平解决的好。

于是,又派了使臣去提出要求:“不要这样搞,把财物还给我们,随便杀一个凶手,咱们还是好朋友,行不行?”

对于花刺子模国王来说,这绝对要算是“送来坏消息”的使臣了,还是来“抢到手财物”的使臣。

国王大怒!杀正使!剃光了两位副使的头发,赶走了事。

怎么可能了事呢?

当时之世,只有成吉思汗才有实力可以蔑视一切外交礼节的,因为他拥有绝对的实力,可以碾压一切。

然而,在花刺子模国的外交工作人员中,没有人敢告诉花刺子模国王成吉思汗的实力,因为这是坏消息。

成吉思汗大怒......。


两国交战,总是需要一个理由,或者一个原因。

比如努尔哈赤派人告诉大明朝“我这里有七大恨,所以我要打你”,大明朝怎么办?杀了来使,再增加一大恨吗?

当然不行了,除非大明朝有成吉思汗的本领,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蔑视一切规则,大兵到处碾压也就是了。

大明朝必须好好的接待努尔哈赤的使臣,“这不是闹的嘛!多少年前的事了,当事人都不在了,你们究竟想干什么?是不是想‘要钱’花?”

于是双方讨价还价,讨价还价是“使臣们”的专业工作呀!

专业事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去干才是好的。

大明朝没有钱,所以双方打了起来。和使臣无关,不是使臣无能,不是使臣该杀。

如果大明朝有钱并且愿意花钱的话,明金之间完全可以学习宋辽的“澶渊之盟”的。

宋辽“澶渊之盟”不正是使臣们来来往往促成的嘛!避免了战争,争取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促进了贸易经济,造福了两国人民,多好的事情呀!

“生于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

被大宋派去大辽谈合约的使臣名字叫做“曹利用”。

据说,曹利用与辽人达成初步协议后,回去交旨,请见之时,正赶上宋真宗吃饭,坐在门口和侍者闲谈,人家问他许给了辽国一年多少银两,他也不敢大声说话惊了皇帝吃饭,伸出了三个指头放在额头上示意了一下,意思是三十万两,侍者见惯了大钱的人呀,以为是三百万两。

真宗饭罢传见,侍者多嘴告诉真宗说“陛下,咱们一年要花三百万两白银呀!”真宗大惊说:“太多了,太多了,寇准不会同意的”,于是脸色就很不好看。

曹利用进去之后,看见真宗脸沉如墨,也吓的不轻,皇帝问“如何?”!

曹利用战战兢兢的答到:“陛下,三十万两,我还可以再去出使一趟,做做努力的。”

你看,这就是使臣的好处,可以讨价还价呀!难不成让宋真宗和辽太后亲自讨价还价吗?

真宗瞪了一眼侍者,高兴的说:“才三十万,这么少,你很会办事,很会办事,为国家省了大钱!”

于辽国来说呢?每年平白无故的曹利用这个来使就送来三十万两白银。

曹利用这样的“来使”能杀吗?

不能!

 


葭明通半瓶历史


现在有《日内瓦公约》对世界各国进行约束,目的是为了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而缔结的国际公约。

缔约国不得虐待俘虏,不能射杀医务兵、老人以及和孩子等无抵抗能力的人员,同时不能杀害双方的谈判人员。

在这种规则的约束下,各缔约国会承诺在一切情况下尊重本公约并保证本公约之被尊重。

如果有的缔约国故意违反《日内瓦公约》会怎么办呢?

首先违约国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各种施压,制裁,比如冻结违约国家的海外存款,实行经济垄断,限制进出口贸易等,这样一系列措施搞下去,违约国不死也差不多瘫痪了,一个国家再牛也不可能抵挡住上百个国家的集体制裁。

这种违约风险不是一般的国家可以承受的,所以,在这个条约的框架下,大规模的侵犯人权的现代战争很少发生。

古代俘虏和使者的待遇对比

人权和契约精神在现代社会很受重视,但在古代刀耕火种的冷兵器时代,战斗中打击敌国最好的方法就是削减对方人口,因此封建社会对待降民降兵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仁慈,杀俘虏,大军屠城等事情时有发生,比如:人屠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项羽屠城杀降以及坑卒多达六次。

大量降兵平民被残忍杀害。

但是,古代战争中,虽然对待俘虏和平民和残忍,但是绝大多数对战双方却很尊重彼此谈判的使者,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不成为规定。

为什么降兵俘虏无法在兵败后幸免于难,反而作为政治家口舌的使者能安然无恙呢?

使者是政治的产物

毛泽东同志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

所以说战争就是流血的政治,是政治的延续,谈判桌上谈不拢的只能到战场上去谈,刀剑背后都是利益。

而使者就是政治家的分身,把双方的利益诉求相互传达。

倘若争端能通过谈判解决,无需流血牺牲,何乐而不为呢?

再者,《孙子兵法·谋攻篇》有写“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外交解除危机属于上等谋略。

战争不是目的,战争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

士兵血洒疆场,马革裹尸换来的成果很大概率能通过谈判得来,既然如此,和平解决不好吗?

对方派来使者必然是有和谈的心理,倘若不分青红皂白杀了和谈使者,必然会激怒对方,同时也传递了拒不谈和的信号,断了自己后路,剩下的路只剩下拼死一搏,搞不好会因此灭国。

甚至杀了使者的统帅会因为忤逆政治家的意愿成为可怜的政治牺牲品,倘若不是到了非战不可的地步,没有哪个统帅会蠢到成为政治牺牲品。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在礼法严苛的春秋时期特别管用,他们准守规则,恪守礼法,甚至到了呆板的程度。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兵展开泓水之战。当时楚兵强大,宋襄公讲究“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后葬于襄陵。

正是这种固执的“守规矩”,使得春秋时期的政治环境很明朗,开化,同时催生出一大批卓越的外交使者,比如打破“弱国无外交”定律的齐国使者晏子;夜缒而出,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的烛之武;苏秦为纵,张仪为横,一片薄唇动四方的外交使者比比皆是,倘若当时的君主斩杀来使,恐怕春秋回事另一片光景了吧。

杀使者被灭国

当然也会有一些不守规矩的人。

给大家举一个因为杀了使者被灭国的事一一花剌子模被蒙古铁骑踏平

花剌子模是十一世纪的中亚西部强国,当时蒙古的国力也在蒸蒸日上。

这两个国家本来就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但是花剌子模的国王摩诃末很自大,看不上蒙古国。

倒是成吉思汗很得体,写信拍使者给他送去,请求通商,摩诃末对蒙古的使者奉承很受用,便同意通商。

可是这家伙不仅蠢还贪财。

蒙古的商队出发去了花剌子模,商队由四百五十人组成,清一色的全是穆斯林。

这固然因为蒙古人不会做生意,也因为对方是伊斯兰国家。然而他们刚刚走到边境,就被花剌子模的官员诬为间谍。货物全部被没收,商人几乎全部被杀害,只有一人逃了回去。

此案的真相至今弄不明白,十有八九是边境官员贪图财物谎报军情。

成吉思汗却表现出足够的克制。他派出了最后一个使团,表示只要交出凶手,两国仍是友好邻邦。

然而他得到的回应是:使团中的穆斯林被杀,另外两个蒙古人则被剃光或烧掉了头发或胡子,像丧家狗一样被撵了出去。

这完全突破了成吉思汗的底线,蒙古人能受这气?

复仇之战非打不可,成千上万的蒙古汉子走出毡房,骑上战马,跨上弯刀,所到之地,势不可挡,轻松灭掉一个中亚强国。

而这一切的起因就是花剌子模抢劫蒙古商队,杀了商人,辱没使者。

所以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虽不是绝对的,但是互派使者也是政治的需要,相对来说对交战双方都是有益的,所以一般都是遵守这个不成文的规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