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工作狂才配得上「子弹短信」,您配吗?

<table><tbody>

除了干货,其它什么也没有

职场

数据

新媒体

设计

极客

/<tbody>/<table>工作狂才配得上「子弹短信」,您配吗?

从昨日起,子弹短信必须通过 App Store 的人机交互验证才能下载,并至今已连续五日登顶国区下载榜冠军▼

工作狂才配得上「子弹短信」,您配吗?

我作为了一个工作狂,在昨天以新用户的视角(没有看过发布会)下载了「子弹短信」,经过一番体验后写下这篇批判文,重点批判:

  • 诸多适合工作狂,但反人类的交互设计

  • 若干没有解决的恶性交互 BUG

工作狂视角

「子弹短信」可以在会话列表视窗中,直接快捷回复某个会话——该交互对普通人毫无意义。毕竟正常的两人聊天,你都需要点开会话你一言我一语,看到此前的多句信息。

但工作狂的视角是这样的——

比如微信对我来说并不好用,毕竟我的「未读消息」数量常规保持在 8000 至 12000 条左右,这恐怕对 90% 以上的普通职场人是难以想象的:

  • 消息量过大,加之微信毫无会话分类能力,消息堆叠速度极快。

  • 我只能瞟一眼新消息会话的最新一句留言或群聊,就做出是否回复或参与的判断,导致很多会话是不点开的。

所以我完全关闭微信 App 的推送,因为每一秒都有新消息。毕竟我会自主高频打开微信,根本无需通知。而「子弹短信」的快捷回复似乎让我受益良多,不用打开具体会话窗口就能够回复语音或文字。

但这种“工作狂式”的需求太小众,「子弹短信」说白了不应该被塑造为一种即时通讯社交工具,而是类似腾讯 RTX 的 OA 会话系统,即一种封闭式的生产力协同工具。换而言之,如果这种功能在阿里钉钉或者微信企业号上表现出来,那才是合理的。

产品定位问题,是「子弹短信」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细节问题在于「头像设置」功能。

你知道吗?「子弹短信」可以设置对方的头像,专治换头像狂魔。当然,这里的“设置对方头像”,是指从对方往期使用过的所有头像中,强制设定一个为固定头像。该设计又对普通人毫无的意义。社交生态下,头像是彰显自我,表达个性的载体,频繁更换头像才是社交的健康状态。

但工作狂的视角是这样的——

我的微信好友数量永远是满的(5000 人),对于频繁更换昵称、头像的行为都会很反感。因为我的会话窗口极多,找某个会话时其实不是根据昵称或备注,而是一眼扫过去看到的头像造型来搜索——识别图像比识别文字更快捷。而「子弹短信」确实一步到位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你可以强制显示该人的特定头像。可是在社交场景下,这种行为恐怕是要引发例如情侣之间的严重争吵罢。

恶性交互 BUG

那「子弹短信」充分为工作狂服务了吗?不见得。我和几位朋友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如下几个恶性 BUG。

首先,大量交互反馈遗漏,导致用户以为 App 卡住了。什么叫“交互反馈”?比如你按到一个按钮,按钮表现出阴影感,提示用户按下的是该按钮,随后再触发按钮关联的功能——这就是一种“交互反馈”。例如大多数的手机输入法键盘,这种反馈机制尤其重要,能提示用户是否准确击中了某个键位。

有几个关键按钮无交互反馈,如“语音”键;有几个关键按钮交互反馈时有时无,如“表情”、“发送”等,通常是按到 ICO 上时失去反馈……仅这里提到的三个按键就关乎即时通讯工具的生死。

于是,从用户点击到功能反馈,中间普遍有 0.2 秒左右的停顿,毫秒之间暴露交互的响应速度。因而不少读者和朋友反馈——这个 App 有点卡,但又说不上具体哪里卡——这对工作狂来说更是无法忍受的。

其次,语音通话无法最小化,并且在通话时若通过第三方发送子弹文件,通话音频会丢失,但通讯不中断。通话无法最小化,意味着通话时我无法再和其他子弹用户交流,这是一个功能硬伤。而后者估计是一个开发组目前也没排查到的 BUG。

恰巧昨天我在测试通话时,要向通话者发送一张 PDF 五线谱,该五线谱是我在其他 App 里制作,试图通过 iPhone 内置分享进行文件传输▼

工作狂才配得上「子弹短信」,您配吗?

在点击子弹短信分享并选择窗口发送后,子弹短信的通话功能被卡死,当然挂断后发现文件倒是成功发送了。希望子弹短信团队及时处理这一 BUG,毕竟这一“通话中发送文件”的工作应用场景并不罕见。

一些我喜欢的优点

人总要辩证地看待事物,「子弹短信」中有几个交互设计已经相当完善。比如该 App 中的标星不仅是标星用户,也标星会话。相比这下,微信中的“置顶”对我来说意义不大——我有 170 多个置顶会话——而标星会话本身其实比置顶更有效。

至于大家公认的语音自动转文字就不多谈了,毕竟我们也发布过一篇《工作发语音消息是大忌吗?是。》。「子弹短信」没有强迫用户输入文字,因为这降低了双方沟通付出的总时间成本,它选择智能语音转文字,这样就同时提高了双方的沟通效率。

以及文件功能,远远优于微信,iPhone 可以将 Keynote、Pages 等文档通过它直接发送,安卓相信有更多文件可选。

但是,一个 App 的成功并不在于某几个亮点,而是方方面面的见微知著。尤其在交互反馈这类开发基本功问题上,「子弹短信」还需要很多次迭代恐怕才能完成。现在的它,就好像轻佻地说出了一句“工作狂才配得上「子弹短信」,您配吗?”但从产品的完整性上,它首先还不配工作狂来充分使用。

当然,我也相信在下载的狂潮过后,若「子弹短信」能更好把握自己的定位,优化功能的细节,属于它的用户会留存下来。与其他即时通讯工具的区分场景,也会明朗起来。

#阅读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