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聊城古樓東老警察局出土的明代大鐵鐘實拍

聊城古樓東老警察局這處大院的歷史:明代在此設置平山衛,清代設有“娃娃廟”(又名子孫堂、白衣堂),內有兩個大殿。1914年,聊城縣警察所成立,曾設址這裡。1928年,北伐軍來到後,原警察所改稱為“聊城縣公安局”,國民黨縣黨部組織反封建的拆廟運動,“娃娃廟”拆除,院落全部為公安局利用。

聊城古樓東老警察局出土的明代大鐵鐘實拍

1936年,改叫聊城縣警察局。稍後,範築先將其改編為山東省第六區保安司令部遊擊營,營長林金堂。在聊城保衛戰中,該營主力防守城門,與日軍展開激烈搏鬥,大部分人壯烈殉國。,日偽佔據時期,仍於此址設立偽警察局,後改警察所,也一度稱為保安局1947年,聊城解放,這裡設立築先縣公安局,後改聊城縣公安局,九十年代縣公安局遷至柳園南路路西煤廠故址。

2009年秋季施工時,在這個院子的東南角挖出了明代鐵鐘,口徑約1.3米,高1.7米。大鐘上的銘文顯示該鐘鑄於明朝天順七年,即公元1463年,用語報時、祈福、召集大眾。鐘頂伏兩隻小獸名為“蒲牢”,為龍之第三子,鐘身刻有佛日增輝和重一千八百斤等文字。

聊城古樓東老警察局出土的明代大鐵鐘實拍

聊城古樓東老警察局出土的明代大鐵鐘實拍

聊城古樓東老警察局出土的明代大鐵鐘實拍

聊城古樓東老警察局出土的明代大鐵鐘實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