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楚雄市采取措施稳步推进供销综合改革“谋出路”

近年来,楚雄市以改革谋出路,采取一系列措施,稳步推进供销综合改革工作。

构建农村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以“乡村流通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为契机,经过逐年打造,逐步形成了市有配送中心、乡有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的经营服务体系。全市供销系统建有市级配送中心5个,升级改造供销社农资配送及网点,提升改造社区综合服务社14个,农村综合服务社覆盖了90%的行政村;开展粮食烘干一体化、种子产业化体系建设。基层供销合作社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高。

大力发展合作社。截至今年6月末,由市供销社和乡镇基层供销社牵头领办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90个、农村公共管理合作社13个、城市消费合作社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4个、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2个。在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获得省级示范社21个、国家级示范社2个。入社农户达1.25万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7万多户,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助农增收超过6亿多元。

大力发展社有企业。市供销社企业楚雄福兴赢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逐步实现从单一的管理资产功能向综合服务迈进。2014年合资组建 “楚雄金楚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股份公司,从事云稉水稻繁制种业务。2016年建成苍岭、龙润丰粮食烘干示范点2个开展水稻烘干工作,销售大春种子23万公斤。并和云农集团农药分公司合作,开展化肥、农药经营业务。整合基层供销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资源,统一标识,在12个乡镇基层社建设农资综合服务中心,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农药、种子、化肥、农膜、技术的一条龙综合性、多方位、深层次服务,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探索供销农村电子商务。通过开放办社企业楚雄新耀供销商贸有限公司在西舍路镇成立西舍路镇西韵电子商务服务站,以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打通市乡村三级电商链接,形成线上平台、线下连锁,让农产品“走出去”,工业品“走进来”。积极鼓励、支持在大地基、中山、八角、树苴等乡镇供销社发展电子商务工作,带动了山区、坝区乡镇农业产业融合。

参与精准扶贫。市供销社在做好扶贫攻坚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部分供销企业参与产业扶贫,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建档立卡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的应有作用和社会担当,同时在扶贫的同时,扩大了供销社影响力,树立形象,发展自己。

认真细化、分解、落实供销社综合改革各项目标任务。围绕《楚雄市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所确定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改革目标、改革重点、实施步骤、组织保障”等六个方面的具体安排部署,按照“任务在肩,责任在心,措施方法成竹在胸”的工作要求,以《的通知》要求,认真对确定的12项改革目标任务及时限进行具体细化、分解落实,明确领导和具体科室及责任人,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强化责任追究,扎实推进各项改革目标任务的落实、落细、落地,并按照时间段要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力争在2020年全面完成两个阶段的改革目标任务。王韵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