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楚雄市採取措施穩步推進供銷綜合改革“謀出路”

近年來,楚雄市以改革謀出路,採取一系列措施,穩步推進供銷綜合改革工作。

構建農村流通服務網絡體系。以“鄉村流通工程”和“新網工程”建設為契機,經過逐年打造,逐步形成了市有配送中心、鄉有超市、村有綜合服務社的經營服務體系。全市供銷系統建有市級配送中心5個,升級改造供銷社農資配送及網點,提升改造社區綜合服務社14個,農村綜合服務社覆蓋了90%的行政村;開展糧食烘乾一體化、種子產業化體系建設。基層供銷合作社自身實力不斷增強,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得到較大提高。

大力發展合作社。截至今年6月末,由市供銷社和鄉鎮基層供銷社牽頭領辦組建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90個、農村公共管理合作社13個、城市消費合作社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4個、農民合作社綜合服務中心2個。在創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獲得省級示範社21個、國家級示範社2個。入社農戶達1.25萬戶,輻射帶動周邊農戶7萬多戶,帶動農民發展生產,助農增收超過6億多元。

大力發展社有企業。市供銷社企業楚雄福興贏社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逐步實現從單一的管理資產功能向綜合服務邁進。2014年合資組建 “楚雄金楚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股份公司,從事雲稉水稻繁制種業務。2016年建成蒼嶺、龍潤豐糧食烘乾示範點2個開展水稻烘乾工作,銷售大春種子23萬公斤。並和雲農集團農藥分公司合作,開展化肥、農藥經營業務。整合基層供銷社和村級綜合服務社資源,統一標識,在12個鄉鎮基層社建設農資綜合服務中心,為農業生產全過程提供農藥、種子、化肥、農膜、技術的一條龍綜合性、多方位、深層次服務,企業有了較大的發展。

探索供銷農村電子商務。通過開放辦社企業楚雄新耀供銷商貿有限公司在西舍路鎮成立西舍路鎮西韻電子商務服務站,以電子商務運營模式打通市鄉村三級電商鏈接,形成線上平臺、線下連鎖,讓農產品“走出去”,工業品“走進來”。積極鼓勵、支持在大地基、中山、八角、樹苴等鄉鎮供銷社發展電子商務工作,帶動了山區、壩區鄉鎮農業產業融合。

參與精準扶貧。市供銷社在做好扶貧攻堅工作的同時,積極引導部分供銷企業參與產業扶貧,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建檔立卡戶、貧困戶發展生產,發揮供銷合作社在實現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的應有作用和社會擔當,同時在扶貧的同時,擴大了供銷社影響力,樹立形象,發展自己。

認真細化、分解、落實供銷社綜合改革各項目標任務。圍繞《楚雄市關於進一步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實施方案》所確定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改革目標、改革重點、實施步驟、組織保障”等六個方面的具體安排部署,按照“任務在肩,責任在心,措施方法成竹在胸”的工作要求,以《的通知》要求,認真對確定的12項改革目標任務及時限進行具體細化、分解落實,明確領導和具體科室及責任人,完善考核獎懲機制,強化責任追究,紮實推進各項改革目標任務的落實、落細、落地,並按照時間段要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力爭在2020年全面完成兩個階段的改革目標任務。王韻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