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北洋軍閥各個雄踞一方,為什麼沒有一個人能夠成功統一全國?

北洋軍閥公認的首領袁世凱死去後,沒有一個能夠擁有足夠威望和足夠能力,能夠壓服眾多軍閥的人物出現。因此互相不服的北洋軍閥割據一方,相互攻伐,試圖消滅對方,統一全國。但卻無一人成功,這是由於:

北洋軍閥各個雄踞一方,為什麼沒有一個人能夠成功統一全國?

袁世凱和北洋軍

第一,北洋軍閥最大的軟肋,就是隻注重軍隊而無地方經營能力。無論是段祺瑞的皖系,還是曹錕吳佩孚的直系,乃至於其他北洋軍閥,都極不擅長經營地方。往往因為軍閥混戰,將地方打的一片廢墟,只有破壞,沒有建設。軍閥們依仗軍隊橫行一時,但一旦戰敗,沒有可靠根據地和經濟能力的軍閥,就再復起之力。

北洋軍閥各個雄踞一方,為什麼沒有一個人能夠成功統一全國?

北洋軍閥割據圖

第二,目光短視,不得人心。俗話說得好:“得人心者得天下”,各軍閥為了擴充實力,消滅對方,極力擴充軍隊,肆意盤剝人民,不顧人民死活,自然也毫無得人心可言。

第三,為擴充實力,出賣國家利益。這種行為自然得不到有識之士和愛國人士的支持。北洋軍閥時代,幾乎所有的軍閥都投靠了相應的列強,以獲取支持。

北洋軍閥各個雄踞一方,為什麼沒有一個人能夠成功統一全國?

軍閥部隊

奉系的張作霖投靠日本,直系的曹錕吳佩孚,投靠英美,皖系的段祺瑞也屬於日系,而倒戈將軍馮玉祥,則投靠了蘇聯。為了自身私利而投靠列強的賣國行徑,自然使人民厭惡,更不會得到支持。

第四,軍隊沒有信仰。北洋軍閥通過血緣、地域、師生、宗族、金錢等各種手段控制軍隊,但軍隊沒有信仰,更沒有靈魂,因此,軍閥部隊戰鬥力普遍較弱,士兵戰鬥也意志較差。

北洋軍閥各個雄踞一方,為什麼沒有一個人能夠成功統一全國?

1926年軍閥割據地圖

因此,當國共合作的北伐軍以十萬兵力,就可以席捲坐擁40萬大軍的北洋軍閥孫傳芳和吳佩孚。因為已經擁有信仰的北伐軍意志堅定,戰鬥力強大。

北洋軍閥各個雄踞一方,為什麼沒有一個人能夠成功統一全國?

國共北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