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劉備一生最後悔的三件事:殺錯了兩個人

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和孫權三個人中,孫權繼承父兄基業,手下不缺人才和大將,一直到建立吳國,雖然說中間也有波折但一生還算很順利;曹操擊敗呂布和袁術,大破袁紹統一北方,除了在赤壁之戰栽了個大跟斗,其他似乎也挺順利。三人中就屬劉備是個忙碌的命,前期磕磕碰碰,一路走來走得很辛苦,經常被人追著跑,直到赤壁之戰後得到了荊南四郡才穩定下來,其後連續拿下西川和漢中,結果好日子沒過幾天,荊州又出事了,關羽被殺,荊州被奪;最後在夷陵之戰中一敗塗地,不僅荊州沒奪回來還損兵折將無數,終於在白帝城帶著無窮的遺憾離世而去。

劉備一生最後悔的三件事:殺錯了兩個人

劉備回首他這一生,回想起以前種種,在白帝城託孤的那一刻,也許有三件事情他是記憶猶新,更是讓他覺得後悔莫及的,這三件事情簡單點來說就是說錯了一句話,殺錯了兩個人。

劉備一生最後悔的三件事:殺錯了兩個人

說錯的一句話就是在白門樓下曹操問他“何如?“意思是要不要殺呂布時,劉備當時說了這麼一句話”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意思就是勸說曹操殺了呂布,當然呂布之死和這句話關係不是很大,曹操問劉備“何如?”那是挖了個坑給劉備。

劉備一生最後悔的三件事:殺錯了兩個人

之所以說劉備事後會對他說的這句話覺得後悔是基於這幾個分析:其一,呂布是有名的反覆無常的小人,留著呂布去禍害曹操多好;其二,有人會說這是曹操試探劉備,如果劉備說不殺,曹操下一個就要對付劉備,這個不至於,試探是有,但你要說曹操會因此對劉備下狠手那倒不會,曹操這點氣度還是有的,何況當時的曹操是要拉攏劉備;其三,這句話對劉備的名聲是個極大的傷害:劉備本來就是以仁義揚名天下,現在卻要勸曹操殺一個對他有恩之人(轅門射戟時呂布救過劉備一次),呂布臨終前一句”是兒最無信者!”更是把劉備推入到了尷尬的境地。當時可能沒什麼,但對劉備仁義的名聲是一個比較大的打擊。

劉備一生最後悔的三件事:殺錯了兩個人

殺錯的兩個人,一個是蜀中名將張任。張任此人是劉璋手下能力最全面的一員大將,劉備入川時在他手下吃過不少的虧,連龐統都死在他手上,不是諸葛亮前來支援,劉備必敗無疑。諸葛亮為了擒住張任,動用了當時劉備手下除關羽在荊州沒來之外包括張飛趙雲黃忠魏延在內的最強陣容,可以說遍觀三國,除張任之外還沒有誰有這個待遇。可是張任被擒之後,因為“忠臣不事二主”就被劉備殺了。

劉備一生最後悔的三件事:殺錯了兩個人

劉備殺了能力如此出眾的張任實在是大錯特錯,張任不降,你可以先把他關押起來嘛,等拿下成都由劉璋出面勸降,何愁張任不降?可以預知的是,如果張任在,出於平衡的需要,益州出身的張任絕對是五虎上將之外的第六人,那時就不是五虎上將而是六虎上將了。最關鍵的一點還在於日後劉備伐吳之所以趙雲和魏延都沒隨行,實在是劉備身邊無人可用啊!如果張任在,要麼和劉備一同伐吳,要麼張任守漢中或者鎮守江州,總之魏延趙雲張任其中必有一人可以跟隨在劉備身邊(魏延或張任的可能性大一點),如此一來,劉備伐吳結果可能會大大不同。殺了張任實在是劉備的一大敗筆!這個由不得劉備不後悔!

劉備一生最後悔的三件事:殺錯了兩個人

殺錯的另外一個人就是劉備的義子劉封。都說劉備殺劉封是為了替劉禪掃除障礙,實話實說肯定有這個原因在裡面,但絕不是主要原因。當時劉禪的地位已經明確,無論是軍中還是朝中對此都是無異議和支持的,劉封即使在軍中有一定影響力,但是在內有諸葛亮,外有張飛趙雲魏延等一大幫軍中宿將的支持和震懾之下,劉封能翻起多大的波瀾?說到底還是因為劉封沒有救援關羽導致荊州丟失和關羽被殺,一方面劉備急怒之下,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有人來承擔責任才導致劉封被殺。

劉備一生最後悔的三件事:殺錯了兩個人

劉封雖有錯但絕不至死,他的被殺比較冤枉,劉備事後也是追悔莫及。日後劉備伐吳身邊如果多了劉封這樣一位沙場猛將,至少劉備不會敗得如此狼狽吧。

劉備說錯了一句話,使得自己名聲受損,殺錯了兩個人,使得日後伐吳失敗,霸業成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