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看待一些高中老师不建议学生当老师这种现象?

段槿年


老师的不建议也只不过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的感慨罢了,这种感慨学生自有理解,这些感慨包括:

1.以后你们可千万别当老师,没前途。

2.当老师就是穷命,劳累命,操心的命,你们还是到大城市去闯一闯,做一些更有发展前途的工作。

其实,说真的,不用老师建议,学生自己也会有判断,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谁会报考师范院校呢,和多年前不一样,如今一般的大学普通的本科师范院校录取分数线,比起重点大学的重点专业那要低很多。

所以,在大家有选择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把师范专业放在第一选择,这也符合目前学校在招聘老师时的“潜规则”。

学校在招聘时以师范学校的相关专业优先考虑,但是非师范院校的具备同等教师资格的同样可以报名参加面试等。

对非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报考教师资格证书和其它的各种考证一样,实在不行,市面上的辅导班很多,参加一个辅导班基本也就解决问题,但是从就业的角度来说,就多了一种选择。

穷、一直穷、收入不高是主要原因,几十年薪水如一日谁受得了,当然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对整个教育来说,只有素质更高的老师参与的越多,大环境才可能逐渐被改变!

我们希望教师行业有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老师加入,教育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我们看着学生这一棵棵小树苗慢慢的成长,如果之前长出了一些不好的枝丫,希望能在我们所教授的那一段时间中能修剪掉坏枝丫,能走向更阳光的地方,成长的更好。回归现实,我们很多人认为“情怀不能当饭吃”,希望未来教师能成为一个既可以让人有情怀又可以让人有钱花,情怀能当饭吃的职业!


九斗学生心理


一、课程多.

一所高中里面的那些老师课程还是相当多的,像我上高中时候高一高二的代课老师,一般一个老师需要带三个班级的课程,高三的老师一个老师要带两个班的课程。如果是高一高二老师一个老师带三个班级的课程的话,一般那些课程都是连在一起的,上午要上三节课,下午要上三节的自习,有时候晚上自习还有课程,所以一天到晚课程还是相当多的;往往一场考试下来一份试卷就要在三个班级讲习题,这不就是为了不混淆,还要在这些试卷上面进行一些标记。


二、工作强度高、压力大.

在高中学校里面的那些老师工作强度还是比较大的,没课的时候需要在办公室里面坐班,上课的时候就要去教室上课,还要应对学校方面的各种考核和检查。像我们在上高三的时候考试频率相当之大,有时候当天考试第二天就能够出考试成绩,这些都是在各个代课教师的高强度加班之下批改出来的试卷。


三、加班多.

一般那些重点高中老师加班强度还是比较大的,像我上高中的时候高一高二周末一般都需要补课,仅仅一个月才有一次完整的周末;节假日的话一般都需要补几天的课程才能够放假;寒暑假时间也有大量的时间是在学校里面补课的,在这些补课的时候,那些任课教师都需要在学校里面呆着上班,可见在高中学校里面当老师加班强度之大。

四、班主任.

如果是在高中学校里面当班主任的话,那么工作强度就更高了,像我们高三时候的那个班主任,基本上一年到头都是在学校里面,过得早上很早就来了,晚上熬到将近11点才离开学校,周末的时候也会在办公室守着盯着大家。


饕餮视听


真的不用建议,我教了22年书了,连续当了18年班主任,带了7届学生,算起来也当过近350名学生的班主任了,回想起来,我的学生报考师范大学的真的寥寥可数,最终走上三尺讲台的,我目前所知道的不超过10个学生。

为什么不用老师建议,学生也会慎重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因为学生每天与老师在一起,最能深刻理解老师的不容易,尤其是毕业班的老师,学生中考高考掉一层皮,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真的要掉两层皮,老师每天早出晚归,每天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去转化后进生,学困生,有时一个问题学生就可能把老师折腾得够呛。学生耳闻目睹老师付出,再想想老师的收入(学生其实是知道的),不想当老师,是很多学生自然而然的选择,尤其是男学生,选择当老师的越来越少。

教师这个职业本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职业,在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教师备受尊重。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神龛上那几个大字:天地君亲师位,父亲经常教育我,老师如父母,全家人都要尊重老师。哥哥也是一位老师,考上中师那一年,整个村子里都觉得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哥哥在一所乡镇中学教书,那个年代,哥哥在小镇上走一圈,有很多人跟他打招呼,无论学生,还是乡亲们,都很热情,而且是发自内心的。

教书本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但现在教书的确遇到了很多难题,尤其是网络上展现的众多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让很多老师很无奈,也给不少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教育有负荷,还有风险。我想,一些高中老师不建议学生当老师,不要去过度解读,这是一件很平常,也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老师的待遇提高了,如果教师真的成为令人羡慕,受人尊重的职业,如果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乐于当教师,那么不用老师建议,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填报师范院校,愿意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人师的。

现在正在改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途虫的百味人生


其实,不单单是高中教师不建议学生当老师,初中、小学的老师也不会建议自己的学生当老师,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学生日后来抢他们的饭碗,而是他们知道老师这碗饭并不好只,他们清楚老师的职业艰辛,可以说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自己的学生别走自己的老路,希望学生能在更好的职业中获得幸福感、满足感。

不光是老师会这么想,医生、公务员、事业编也同样会有如此的想法,每个行业从业者都会清楚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不易。在社会上,肯定会有很多人认为教师、医生、公务员、事业编都是非常好的职业,要么假期多、要么工资收入高,要么政治前途光明,可是他们的艰辛与不易又有几个人知道呢?

以笔者为例,作为公务员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从事这份工作,至少不要在县级以下单位从事这份工作。不否认如果当上领导,这份工作就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没有人脉实力,仅凭辛辛苦苦、任劳任怨的工作,能提拔到领导干部职位?别说我这种待在体制内的人不信,就算是体制外的人也应该不会信吧?如果没有当上领导干部,那也只是一份谋生的工作而已,与在工厂的职工或者说其他体制外的工作人员相比,并没有多大的优势,每天也有加不完的班,写不完的材料......

只能说各行各业都有其艰辛与不易,我们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既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要考虑现实环境,从笔者的角度来看,有时现实环境的考虑要高于兴趣爱好,所谓的兴趣爱好只是别人家孩子的专利,一般家庭的孩子还是多考虑一下现实情况吧。


东爱雨小公


还真是的,悟空!有时候跟学生生气,我就会跟他们说:对你们最好的惩罚,就是让你们以后当老师,然后他们就一片唏嘘。

让学生当了老师,他们才能体会到:最爱他们的,除了他们的父母,就是老师。父母还需要他们反哺,而老师,不需要他们一丝回报;拜个师傅学个艺,师傅可能还怕教会了徒弟会砸师傅的饭碗,会留一手,而他们的老师,恨不能倾其所学,全盘传授给他们的学生。

让学生当了老师,他们才能体会到:有多少个学生,老师就得分多少份心,老师的管理,太严不是,太松更不行,上有领导,下有家长,中间还有这帮熊孩子,老师就是把心揉碎了,也不可能左右逢源,面面俱到,所以,做老师,当真是吃力难讨好的。没看见媒体今天报道某某打了老师,明天报道某某要诉讼老师?

让学生做了老师,他们才能体会到: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得上知天文,下达地理,各种奇闻八卦,歌星影星,大小游戏。。。时代不同了,老师要与时俱进,要不然,走不进学生的圈子里去,沟通就成了问题。老师除了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各种进修,考核,听课,备课,还得随时提防着哪个学生,一脸坏坏地跟你说:老师,你怎么这个也不懂啊?老师的心脏是要超强大的。

让学生做了老师,他们才能体会到:老师也有家,家中也有娇儿。但是只要为师一天,学生的一切,就是天。无论你是头疼脑热,还是打架生事,老师都得撇下一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严格说来,老师是没有上下班之分的,你们躁动的芳华,是老师才下心头,又上眉头的不安。

让学生做了老师,他们才能体会到:老师也食人间烟火,老师也想住高楼,也想开小车,也想穿华衣,然后,行有行规,老师只能拿固定的薪水,如有兼职,就会很多的声讨。几十年如一日,春蚕到死丝方尽,老师的一生。

我估计学生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惩罚,所以不用老师建议,选择做老师的就不多了。


流苏簪子


广大人民教师并非不热爱教育事业,一般也不会公开建议学生不要当老师,因为学生的未来要由学生自己选择。至于一些高中老师不建议学生当老师这一现象,估计有以下原因:


一、高中教师的苦与累使得教师产生了职业厌倦。高中教育面临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任务,对高中教师的评价也常常与考试成绩与升学指标挂钩,要取得好的社会评价,教师常常与学生浴血奋战,迎战高考。“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长年累月的辛劳,常常使教师身心疲惫。对于这样辛苦的职业,他们也不忍心让下一代来继续承受。

二、高中教师的辛勤付出与较低的待遇让人吐槽。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也无怨无悔,可是,教师辛勤的付出与他们的福利待遇极不相称,特别是刚工作的年轻教师,工资3000多元,要买房成家,养老抚幼,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近年来男老师逐渐减少的现象正折射出教师待遇底下的社会困境。教育者最了解自己的处境,难道这样的处境会让孩子羡慕?

三、高中教师希望孩子的未来有更广阔的空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高中教师都嫌弃和厌倦自己的职业,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也以为国家奉献为荣,有的对孩子来当教师还感到欣慰。但是,老师普遍希望孩子的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更高的发展平台。既然孩子们能通过努力超过老师,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什么还要苦劝孩子来高中当老师呢?


总之,孩子的未来有无限可能,这在于孩子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发展。老师不建议孩子当老师,也不会让教育后继无人。只是希望社会更理解老师,更尊重老师,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才能有更多的优秀人才走向讲坛。


教育问道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觉得比较熟悉,曾记得自己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也给学生说过,不建议学生当老师,现在想想,当时的做法还是不太合适,身为教师不该给学生这样的建议。



记得当时给学生说了几点:1. 想当老师要做好白加黑的工作,要准备好加班加点,准备好迎接繁琐又劳神的备课、研讨、考试、批改作业。2.想当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学会好言劝导屡次犯错的学生,处理学生和师生之间的摩擦,要迎接家长对处理学生不理解的死磨硬泡。

3.想当老师要准备承担责任。管学生要得法,稍不注意就成了体罚学生,学生缺课要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只要学生在班里出点事班主任一般逃不了管理不当的责人。4.要有付出不求回报的思想,师德第一位,时刻注意为人师表,甘于奉献,不讲报酬。


等待2084553


正常。

大部分人都是自己做了哪一行,就知道这一行辛苦,不想让自己孩子再从事和自己相同的工作。

当老师也有这样的心里吧。这是其一。

其二,做老师做大学老师或者教授什么的更高级别的老师比较有前途。但是小初高的老师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前途吧。活累,钱少,说白了还是本事不大。还不如做其他的工作呢。

不建议学生做老师,从道德底线来说,抹杀了崇高的理想和奉献的精神。但是从实际情况和将来发展以及生活方式来说,这是实话实说。


独立疏篱趣味浓


承担不起一个家庭的基本责任,还去当什么老师!

只要是普通人,都有对物质的最基本需求。

现在的工资,简直是……

发了一篇说老师工资低的文章,居然引来骂声一片。

可见社会对老师的认识是非常不客观的。除了让老师“无私奉献”,一般的家长根本就不懂的什么叫尊师重教!

不建议当老师,除非是富二代!


李耀波老师


正如父母一般都不太愿意让自己孩子从事自己的职业一样!每一种职业对于从业者而言更多的是不足为外人道,不足为外人知的辛苦,因而自己经历过一遍就不愿孩子再经历一遍。说这种话的老师不是矫情,也不是炫耀,只是不想让自己的学生,也是自己的孩子不再经历自己曾经经历的和现在正在经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