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当初不是嫡出的纯元先嫁入王府?

小王谈谈


对于高门之家来说,女人经常是被作为政治中所用的一种筹码而用于联姻,那么联姻从门第来说,第一等的自然是皇子。太后出身于的乌拉那拉氏是清朝大姓,自然是名门望族了。一般来讲,这样的人家出来的女儿,肯定嫁个皇子都是不成问题,但是作为嫡女的纯元被那么精心的培养着长大,她的第一目标人选肯定是未来的天子。

所谓待价而沽,那么首先家族里为纯元选择的对象应该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储君的人,而作为庶出子女的宜修也要作为一种投资被嫁给某位皇子,所以宜修是作为侧福晋嫁入王府,一个庶出的女儿尚且一入府就是侧福晋之位,所以可以想见一下乌拉那拉氏家族的显贵,要不然一般官宦人家估计要做侧福晋怎么也要送个嫡女去。

所以,纯元当时待字闺中,一个原因就是可能没有合适的姻缘,比如皇子之中年纪合适的都已经有了嫡福晋,而纯元之贵肯定不会屈尊做侧福晋的,至于宜修所嫁的四皇子,估计当时在皇位竞争中不具备优势,所以只是嫁去一个庶女;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纯元在等待一个更显贵的位置,譬如说太子妃。但因为电视剧里对纯元皇后所提之事甚少,所以她的事情也只能是推测。

况且从电视剧的剧情来看,果郡王应是很得先帝喜爱的,而现今的太后喜爱的可不是现在当皇上的四皇子,而是自己的另一个亲生儿子——十四,《甄嬛传》中太后临死之时,还想着的是十四,可见这个皇上在做皇子时是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角色,那么当时至少是在宜修出嫁之时,这位四皇子还没能入了乌拉那拉氏家族的眼。

至于后来为何又要把纯元嫁入,推测应该是雍正在后期的储位之争中逐渐显露锋芒,成为了比较有力的候选人之一;再者也不排除乌拉那拉氏家族与这位四皇子达成了某种的协议,比如可以祝他登基为帝,但皇后的人选要出自乌拉那拉氏家族。以上这两种可能都会促使乌拉那拉氏家族把嫡出的女儿嫁给四皇子,所以纯元才后入王府。


花溪小妖


在《甄嬛传》中,确实是庶出的宜修先嫁入王府,成为妾室,就在她有机会被扶正的时候,纯元嫁入王府,成为王妃。

这其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地方:即宜修是妹妹,纯元是姐姐,既然都是要嫁到雍王府,为何不是按照长幼顺序,或者同时出嫁,而是把姐姐放在了后面。

原因在于两点:

首先,家中对嫡出女儿的出嫁非常谨慎,而对庶出的女儿不那么重视。

因为在家里就有明显的差别对待,以至于庶出成为宜修一辈子走不出的阴影。她羡慕姐姐的嫡出身份,羡慕姐姐可以以正妻的身份进入雍王府。


所以,当她知道姐姐要成为雍王妃,一定嫉妒得要死。她以为自己终于有机会成为正妻,自己的子女也终于不再受自己的苦,得一个庶出的身份,可是这一切都因为纯元的到来彻底毁灭了。

所以,她杀了姐姐。

其次,家中长辈的政治嗅觉很灵敏,在联姻上,特别是与皇子联姻的问题上极为谨慎,嫡出女儿的筹码无疑更大,所以会放在后面。

如果说家中把宜修嫁给雍亲王,只是示好,那么把纯元嫁给雍亲王,那就是正式结为政治同盟。

康熙儿子众多,夺嫡之争何其惨烈,一不下心,押错宝,就是满盘皆输。这些皇子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丝毫不会手软,连同他们的妻族也会同样遭殃。

可以想见,当纯元嫁给雍亲王的时候,雍亲王在夺嫡成功的概率上已然有了明显提高。

结语

贵族女子的婚姻,多数是家族利益捆绑。与谁联姻,就意味着与谁联合,不论有没有这样的含义,在外人看来都有这样的含义。


与亲王联姻,更为敏感,涉及皇储问题,无论是谁嫁女儿,特别是嫁嫡出女儿,都会异常谨慎。


圆滚滚的蜗牛先森


不管是现在还是古代,都讲究门当户对。胤禛是庶出,纯元是嫡出,胤禛在决定夺取皇位之前,仅仅是一个不受宠的四阿哥,论家世和地位,都算不上拔尖儿。纯元可是乌拉那拉氏嫡出的女儿,身份如此尊重,怎么会下嫁给一个不受宠的阿哥呢?

反而是宜修,宜修是庶出,在家里本来就不受宠,宜修说,在府里她和她额娘遭人白眼,庶出的女儿太难了。同样是庶出,宜修配胤禛,那才叫门当户对。但是乌拉那拉氏留了一个心眼儿,让宜修做侧福晋,这样就留下了空间。

假如胤禛最后还是没有夺取皇位,那么这门亲事就相当于是乌拉那拉氏和胤禛结亲,总归是不亏;假如胤禛夺取皇位成功了,那么福晋之位还没有定下来,到时候再把纯元嫁过去,纯元就是皇后,是乌拉那拉氏的荣耀!

这种婚事,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男欢女爱,都要带上政治目的,不管是纯元还是宜修,都是政治棋子,两个人都没得选。纯元早不入府、晚不入府,偏偏在宜修怀孕有了孩子以后才入府,想想为什么?

纯元是去伺候宜修月子的,为什么要穿的那么隆重?这不是司马昭之心吗?就是为了让胤禛一举相中纯元,这样就免了很多烦扰。毕竟是宜修先嫁过去,胤禛也答应了只要宜修生下儿子,就是福晋。

假如再贸然把纯元嫁过去,恐怕会有两姐妹的争执;可是要是胤禛一眼相中了纯元,那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胤禛喜欢,就算宜修心里不舒服,那也没有别的办法!你说是不是手段挺高明!

但是乌拉那拉氏再怎么算计,也没想到宜修会害死纯元。不过都不要紧,虽然皇后之位不是最尊贵的乌拉那拉氏,怎么说也是自己人保住了后位,都一样!宜修就宜修吧,总归是后位没有旁落!


入行娱乐


因为由始至终,宜修也都是乌雅氏与乌拉那拉氏家族的棋子,她的存在是为了“抛砖引玉”。是乌拉那拉氏家族为了皇后尊位做出的考虑。

作为庶出的次女,她先嫁入雍亲王府,如果雍亲王多嫡成功,宜修就等于帮纯元占了个位子;如果雍亲王在九王夺嫡中失败,那么宜修一个庶女成为陪葬牺牲品,也没什么太可惜的地方。

封建社会,嫡庶尊卑有别,家族中女儿出阁自然以嫡以长优先。纯元是乌拉那拉氏的嫡出女儿,而宜修是庶出的次女。按照宜修自己的话该说“臣妾和臣妾的额娘,很少受到重视”,想必宜修在府中也是受尽冷落。

当时九王夺嫡越来越激烈,虽然局势已经相当明了,四皇子胤禛也就是太后乌雅氏的亲儿子优势已经相当明显,不过凡事不到最后关头都不太好说。未来的皇后之位一定要留给自己人,不过一开始就让纯元入府还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怎么办呢——抛砖引玉。


乌拉那拉氏宜修,虽然是庶出的女儿,不过容貌也算出众,心机更加胜过纯元。嫁入王府之中,对付其他的侧福晋侍妾们自然不在话下。将来,胤禛一旦掌握权势,再让纯元入府也不迟;而胤禛一旦失势,乌拉那拉氏家族还有一颗棋子,宜修不过庶出,做了牺牲也没什么可惜的。

宜修城府极深,又如何不知母族到底盘算什么呢?内心充斥的恨让宜修最终对自己的亲姐姐下了手,而后在内廷,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后嫡位无所不用其极。只不过,太后与皇后怎么都想不到,最终后位的确留在了乌拉那拉氏家族之中,却是以宜修的人生悲剧为代价。


澹奕


纯元、宜修,包括太后。

她们都是乌拉那拉氏的一枚棋子。


电视剧中太后一直在强调乌拉那拉氏的家族地位,纯元死了即使宜修坏事做绝,太后也要维护。皇后让三阿哥娶青缨,也是在布局下一任乌拉那拉氏的人(虽然最后跟了老四),毕竟皇上的儿子不多,那个时候老四还没受重视,三阿哥做太子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可见乌拉那拉氏的女儿生来就是为皇室准备的。

纯元作为家族嫡女,必然肩负着嫁给未来皇上的使命,毕竟嫡出封正室的可能性更大一点,竞争力也更强。从电视剧的蛛丝马迹中可以看出,宜修入府比华妃早很多,九子夺嫡的结果尚不明朗,胤禛也未必就是皇上。几年后形式逐渐明朗,嫡女纯元才要去行使他的使命了。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纯元被封为福晋,这是福晋啊!作为王爷的胤禛娶福晋怎么可能想娶就娶,首先他的野心是当皇上,必然要娶个地位够用的,其次在身份和礼节上,也是必须要皇上首肯。胤禛的母亲当时的德妃现在的太后,怎么可能不知道乌拉那拉氏嫡女的政治作用,所以纯元入府看妹,还穿的那么漂亮端庄,肯定是胤禛继位十分有戏,太后用心为老四挑选的皇后人选才会入府。

另外再说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宜修对太后一点都不好。也许也是因为当初太后把姐姐安排进来,宜修的失宠和太后的暗中安排有着分不开的影响,所以才会甚至带一点点恨吧!


努力保持情绪稳定


如果我说这是一个bug会不会被骂?

《甄嬛传》的原著小说我看了好几遍,私以为把纯元皇后改成宜修的嫡妹会更符合逻辑。

一、古代女子结婚都是很早的,像妹妹都结婚生孩子了,姐姐还没有出嫁这种情况是很少的。原著小说中说纯元许配人了,只是还没有出嫁。姐姐在妹妹之后出嫁这本身就不符合逻辑。

二、说当时皇帝不受宠配不上纯元的,先把庶女嫁过去,等到情况好了再嫁嫡女。你当先帝当时是死人啊,由着臣子挑挑捡捡自己的儿子,面子不要的啊。

三、纯元皇后当时穿的那件衣服,真较起真来处死都不为过。书里甄嬛是封昭仪的礼服吧,电视剧里是封妃,都是朝廷内命妇的礼服,一个臣子家的小姐就穿着去串门了,这不是僭越吗?

这件事还是不能太较真。





月满西楼呀


因为在康熙皇帝初期,作为四皇子的雍正还不是非常得宠,没有看到继位的可能性,所以并不是很受乌拉那拉氏的重视,所以只是把庶女宜修嫁给他,而更重要的嫡女纯元皇后则是准备嫁给另外比较重要的人物的。



后来随着局势的变化,雍正越来越得到康熙皇帝的重视,继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此时乌拉那拉氏越来越重视雍正的地位。太后和家族经过紧密商议后,派纯元皇后穿着妃嫔的衣服到王府去勾引还是亲王的雍正。当时宜修是作为雍正的侧福晋,并且还怀着孕待产,结果纯元皇后趁此良机,得到了雍正的宠爱,并被立为嫡福晋。



宜修自然是非常的不满,眼看自己要登上正室的位置,却被纯元皇后抢去,所以后来使了阴谋诡计,害死了纯元皇后。太后虽然察觉到了这一点,但是最终也无可奈何,最终为了乌拉那拉氏的前途,还是将宜修扶上了皇后的位置。



所以,作为嫡女的纯元没有先嫁入王府是因为在早期,雍正的优势还不是很明显,并不值得乌拉那拉氏去做巨大的投资。


平安读历史


流潋紫写的脑残宫斗小说,后来拍成了个破宫斗剧,还真有人较起真儿分析了?

其实无论是原作小说,还是改编的电视剧,都存在一堆基本的逻辑错误,集中体现在纯元皇后的设定上。

首先,就是谁先入府的问题(小说中是谁先入宫)。

  • 纯元比宜修年纪大,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宜修都快生孩子了,姐姐还没嫁人的情况。在古代,女子嫁人是有年龄限制的,不可能拖到那么晚才嫁人。


不仅如此,真把王爷阿哥当成菜市场卖菜的了?你不想嫁就不嫁,想嫁人家就得娶?还得给你空着嫡福晋的位置?

所有皇子都是先娶嫡福晋,后面才有侧福晋的事。

其次,也是最搞笑的逻辑错误,就是甄嬛穿错衣服的事件。

  • 无论纯元有没有嫁过来,都没资格、也不可能穿妃子的服饰,这根本是逾制的行为,要遭受严厉制裁。

无论甄嬛的衣服再怎么穿错,也都不可能穿着所谓纯元第一次见雍正的衣服。

宫廷的衣服是有仪制的,这个逻辑错误是致命的。

总而言之,把脑残小说当成正经事的人,我都默认是极品。


HuiNanHistory


自古嫡庶尊卑有别,只要是嫡出的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比庶出的孩子高贵许多。嫡出的女子大多都会被送出去,与门当户对或者比自己家族地位高的世家联姻,以此来保障本家族的荣耀。

而宜修却只是庶出的女子,为什么却比纯元早入王府三五年呢?为什么不是嫡出的纯元先入王府呢?

当时宜修与四阿哥门当户对

古代的人特别在意门当户对这四个字,绝对不愿意让自己家族中的女孩下嫁给不如自己的家族中的男孩。而当时雍正也就是个不太受皇帝重视的王爷,还没有那个脸面让乌拉那拉氏嫡出的女儿嫁给他。

但宜修就不同了,她只是一个庶出的女儿,政治作用也不大,本就不受家族的重视,用她来配一个不受宠爱的皇子刚好。一个不被家族重视的庶出的女儿嫁给一个不受皇帝宠爱的皇子,虽然只是一个侧福晋的位子,但是乌拉那拉氏也是非常满意的。


毕竟这样一来她们家族也与四阿哥有了一点关联,也可借此观察他的后续。如果他有望成为皇帝,反正还没有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就会把嫡出的女儿嫁给他,作为未来皇后的不二人选。

纯元是嫡出的女儿,以乌拉那拉氏当时的荣耀而言,是不需要送一个嫡出的女儿给任何一个王爷或皇子做福晋的。该家族本就是皇亲贵胄,嫡出的女儿本就不多,她们必须与皇位联系在一起,才能保障乌拉那拉氏整个家族的荣耀。对当时还是一个不怎么受皇帝宠爱的四阿哥来说,用纯元来配他确实有点不值。

当时还是王爷的雍正还没有显露出夺得皇位的希望

纯元作为乌拉那拉氏嫡出的女儿,自然接受了极好的教导,几乎就是完美的存在。为人善良真诚,唱歌好,安陵容不及她的二分之一。跳舞好,甄嬛的惊鸿舞跳好了是东施效颦,跳得不好就是自取其辱。气质上更是让皇上念念不忘。


这样一个可以说得上是神一样存在的女子,还是嫡出,配一个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夺得皇位的王爷,自然是不被乌拉那拉家族允许的。而且以乌拉那拉氏当时的荣誉而言,当时的雍正对她们而言是完全不够看的。更不要说在当时的九子夺嫡之中,他还没有显露出夺得皇位的希望。

乌拉那拉氏见还是王爷的雍正有望称帝后,安排纯元与他偶遇

我们都知道纯元是在入王府看望怀孕的妹妹宜修时被还是王爷的雍正一见钟情看上的。雍正也是在知道她是乌拉那拉氏的嫡女之后求着皇帝和德妃让纯元成为他的嫡福晋,把怀孕中的宜修丢在一旁不管不问。

雍正从小生在皇宫里,见了太多腌臜事情,也见过了许多貌美如花的女人,所以他才会再见了纯元第一眼的时候就被她吸引,也只有纯元那样的单纯没有心机的人,才能让他觉得十分喜爱。

但即使纯元再单纯善良,也不能抹去她是乌拉那拉氏家族的嫡女的身份,她就只能被家族安排自己的命运。乌拉那拉氏看着还是王爷的雍正有成为皇帝的希望后,就派纯元前去探望妹妹宜修。但实际上却是为了让王爷见到纯元,好让他被她吸引。

纯元应该也不是见到王爷第一面就喜欢上他的,只是在后面的相处中日久生情罢了。纯元与雍正的相遇并不是雍正想的那样偶然,而是被乌拉那拉氏故意而为之的。

任何上流阶层的联姻都是与政治紧密相关的,嫡女次女就是各个家族巩固自身,讨好其他家族的工具,她们生来就背负着家族的荣誉,嫁娶根本由不得自己。


所以当初还不受皇帝宠的雍正只能娶到庶出的宜修,当他受宠有望成为皇帝却能够娶到嫡出的纯元。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嫡出的纯元后嫁入王府的原因了。

欢迎关注我,带你用独特视角挖掘、解读当下热门影视艺闪光点的原创作者!

姒莞萱


古代世家和皇子的联姻是一场利益的交换,赢了,家族可以继续兴旺,输了,家族可能会覆灭。

在古代,嫡庶之分十分的严苛,嫡女的政治价值要比庶女高太多,如果一个家族将自己最重视的嫡女嫁给了一个皇子,那么这必定是一个家族权衡之后的决定,从此之后这个家族便于这个皇子集团绑定在一起。

相反,如果一个家族并没有做好决定但是又不得不送一个女儿过去的时候,庶女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一般庶女过去都是做妾,相对的风险也就没那么大,这个皇子失败了,对他们家族影响也不会很大,他们随时可以舍弃这个庶女,反之,这个皇子成功的继承了皇位,这个庶女的价值就上去了,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庶女获取更多的利益,甚至通过这个庶女将家里更多的女孩送进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