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石榴樹上掛乾果是何原因造成,掌握髮病時間與規律,除病不難

石榴幹腐病,是我國常見的一種石榴病害,主要為害果實,也侵染花蕾、花朵、果臺、新梢。該病侵害外層果皮,對鮮果品質無多大影響,但降低了商品價值。貯藏期也可造成大量爛果。

石榴樹上掛乾果是何原因造成,掌握髮病時間與規律,除病不難

【症狀】

在開花前即開始侵染為害,受害花的花瓣最初變為褐色,繼續擴大到花萼、花托。花萼產生黑褐色橢圓形凹陷小斑,最終使花整個變為褐色。幼果一般在萼筒處先發生豆粒大小的不規則淺褐色病斑,逐漸擴大為中間深褐色邊緣淺褐色的凹陷病斑,果實籽粒也從病斑處開始腐爛,直至整個果實變褐腐爛。花和幼果嚴重受害後早期脫落,當幼果長到七成大時,受害後則不再脫落而幹縮成僵果,懸掛在枝上。僵果上著生許多黑色小顆粒,在僵果內的籽粒,隔膜等部位也可找到這些顆粒。枝幹受害時,秋冬產生灰黑色不規則病斑,翌年春季變成油漬狀灰黑色病斑,病斑周圍裂開,導致病皮翅起剝離,嚴重時枝幹枯死。貯藏期如水分控制不好易導致爛果。

石榴樹上掛乾果是何原因造成,掌握髮病時間與規律,除病不難

【病原】

病原菌為石榴鮮殼孢菌,屬半知菌類真菌。分生孢子器埋生於花萼或果實表皮細胞下,散生或密聚,梨形、球形或扁球形,欖褐色,表而光滑,頂端具孔口,孔口圓形,由於病部表皮幹縮,分生孢子器只有在果皮腐爛過程中才突破錶皮露出。但在室內,只要用小刀切下一層病斑組織,置於保溼濾紋上,3~4d後便可在切面上密生出大量半裸露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細長紡錘形,兩端尖細,單胞,無色,群聚時淺綠色。

本病的有性世代為石榴幹腐小赤殼菌,屬真菌界子囊菌門。子囊殼表生,密集,赤褐色,內壁上密生周絲,子囊棍棒形,頂壁特厚,囊間無側絲。子囊孢子單胞,無色,梭形,每個子囊有子囊孢子8個。據相關介紹,石榴幹腐病的有性階段常與無性體同處發生。但在貴州的調查表明,果或花萼病部所產生的子實體,均為無性世代,枝幹上也找不到有性繁殖體。

石榴樹上掛乾果是何原因造成,掌握髮病時間與規律,除病不難

【發病規律】

幹腐病的病原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存在於病果、病果臺、病枝內越冬,果皮、果臺、病果粒的帶菌率較高。僵果上的菌絲在型年4月中旬前後產生新的孢子器,是此病的主要傳播病原;主要靠雨水傳播,從寄主的傷口或自然孔口侵人。一般年份發病始期在5月中下旬,7月中旬進入發病高峰,末期在8月下句。在適溫範圍內主要由6~7月份的降雨量和田間溼度決定病情的輕重。

對於幹腐病應注意綜合防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石榴樹上掛乾果是何原因造成,掌握髮病時間與規律,除病不難

【防治方法】

1. 冬春修剪:要清除病果、病枝、病果臺;生長期清除樹上樹下的病組織以減少菌源,降低病原基數。

2. 夏季修剪:夏季修剪最好在烈日下或者陰天修剪,修剪時應儘量避免大傷口,減少病菌從傷口侵入的機會。下雨天切忌不能修剪,傷口不能快速收水,在雨水沖刷下易感染病菌。

3. 肥水管理:及時施肥灌水,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性。

4. 病蟲害防治:及時防治害蟲,減少蟲害造成的傷口。

5. 套袋:坐果後及時套袋,切斷侵染途徑。

6. 噴藥保護:一般年份,從花期至採收,噴藥4-5次。噴布1:1:200的波爾多液,40%多菌靈500-800倍液或50%的甲基硫菌靈500-800倍液,防效較好。冬季可全園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產除菌源。

石榴樹上掛乾果是何原因造成,掌握髮病時間與規律,除病不難

以上就是關於石榴幹腐病相關介紹,果樹管理重在管理,提前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輔,等發現病害或者蟲害就已經晚了。任何果樹重在管理,一分種、九分管,以提前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輔。今年某病蟲害在某時間出現,明年出現的時間幾乎相同,經驗是日積月累,時間越長相信你也會成為種植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