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細數清代“溫病四大家”,對如何防治瘟疫,他們留下了自己的著作

自古以來,人類便飽受瘟疫之害,而最慘烈的莫過於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和導致瑪雅文明突然消失的“天花”;當然,華夏也是深受其害,但是相對於醫療水平落後的歐洲和美洲,華夏古代的醫學水平那可是相當高的,對如何預防及治療瘟疫,有一套相對成熟得多的方法;在清朝時期,還出現了以防治瘟疫見長的四位名醫,號稱“溫病四大家”,現在來看看這四人分別是誰吧。

一位:葉天士

細數清代“溫病四大家”,對如何防治瘟疫,他們留下了自己的著作

葉天士本名葉桂,字天士,號香巖,別號南陽先生,是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間的明醫;他出生於中醫世家,父親葉陽生乃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儒醫,受父親的薰陶,葉桂在很小的時候便已經有了很深的造詣;在父親去世後,為了維持生計,葉桂不得不四處行醫,但這也為葉桂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行醫經驗。

而且葉桂勤奮好學,只要比自己高明的醫生,他都願意行弟子禮拜之為師;一聽到某位醫生有專長,就欣然而往,必待學成後始歸。從十二歲到十八歲,他先後拜過師的名醫就有十七人,無怪後人稱其“師門深廣”。葉桂本來就“神悟絕人”、聰明絕世,加之這樣求知如渴、廣採眾長,且能融會貫通,因此自然在術上突飛猛進,不到三十歲就醫名遠播。

細數清代“溫病四大家”,對如何防治瘟疫,他們留下了自己的著作

雖然葉桂所學甚多,但是其最擅長的還是治療時疫和痧痘等症;清代乾隆以後,江南出現了一批以研究溫病著稱的學者,他們以葉天士為首,總結前人的經驗,突破舊槓槓,開創了治療溫病的新途徑。葉桂著的《溫熱論》,為我國溫病學說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和辨證的基礎。

《溫熱論》開宗明義一句話“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指明溫邪的傳入是從口鼻而來,首先出現肺經症狀,如不及時外解,則可順傳陽明或逆傳包,與傷寒之邪按六經傳變完全不同。而且還提出“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的從淺至深的認識原則,擬定了“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的治療大法。

二位:薛雪

細數清代“溫病四大家”,對如何防治瘟疫,他們留下了自己的著作

薛雪字生白,號一瓢,又號槐雲道人、磨劍道人、牧牛老朽;雖然薛雪比葉桂年輕十餘歲,但成名及早,在當時是與葉桂齊名的醫學大家;他早年遊於名儒葉燮之門,詩文俱佳,又工書畫,善拳技。後因母患溼熱之病,乃肆力於醫學,技藝日精,尤長於溫熱病。

所謂“文無第二,武無一”,其實這道理通用於各行各業,葉桂和薛雪是同時期的名醫,而且都極為擅長治療瘟疫,所以這二人難免就有了摩擦,不過兩人的交鋒更像是“君子之爭”,後來因薛雪治好了葉桂母親的病,兩人成了至交好友,經常一同探討醫理。

細數清代“溫病四大家”,對如何防治瘟疫,他們留下了自己的著作

薛雪一生《溼熱條辨》一書,溼熱病是外感熱病中的—大類型,是由於既感受溼邪,又感受暑熱之邪,則成溼溫。也有由於溼邪久留伏而化熱,成為溼熱之邪交織,而為溼溫者。薛雪對溼熱病的研究,突出了溼邪與熱邪相合為病的特點,抓住了溼熱二邪輕重不同的要害,並結合臟腑、三焦、表裡等辨證方法,使之融為一體,解決了溼熱病的證型辨析,有利於臨床應用。

在治療上,雖然有溫化、清瀉、清熱祛溼諸大法,同時又有補陽、益氣、養陰、生津諸法的配伍,然其用藥時時注意到清熱不礙溼,祛溼不助熱,扶正不礙祛邪,祛邪當注意扶正等方面。治療不拘泥於固定成方,體現了溼熱病治療的特點,成為後世治療溼熱病的規矩,影響極其深遠。

三位:吳瑭

細數清代“溫病四大家”,對如何防治瘟疫,他們留下了自己的著作

吳瑭字鞠通,所以又叫吳鞠通,是清朝乾隆至道光時期的名醫;原本,出生書香門第的吳瑭,不出意外應該是踏上科舉官場一途,但在吳瑭十九歲時發生了一件大事,他的父親因病去世,這給了吳瑭很大的觸動,於是產生了學醫的強烈願望;而讓吳瑭踏上醫途的是他侄子的去世。

吳瑭天資卓絕,僅僅用了數年的時間,便探索出了一些規律和醫治方法,並在之後的歲月裡積累了豐富的行醫經驗,成為世人敬仰的名醫;之後在北京檢核《四庫全書》時,得見其中收載吳又可的《溫疫論》,深感其論述宏闊有力,發前人之所未發,極有創見,又合於實情,便仔細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細數清代“溫病四大家”,對如何防治瘟疫,他們留下了自己的著作

而且他對葉天士更是推崇,但認為葉氏的理論“多南方證,立論甚簡,但有醫案散見於雜證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於是他在繼承了葉天士理論的基礎上參古博今,結合臨證經驗,撰寫了《溫病條辨》5卷,對溫熱病學說做了進一步的發揮他認為溫病有9種,吳又可所說的溫疫是其中最具傳染性的一種,除此之外,另外還有其他八種溫病,可以從季節及疾病表現上加以區分,這是對於溫病很完整的一種分類方法。

書中創立了“三焦辨證”的學說,這是繼葉天士發展了張仲景的六經辨證,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方法之後,在中醫理論和辨證方法上的又一創舉。葉氏的《溫熱論》中沒有收載足夠的方劑,而吳鞠通的另一重大貢獻,就是在《溫病條辨》當中,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優秀的實用方劑,象銀翹散、桑菊飲、藿香正氣散、清營湯、清宮湯、犀角地黃湯等等,都是後世醫家極為常用的方劑。現在臨床上使用的方子,《溫病條辨》方佔十之八九。

四位:王士雄

細數清代“溫病四大家”,對如何防治瘟疫,他們留下了自己的著作

王士雄字孟英,號夢隱,又號潛齋,別號半痴山人,是清朝嘉慶至同治時期的名醫;沒有任何意外,這王士雄也是出自中醫世家,他的曾祖、祖父和父親都是名醫;但是在王士雄14歲時,父重病不起,臨終前曾囑咐他:“人生天地之間,必期有用於世,汝識斯言,吾無憾矣”。

父親死後,他遵家訓鑽研醫學,但終因家境貧困,廚無宿舂,無法度日。為了生計,於是去婺州孝順街佐理鹽務。他白天工作,謀食養家,晚上“披覽醫書,焚膏繼晷,樂此不疲”。雖身處逆境,但決不因此而影響學業,反而激起了發憤圖強的精神,學醫之志愈堅。

細數清代“溫病四大家”,對如何防治瘟疫,他們留下了自己的著作

王士雄生活在西學東漸的時代,他對當時傳入之西方醫學持開明態度,不抱門戶之見,有分析地吸取,並據理批評了中醫界有些人尊經崇古、拒絕接受西說的守舊思想,反映了他善於吸取新知的治學精神。更值得指出的是,王士雄十分重視臨床,注意從實踐中求得真知。他平時診務繁忙,廣泛接觸病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作為“溫病四大家”,王士雄在瘟疫一道上的成就當然也是十分突出的,他一生勤於著述,給後人留下了大量富有學術價值的醫學文獻,其中《隨息居重訂霍亂論》、《溫熱經緯》 、《隨息居飲食譜》 、《歸硯錄》、《潛齋醫話》和《王氏醫案》是他的主要著作。

細數清代“溫病四大家”,對如何防治瘟疫,他們留下了自己的著作

其實中國古代對於瘟疫的研究從未暫停過,在最初的《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防治瘟疫的記載,到之後又有張仲景等名醫不斷髮展,直至清朝時期,對於瘟疫的防治已近大成,擁有了比較完善的預防和治療體系,而且中醫與西醫不同的是,中醫想的是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