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推行數字貨幣會不會對金融行業銀行造成影響?

司馬如是


央行推行數字貨幣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造成影響。作為一種新興的事物,央行數字貨幣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影響應是正反兩面的。也就是說,既存在有利的影響,也存在不利的影響;既帶來了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機遇。


首先,央行數字貨幣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數字貨幣的發行必然通過商業銀行來到公眾的手中,因此,銀行的從業人員必須掌握有關數字貨幣的知識以及綜合業務操作流程。

其次,央行數字貨幣將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存款端提出挑戰。央行數字貨幣的推行,將進一步加劇第三方支付平臺與傳統商業銀行在存款方面的競爭。

然後,央行數字貨幣對於數字化金融技術的熟練運用帶來挑戰。這一挑戰要求商業銀行積極探索線上應用的開發以及線上服務的推廣,同時,這對商業銀行的業務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互聯網使用要求。

最後,央行數字貨幣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管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央行數字貨幣運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處理海量的數據讀取以及轉換,以此實現數字貨幣存取、交易。一旦發生數據洩露事件,所帶來的風險將不可估計。相對於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來說,中小銀行以及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將面臨巨大挑戰。



各國央行推行數字貨幣是趨勢

2018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發表了《關於數字貨幣的幾點考慮》。

近年來,各主要國家和地區央行及貨幣當局均在對發行央行數字貨幣開展研究,新加坡央行和瑞典央行等已經開始進行相關試驗,人民銀行也在組織進行積極探索和研究。本文提出了有關我國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安排的一些思考。


2019年8月,該文在央行官方微博的公佈,是我國央行領導人首次正式公開提出對數字貨幣開展研究的說法。然而實際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也表示,早在2014年中國就已經在數字貨幣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關於《關於數字貨幣的幾點考慮》,主要解釋了數字貨幣利用區塊鏈作為技術支撐、採取紙幣和數字貨幣雙投放的運營方式,央行對數字貨幣的集中且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以及央行數字貨幣的現實意義。在文章末尾,該文表達了央行對數字貨幣採取的審慎態度。


總之,央行數字貨幣是大勢所趨,但是距離央行數字貨幣的成熟、廣泛的運用還有一定的差距。


我們彙總了一些近期各國央行在數字貨幣方面的進展,以供參考

美國:五年內美聯儲無需發行數字貨幣。美國財長姆努欽近期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其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一致同意,未來五年美聯儲無需發行數字貨幣。 關於Facebook數字貨幣Libra,姆努欽強調,如果Facebook想創建數字貨幣,需要完全遵守銀行保密和反洗錢規定,並且絕不能用於資助恐怖主義等非法活動。

日本:目前對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沒有需求。日本央行(BOJ)行長黑田東彥表示,在日本,未償現金的數量仍在增加,目前公眾對CBDC似乎沒有需求。儘管如此,日本銀行一直在對此事進行技術和法律研究,以便在將來可能需要時做好準備。日本銀行還需要研究CBDC對金融中介的影響。

歐洲:探索央行數字貨幣可能性。歐洲央行已經開始探索央行數字貨幣可能性了。據歐洲央行高級官員透露,歐洲央行數字貨幣預計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取得進展,但他們認為這個項目依然面臨許多挑戰,而且這些挑戰並非短期內就能解決,而是會長期存在。

法國:明年將實驗數字貨幣。法國央行行長表示,法國將從明年開始試驗一種提供給金融機構的央行數字貨幣,並稱到2020年第一季度結束之前,(法國)打算迅速開始試驗並(為私營機構)發佈項目信息。

德國:計劃發行數字中央銀行貨幣,並擬於年底推出數字證券法草案。德國政府將與該國央行合作推出一種“數字中央銀行貨幣”,並計劃於今年年底推出數字證券法草案,該草案將確保“技術中立性”。據悉,草案首個版本中僅會涉及數字債券,後續如果執行情況良好,可能會嘗試探索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股票和投資基金。

英國:對數字貨幣仍處於研究階段,認為數字貨幣的推廣與發行對未來有好處。英國央行行長近期表達了對Libra的認同與支持,他認為中央銀行應該成為一個促進者,並不會落後於那些大型科技公司。目前數字貨幣問題,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也存在技術難度,但是數字貨幣的推廣與發行對未來是有好處的。Libra採用一籃子貨幣保證貨幣穩定,將有助於平衡貨幣體系,擺脫美元對世界的影響。

加拿大:還在慎重考慮是否發行自己的央行數字貨幣。加拿大央行認為,發行數字貨幣擁有多重優勢,比如允許與稅務機關或警察共享個人數據。不過,數字貨幣仍然會“給穩定、低成本的(銀行)(儲蓄)資金帶來風險”。目前,加拿大中央銀行還在慎重考慮是否發行自己的央行數字貨幣。



總結:近期一張中國農業銀行對我國央行數字貨幣(DECP)的內測圖片的流出,引發了熱議。然而,DECP的推行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採取試點地區的方式逐步普及。央行數字的貨幣積極的現實意義自不必言,數字化反腐,節約紙張以及更加保密安全。但是我國央行對其的審慎態度並沒有改變。

但是就像前央行行長周小川說的,實體貨幣和數字貨幣有可能會長期共存。

尼克奇


央行推行數字貨幣會不會對金融行業銀行造成影響?貨幣就是金融業的血液,如果改變了血液的形式你認為會不會造成影響呢?我想大家更感興趣的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我們會有什麼樣的投資機會吧?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數字貨幣的推行是大趨勢。雖然現在還只是試點,但是這都是為以後全面普及而鋪墊,因為任何新的事物推行他需要很多試錯,需要更加完善。數字取代紙幣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更快的流通,而且很容易實行信用監管。以前交易中常出現的假幣將不復存在,收錢不給貨,收貨不給錢的問題也會得到很大的遏制。貿易將極度高效。對金融行業銀行是利好利多,我想大家已經很清楚了。


何寶炒股


央行數字貨幣DCEP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對商業銀行、對央行的影響,以及數字貨幣概念股的投資機會(附概念股)。

文章分為四部分:DCEP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對商業銀行、對央行的影響,以及數字貨幣概念股的投資機會(附概念股)。

在2020年1月10日,央行發佈的“盤點央行的2019今日科技”一文中,央行表示已經基本完成數字貨幣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

近三個月以來,央行數字貨幣頻頻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而2020年,DCEP是否可以成功面世也被大家所期待。筆者在之前曾用萬字長文梳理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體系,本文將從預測的角度,來解析DCEP會對金融機構產生的影響。

國內的金融機構可以分為非銀金融機構和銀行類金融機構。

一、DCEP對非銀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的影響

DCEP定位於替代M0(流通中的現金),首先將會對我們常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產生影響。以國內的第三方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為例。

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主要業務有央行許可的支付業務、支付平臺帶來的流量而開展的金融產品銷售業務以及依託大數據信息衍生的徵信業務。

1、對第三方支付機構支付業務的影響(支付寶、微信)

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核心業務在於支付服務。在央行的許可範圍內,三方支付機構可以持牌經營網絡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的業務。其中核心應用場景為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提供便利支付的基礎設施;設置虛擬賬戶,以虛擬賬戶之間的交易劃轉來實現更快的交易支付,而清算交由互聯網平臺來實現。

第三方機構之所以能夠快速推廣,積累出流量優勢,在於提高了支付體驗。一是移動支付相對現金支付減少了找零、湊整等繁瑣步驟;二是支付收款界面統一方便,無需考慮跨行轉賬等細節。

根據公開信息來看,央行數字貨幣定位於替代M0,且DCEP的載體是SIM卡、APP等,在用戶端的體驗與第三方支付非常類似,且DCEP可以實現雙離線支付,具有更高的便利性,這樣一來,第三方支付的便利性優勢將不再明顯。

預計DCEP落地後,銀行卡支付、App支付(支付寶、微信)、NFC支付(手機近場通信)等支付手段將會被DCEP整合。且DCEP將直接由央行做信用背書,省去了電子支付中間的企業信用風險,安全性相對更高。

2.對第三方支付機構依託流量進行的金融產品銷售業務的影響(餘額寶)

第三方支付吸引了大量支付行為併產生大量交易數據,充分利用大數據流量優勢,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了貨幣基金(餘額寶)及其他資管產品(市場上各類基金)銷售入口。

以餘額寶為例,在接入銷售入口之後,基金規模迅速擴大,在2018年第一季度達到1.69萬億,佔當時貨幣基金市場份額的23%。

從數據來看,因享受流量紅利,接入第三方支付平臺之後資管產品的銷售規模明顯增長,也給第三方支付機構帶來了較多的中間業務收入。能否繼續依附交易平臺享受流量紅利,取決於未來DCEP用戶端是否還能接入資管產品銷售入口。

若第三方支付機構取得央行數字貨幣錢包的開發運營資格或者DCEP直接以現有的第三方APP為客戶端,則資管產品銷售業務收到的影響會相對較小,否則影響較大。

3.依託大數據信息的徵信業務(芝麻信用)

支付業務帶來的流量不僅在於搭建了一個金融產品銷售平臺,也衍生出了徵信和風控方面的獨特優勢。

第三方支付機構運用積累的交易數據,積極推進兩類業務。一是針對個人以及小微企業的小額信貸,並以此為基礎發行消費貸ABS(資產證券化)。二是發展第三方徵信,以個人信用狀況分析為商業銀行和用戶提供風險識別服務(芝麻信用)。

DCEP落地後,受央行數字貨幣可控匿名的設計要求,交易記賬資格及數據信息被央行獲取,第三方支付機構失去數據信息後,其徵信業務將受到影響。

對於C端消費者來講,DCEP和傳統電子支付的用戶體驗可能大體不變,但兩套支付體系背後採用的技術卻截然不同。傳統電子支付引入第三方作為信用中介,通過構建基於第三方的虛擬賬戶,完成支付;清算則需要通過銀行準備金賬戶與三方機構備付金賬戶。

DCEP體系中,交易支付基於“通證”體系,即“支付即結算”,只需將付款方數字錢包內的數字貨幣發送至收款方數字錢包。

二、DCEP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DCEP的雙層運營體系,是影響銀行業務的關鍵。雙層運營體系是指“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的模式,央行將數字貨幣交付給商業銀行,並收取全額準備金,由商業銀行兌換給客戶,數字錢包會託管在商業銀行。

1、對銀行負債成本的影響

央行數字貨幣推廣以後,居民可能將銀行活期存款兌換成DCEP,將部分資金沉澱在數字錢包中,由於DCEP是央行的負債,而非銀行負債。DCEP的擴容會一定程度上造成“貨幣脫媒”。

而銀行為了穩定活期存款,負債端利率或有上行。負債端利率上行,疊加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資產端收益下降,銀行的淨息差會減少,進而影響銀行收入。

2、對銀行中收的影響

銀行與DCEP較為相關的中間業務主要是支付清算和託管兩個方面。

如果DCEP僅替代小額零售支付,則銀行的大額支付清算結算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而據公開信息顯示,央行數字貨幣也可應用於大額支付場景。那麼“一幣兩庫三中心”中的業務庫將會替代原先同業清算賬戶的功能,則銀行支付結算業務將受到影響。

DCEP的數字錢包託管在商業銀行,則銀行可以將託管數字錢包作為一項新的中間業務,通過收取託管費用或者免費來吸引客戶以開展其他業務。

三、對央行調控效率的影響

1、DCEP的“通證”記賬更為便利,可以降低監管成本。傳統體系下,追蹤一筆特定貨幣的流向,需要拆解貨幣流轉路徑上的所有賬本,監管效率較低。

DCEP的記賬模式,意味著央行登記中心記錄了數字貨幣的權屬、流水等信息,可以實時查賬,監管成本下降。

2、DCEP可追蹤資金流向,有助於央行展開貨幣調控。原有體系下,央行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需要金融機構作為傳導中介,而金融機構自身的順週期特性會使得央行的逆週期調節無法實現效果最優,導致央行調控效率變低。

央行的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旨在進行逆週期調節,進行“削峰填谷”,維持經濟穩定;而金融機構出於盈利性以及風險偏好的控制,在信貸過程中呈現出順週期的特性。這兩者將會導致市場定價機制的失靈,進而使得央行的調控效率變低。

在DCEP體系下,可以有效捕捉資金流向,可對不同的資金需求方設置不同的流動性價格,從而激勵銀行在信貸結構上回歸最優狀態。

央行可以在DCEP上加載特定功能,進而控制商業銀行信貸投放的主體、利率、時間,實現結構性調控。

四、A股數字貨幣投資機會

央行法定數字貨幣持續推進,多位負責都公開表示我國的央行數字貨幣將會是第一個主權數字貨幣。

DCEP推出將帶動金融IT、加密數據、支付終端及網絡信息安全等行業的產品升級和應用場景擴展,相關行業有望迎來新增長點(高偉達、宇信科技、神州信息)。

基於DCEP的雙層運行模式,商業銀行將承擔貨幣具體發行和流通服務職能,新一代銀行核心系統更新在即,金融IT行業有望受益;作為加密貨幣,還將進一步拓展加密儲存、資金追蹤等功能,數據加密企業有望承接相關業務(格爾軟件、數字認證)。

DCEP正式推出後,數字錢包、ATM、POS等終端必將迎來模塊組件更新需求,支付終端行業有望出現一個全新的大體量市場;數字貨幣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防火牆、態勢感知等網絡安防配套升級必不可少,網絡信息安全行業或將再添新應用場景(新大陸、拉卡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