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魏失郭嘉,蜀失庞统,吴失周瑜,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沙沙沙沙沙沙


郭嘉、庞统、周瑜这三个人都是三国时期顶尖的谋士,三人的早逝对各个阵营来说都是很重的损失,庞统因为投靠刘备时间不久就去世了,他的才能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郭嘉和周瑜却不同,他们在魏、吴创立之初就加入并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如果这三人没有早逝,我们通过分析他们对各个阵营和敌对阵营有多大的影响来分析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更大?

郭嘉早逝对魏、吴、蜀的影响

郭嘉是曹操手下的首席军事谋士,他对曹操在军事上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几个谋士,郭嘉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军事天才”实至名归;郭嘉死于曹操征乌丸的时候,北征乌丸也成了郭嘉给曹操最后的献策。

01.曹操在郭嘉去世的第二年发动了赤壁之战,如果郭嘉在,对赤壁之战的结果和影响是有能力改变的。

(1)曹操对郭嘉及其信任

郭嘉并不是一个死守规矩的人,而是不拘于小节,很对曹操的胃口,曹操对郭嘉的建议很多都会采纳。灭吕布、官渡之战、征乌丸的关键时刻,曹操有很多次犹豫退缩的时候,都在在郭嘉的建议下继续坚持打下去,郭嘉的话能免除曹操的疑虑。郭嘉是曹操在军事上重要的依靠,不仅仅是军事谋划,更是是曹操心里主要依赖的力量,

有郭嘉在曹操就底气足,所以郭嘉的话曹操会重视听取。

(2)郭嘉有改变赤壁之战结果的能力

郭嘉的谋略直指人心,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官渡之战的时候他料定孙策不长久、刘表不会出兵,结果如他所料;征乌丸的时候其他人都担心刘备,他料定刘表不会重用刘备。还会防着刘备,果然在曹操班师回来了,刘表才反应过来自己错过了好机会,以郭嘉的能力完全能洞察东吴的计谋和刘备的谋划,他所说的话曹操也会听,至少曹操在赤壁之战的结果就不会败的那么惨。

(3)郭嘉有能力替曹操保住荆州的大部分

赤壁之战曹魏最大的损失不是战争的失败,而是丢失了荆州。郭嘉擅长的就是军事谋略,水站曹魏有着天生的弱势,但在陆战上,以曹操当时的兵力优势,郭嘉绝对有能力组织东吴和刘备对荆州的夺取,只要保住荆州的大部分,对三国的形势将带来完全相反的变化。

02.郭嘉对赤壁之战一系列的改变,将对刘备集团产生致命的影响

刘备集团是在赤壁之战后才有了荆州这块地盘安身立命,如果曹操能够守住荆州的大部分,刘备就没有了后来的机会,会为刘备集团带来直接的影响。

(1)刘备集团失去了扩充实力的机会。刘备的崛起依靠的就是荆州,在赤壁之战前,刘备满打满算只有两万人马,而取了荆州后,刘备的军队扩充了数倍。

(2)刘备失去了招揽人才的机会。刘备真正的班底是在取得荆州都建立起来的,马谡、马良、蒋宛、黄忠、魏延、杨仪、向朗、廖化等人都是刘备取得荆州后招揽的荆州本土的人才。

(3)刘备失去了夺取西川的实力。没有荆州的这块地盘,刘备的两万人马想夺取西川没有太大的可能性。

刘备的出路要么投靠东吴,要么投靠刘璋来谋求发展。

03.郭嘉的军事能力比诸葛亮强

郭嘉的军事谋略是要强于诸葛亮的,东吴的水军上了岸战斗力并不强,这从周瑜攻打南郡、孙权攻打合肥就可看出来,所以郭嘉有很大可能挽回水战失败的损失,并阻止刘备和孙权扩大战果夺取荆州。

周瑜之死对吴、蜀两方的影响

01.周瑜之死对东吴的影响

东吴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条长江天险是天然的屏障,周瑜是优秀的统帅,他的继位者鲁肃是优秀的战略大师,从这方面来说,鲁肃并不比周瑜弱。东吴的国策就是守,守江东以观天下变,在整个三国时期,吴国所发生的对外战争要远远少于魏蜀。

限于吴国当时的环境,周瑜还是会采取和鲁肃相同的策略,联合刘备抵抗曹操;不是周瑜没有能力,而是吴国没有跨过长江直接北上的征伐曹操的条件,也打不过实力强大的曹操集团。最大程度上就是和刘备在荆州问题的争执,无法深入北方的中原腹地。这个客观事实是实力强劲的周瑜也没法短时间内改变。

02.周瑜之死对刘备的影响

刘备在借取荆州的时候,周瑜还没有死,他也是同意借荆州给刘备的;因为这个交易对东吴来说不亏本,是非常划算的;鲁肃能看出来,孙权能明白,难道周瑜能不明白,要坚持吞掉荆州地区?能不能打下来、能不能守的住、没有刘备能不能单独面对曹魏集团,这些问题周瑜和鲁肃一样明白。

孙权和刘备想过夺取益州,并且付诸了行动,但刘备不同意,在孙权出兵的时候,刘备也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孙权担心攻打益州的时候,刘备在后方又补给太难,就命令周瑜撤军了。

所以周瑜的死对刘备的崛起没有太大的影响,他和孙权、鲁肃一样都同意借荆州给刘备,并且联合刘备共同对抗曹魏。

庞统的死对蜀、吴、魏的影响

01.庞统对蜀国的影响

庞统在刘备取益州的时候被杀,因为庞统加入刘备阵营的时间太短,没有太显眼的战绩,但这妨碍他三国顶级谋士的名声。蜀国和吴国有些相似的地方,就是都有一道天然的屏障,蜀国的这个屏障既防住了别人,又把自己锁死在了川中,打进去难打出来也难。

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最致命的莫过于失去荆州和夷陵之战的失败;庞统如果活着,他会和关羽一同镇守荆州,诸葛亮进蜀是必然的,治理内政和后勤才是他的强项,法正和关羽并非一个集团,而且庞统又是荆州人,在当地有着人脉关系,所以刘备会安排庞统协助关羽镇守荆州,那样关羽失去荆州所发生的概率就非常小了,之后的夷陵之战也就不存在了。

荆州是刘备夺取中原计划中最关键的一步,守住了荆州,刘备就有了夺取天下的希望和机会。

02.庞统对魏吴的影响

守住了荆州,再维持双方脆弱的联盟关系,双方继续瓜分荆州,对曹魏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这就等于无限期的延长的统一天下的时间。而对于东吴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夷陵之战刘备集团虽然损失惨重,但东吴集团也是伤筋动骨,夷陵之战结束后,东吴只能在江东苟延残喘着,直到被司马氏灭亡,再没做出什么有成就的事情来。

总结

所以这三个人的死对于国家来说,损失最大的是郭嘉,其次是庞统,最后是周瑜,当然这不是能力的排名;而是郭嘉和庞统如果没死,都有改变天下大势的可能,而周瑜限于吴国本身的问题,即使未死,也无法完全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所采取的策略基本会和他死后鲁肃所做的事情相同。


小任浅谈史


魏失郭嘉,影响的是一个人。

蜀失庞统,影响的是一个政权。

吴失周瑜,影响的是一个天下。

先说郭嘉。

郭嘉是曹操前期五大谋士之一,

曹操集团最重要的谋士不是郭嘉,而是荀彧,不论是能力还是地位,荀彧都排在首位,这是公认的。

郭嘉对事情有预判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不是非常精准,好比郭嘉说,今年美元要大跌,但是具体什么时候跌,他不说。比如曹操要打袁绍,担心孙策在后方偷袭,郭嘉说,孙策这个人过于轻率,我看他活不长了。但他没说孙策什么时候会死,是死在官渡之前还是之后,如果孙策在官渡相持之时突袭曹操,那么曹操铁定得完蛋,还好他死得早了些,在200年年初就死了,如果再多活半年,曹操的后方可就有不小的危险。

此外还有北征乌桓,是件毁誉参半的事情,曹操差点就回不来。

郭嘉最著名的,大概是他的《十胜十败论》,把曹操一顿猛夸,大概意思就是无论从哪方面看,曹操都领先袁绍100年,您只要一出兵,包赢!

吹捧的话谁都爱听,曹操乐得合不拢嘴,他脸皮虽然挺厚,都有点不好意思:“哎呀,我都没想到我这么强啊,我自己都没感觉到呢。”

太祖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

但是,袁绍肯定没那么听话,不可能曹操一出兵就自动投降,那么怎么打袁绍呢。

没了。

是的,没了,史书只记载,郭嘉跟着去打了袁绍,有什么具体表现呢,没有,郭嘉好像隐身了。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

郭嘉的职位,从跟着曹操开始混,就是军祭酒,直到去世,还是军祭酒,十一年雷打不动,这多少有点尴尬。

再从古人的眼光来看,《三国志 魏书》里,荀彧荀攸贾诩在同一传,郭嘉和程昱、董昭、刘晔、蒋济、刘放等在同一传,这应该算是郭嘉比较准确的定位,换句话说,郭嘉死了,曹操至少还有四大谋士,没到伤筋动骨,无人可用的地步。

郭嘉死后曹操大哭?曹操是个浪漫主义诗人,大哭是常态,在三国志中,至少就记载了曹操有七次大哭,比刘备多多了,偏偏刘备替曹操背了个爱哭的锅,刘备:我也很无奈啊!

再说庞统。

三国演义里,庞统是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

实际上,庞统在当时的名声,要高出诸葛亮不少。

他出山之后,先跟的老大是周瑜而不是刘备,在周瑜那里混了几年,庞统已经混出了名声,“吴人多闻其名。”算得上是个名士了。

名声是什么,就是人脉。有了人脉,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在诸葛亮和鲁肃推荐下,庞统得到重用。

那么庞统的阵亡,对刘备有什么影响呢。

从庞统活着时候表现出的才干来看,他与接替他的法正类似,都是谋士型的人才,刘备缺的就是这种人才,夷陵之战失败后,诸葛亮叹息,法正如果在,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局面。

《三国志》: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假使庞统还活着,他可能会改口:庞统如果在,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局面。

庞统与郭嘉,在刘备和曹操那里的地位比较类似,但是庞统之死和郭嘉之死,对刘备和曹操意义不一样。

郭嘉死了,曹操还有一抓一大把的谋士。庞统死了,刘备就悲催了,因为蜀汉的人才实在稀缺,庞统不死,能起的作用远远大于郭嘉,更悲催的是,庞统的继任者法正也早死,间接导致刘备没几年也死了。

所以庞统死后,“先主痛惜,言则流涕。”上面也说了,真正的爱哭鬼其实是曹操,刘备反而是不爱哭的,言则流涕说明了庞统在刘备心里的分量。

最后说周瑜。

周瑜有多厉害呢,赤壁之战前,演义里说是诸葛亮舌战群儒,那都是罗贯中胡扯。曹操征荆州,东吴那边大臣们都准备收拾收拾东西,跟着曹操混了,没人认为能打,关键时刻,周瑜赶了回来,说:“要打!”,于是就打了,而且真打赢了,东吴能站稳脚跟,靠的就是周瑜。

郭嘉、庞统之死,影响的最多是一方势力,而周瑜之死,则对三国全局有不小的影响。

因为周瑜的策略,是两分天下。

他主张,把刘备与关张分开,不给刘备土地发展,自己统辖关张,这招非常毒辣,不过孙权没有同意。

周瑜又建议由自己先取西蜀,继而吞并汉中,再图北方。孙权同意了,不过周瑜还没来得及准备出军就病死了。

如果周瑜的策略得以成功,那就没刘备啥事儿了,甚至可能没孙权啥事了,因为过于强大的周瑜,对孙权威胁太大。当时孙权接班不久,还没有培植起自己的势力,周瑜威望又太高,搞得孙权如芒刺在背,周瑜一旦有异心,孙权很大概率扛不住。

还好,周瑜很快就死了,很难说周瑜的死,对孙权是祸是福,反正没有记载孙权对此有多伤心,孙权对周瑜的评价是“周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

刘备也认为“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周瑜对孙权的威胁,是事实存在的。所以如果周瑜不死,三国将如何发展,存在着变数,周瑜之死,在三人中是影响最大的。


小院之观


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多角度读来都有味的书,问题层出不穷。

曹失郭嘉,曹操并沒裹足不前;刘失庞统,孔明立即顶上;孙无周瑜,照样夺回荆州。

汉武帝说,人才从来不缺,就怕沒平台让人才展示。在他一朝,才是真正的人才济济,衣冠朝廷。帮他成就千秋伟业的何止车载斗量。他给了他们机会,断乎不在于没人才。

用与不用而己。

曹操的文臣武将极多。郭嘉只不过突出点而己。曹操每每提起他,是曹操借此奚落身边的谋士大臣吃饭不替君王分忧。他的成就说明他的人才不缺,死了补上,断不会空缺。只是郭嘉还是让主子想念的地方,特别是在危难中。

刘备带庞统入川,本想庞统建功封侯,然后分权于孔明,一南一北双管齐下争雄天下,不料,英杰如庞统也中了张任的计,死在落凤坡。他一死,孔明又有活儿干,照样收西川取汉中。

周瑜的死,无疑令人遗憾,太年青,又潇洒,才气逼人。为个荆州气得吐血。他死了,吕蒙,陆逊就有平台,东吴的车轮滚滚向前,发展得比刘备还好……

所以,看不出三人之死,对三家有多大损失。



劉一千五


先说观点庞统>周瑜>郭嘉。

看看曹操手下谋士: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司马懿。

这个豪华阵容里,郭嘉就不是那么不可或缺的了。虽然曹操想以后事托与郭嘉,不过司马懿不比郭嘉差,而且司马懿还能率军出征。郭嘉却只能当一个谋士。

再说周瑜,孙策得周瑜等人之助,成功占领江东,孙策死后。孙权虽然也知人善任,但是能力不足,只能保住江东,虽然也在荆州,交州,有所开拓,甚至辽东,台湾也有所联系。但是对于北征中原兴趣不大,能力不强,几次讨伐合肥都大败而归。而周瑜鲁肃甘宁等人都有取荆州,定益州全据长江的谋划,东吴却力有不逮。周瑜打完赤壁之战后,就没有多大作用了。

最后是庞统,刘备是陈登都佩服的王霸之才。曹操以及曹操手下的谋士共认的的英雄人物。刘备早期领豫州牧,领徐州牧都是四战之地。而先后败于袁术,吕布,曹操,更是让他无栖身之所,后来只能投靠刘表。联合孙吴打赢了赤壁之战后,才勉强有了自己的地盘。而早期的一些人才比如陈登这类人,是不会跟着他的。所以他地盘最小,人才最少。而能出奇谋,让刘备迅速抢夺地盘的人才,只有庞统和法正二人。可惜刘备不听庞统的,直接在刚入川与刘章会面时就下手。庞统战死落凤坡后,更是只能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率军入川,前前后后花了3年才拿下益州。时间流逝,庞统张松等人才的流失,荆州防务的变动。一直延续到汉中大战,关羽北伐都没有改变。后来法正一死,荆州一丢,刘备基本就没有机会了。再经过夷陵之败,本来就缺兵少将的蜀汉,更是元气大伤,再难有大的作为。

所以庞统之死,对蜀汉的影响是最大的。


风乘桴


先亮明观点,郭嘉之死,对曹魏政权的影响是最大的,而且是致命的,下面且掌心慢慢道来。

一、蜀失庞统

庞统号称“凤雏”,是与诸葛亮的“卧龙”齐名,是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此人长于谋略,敢用险计,庞统自自我评价:

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在蜀汉集团,庞统的谋略排名是数一数二的,甚至超过诸葛亮,相当于曹魏集团的郭嘉,在对局部战争的洞察把握上见解独到,奇谋频出,这是他的最大特点。

但刘备在战争决策时却更趋向保守求稳,所以对庞统的许多计谋是听一半,信一半,打折扣执行,比如庞统献上的取益州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就只采用其中计。

庞统喜欢出奇谋险招,这与刘备以人为本,先礼后兵的风格理念有所不搭,导致庞统在蜀汉集团的实际作用,打了折扣,这一点与曹操对郭嘉的完全信任不可同日而语。

刘备不用庞统的奇谋险招,只不过花费的周折多一些,在庞统落凤坡中箭死后,刘备最终还是夺取了益州。

所以因为风格观念与刘备有偏差,蜀失庞统,影响不算很大,毕竟还有诸葛亮,以及后来的法正。

二、吴失周瑜

周瑜是孙吴集团的老人,与孙权的哥歌孙策是拜把子兄弟,而且是亲连襟。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三国演义》也是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谋略大局观不错。

周瑜代表的江东士族,在孙坚去世后,周瑜是第一个站出来以君臣之礼,拥立孙策的。孙策死后,周瑜更是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同辅佐孙权,属于孙吴集团实权派人物。

周瑜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孙权与刘备军队联合,打赢了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分天下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的周瑜病逝,年仅36岁。周瑜去世时,对孙权进一步巩固江东治理,的确有一些影响,但问题不大,因为赤壁之战的大胜,江东士族大都归附,孙权已经基本上在江东站稳了脚,开始亲理朝政。

代替周瑜的鲁肃也是非常有影响的江东士族,谋略也相当了解,特别是比周瑜更有大局观,江东版的“隆中对”就出自鲁肃之手,取代周瑜完全没问题。

另外,周瑜去世,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等于移去了压在孙权头上的一座大山,有利于孙权进一步集中权力,树立权威。

所以,周瑜去世其实对孙吴集团的影响并不大,只不过是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换成了鲁肃。我们看到后来,孙权也慢慢把张照晾到一边了,鲁肃没有周瑜那样的显赫资历,孙权反而更好地统治江东了。

三、魏失郭嘉

史书上称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郭嘉的特点是善用奇谋,洞察人心,算无遗策,每逢军国大事议论纷纷时,郭嘉的计策最后证明总是正确的。曹操更是对他赞赏有加,视为自己的“奇佐”之人,称郭嘉“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

曹操也是一个不拘常理,善变通的谋略家,所以郭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提出的奇谋险略,非常对曹操的脾气,所以曹操每次出征,都带上军师祭酒郭嘉,

”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

史书记载,曹操每次行军,都与郭嘉同车而行,议事时也是同席而坐,一起探讨军国大事,曹操对郭嘉的计谋也是言听计从,依计而行。

公元207年,郭嘉病逝,曹操如丧考妣,悲痛不已,亲自赴灵堂拜祭,哭道:“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郭嘉去世后的第二年,曹操赤壁之战大败而归,这是曹操历次征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这一失败,其后果就是在曹操有生之命无法一统江山。

后来总结赤壁之战失利教训时,曹操感叹:“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从以上分析,蜀汉方面,庞统因为与刘备”八字不合“,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即便其去世,对刘备的事业影响不大。

东吴方面,赤壁之战后,三局局势于稳定,需要的是张昭、鲁肃等治理之才,周瑜的作用在递减,而且其去世,从另一方面有利于孙权对东吴的治理。

曹魏方面就不一样了,郭嘉的去世使曹操失去了一位最信任的谋士。

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曹操赤壁之战失利。试想如果,郭嘉在,周瑜与诸葛亮的火攻计、连环计、苦肉计等等,这些小儿科,岂能瞒过郭嘉的眼睛,凭曹操对嘉的充分信任,郭嘉及时提醒曹操,就不会有决定历史走向的赤壁之战了。

还有一个重大影响就是,打乱了曹操的接班安排。

在曹操的规划里,本打算将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年轻的郭嘉,让其辅佐自己的儿子曹昂接班的。郭嘉去世后,让司马懿得了机会,这也为后来以晋代魏埋下了伏笔。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掌心读历史


论才干个人认为周瑜>庞统>郭嘉。但对三国的影响不能单单看才干。

1.影响最小的反而是吴,因为吴的建国理念就是独守一方,根本没什么争天下的干劲。有没有周瑜关系不大,毕竟后面的鲁肃,吕蒙,陆逊都很优秀。因为周瑜忠的是孙策,背后有江东门阀的影子,赤壁一战后威望极高。功高震主,孙权不敢让他做大还派老将程晋处处牵制,使得荆州战役时处处被刘备抢先。

2.魏郭嘉,郭嘉无疑是个奇才,但和周瑜,庞统没法比。因为郭嘉是谋士而庞统和周瑜是独立指挥军团作战的统帅,是帅才。而且曹操的优秀谋士很多,五大谋士荀彧,贾诩,程昱,荀攸,郭嘉各有各的特点。而且郭嘉恃才傲物,爱酒如命人际关系极差,也就曹操大度能容他,换曹丕估计早杀了,郭嘉早死一半是自己作出来的。

3.庞统,痛失庞统后刘备失去了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前期诸葛亮还缺少军团指挥的经验)。不得已掉荆州张飞,赵云,诸葛亮的援军才打下西川。后因为争夺汉中这些人都留在了蜀地。你想想如果诸葛亮,赵云,关羽还有马良等一干人都在荆州。孙权怎么偷袭荆州?刘备留给关羽的马良,王甫都是很优秀的人才,提出的建议也很中肯,可惜关羽根本不屌他们。如果诸葛亮在情况绝对不同,诸葛亮和关羽张飞私交不错。关羽也很重视诸葛亮,不然诸葛亮也不敢那关羽胡子开玩笑,关羽也不会把诸葛亮夸他的话四处宣扬。可惜荆州不丢失隆中对的战略理念完全可以实现。所以庞统的死蜀的损失最大


木头22429330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军事集团在刚刚兴起的时候,各损失了一员重要的谋士。魏损失了郭嘉,蜀损失了庞统,吴损失了周瑜。这三个人对当时的三个军事集团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那么,比较而言,这三个人的去世,对于他们各自的集团来说,究竟哪个的损失更大呢?

(周瑜剧照)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这三个人对他们各自的集团究竟做了什么,他们的存在对各自的集团有什么意义?他们的去世又让各自的集团承受了怎样的损失。

郭嘉是魏早期最重要的谋士,这也是曹操的评价。曹操能够战胜袁绍等北方诸侯,实现一统北方的目标,郭嘉的贡献是功不可没。

当时曹操在北方并不是很强大的,和袁绍、袁术、吕布、公孙瓒等人比较起来,他其实算不得什么重要力量。诸葛亮曾经形容曹操,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上早期的曹操的确“挟天子”,但是他根本就没办法“以令诸侯”。北方的那些诸侯们,没有一个人听他的。

曹操能够在并不强大的情况下,还能完成北方的统一大业,郭嘉对曹操的帮助确实不小。郭嘉首先是坚定了曹操的信心。曹操败给张绣的时候,一时间军心涣散,郭嘉当时讲了个袁绍一定会败,曹操一定会胜的“十败十胜”道理,稳定了军心。

当然了,心理疏导作用并不算重要,最重要的是,郭嘉在曹操的南征北战之中,给他进行了不少战略规划和战术安排,让曹操能够在乱军之中杀出,先后把吕布、袁绍等人吞并。郭嘉居功至伟,曹操也是这么评价的。

最能够体现郭嘉重要性的,是曹操在统一北方以后南下征讨孙刘。恰好在这个节骨眼上,郭嘉英年早逝。本来,曹操当年在力量弱小的时候,因为有郭嘉的帮忙,能够左冲右突杀出重围。而在他力量强大的时候,竟然在赤壁大战中被孙刘联军打得大败。那时候,恰好没有郭嘉。

(曹操剧照)

如果郭嘉活着,他至少能给曹操提供两方面的帮助,一是心理层面上的,可以避免曹操骄傲自大。二是战术层面上的,至少不会让曹操犯那么多错误。

周瑜对于孙权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因为周瑜的指挥,孙权才能够在赤壁大战中打败强大的曹操,稳定江东局势,成为一方诸侯。

同样可惜的是,赤壁大战结束后不久,周瑜就去世了。其实周瑜在去世之前,他还有一个非常宏伟的计划,就是抢在刘备之前,迅速西进,夺取益州,从而实现一统南方的目的。

周瑜正在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可惜英年早逝。孙权没有了周瑜这样的文武全才,西进的计划只能付诸东流,让刘备占了便宜。

而孙权由此只是偏安江左,采取守势,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若不是后来孙权又夺得了荆州,孙权要想保住既有的地盘,可能都是困难的。

庞统在帮助刘备夺取益州的时候,立过一定的功劳。他在随刘备进入益州的时候,给刘备出过上中下三个计策。最终,刘备采用了中策,实现了夺取益州的目标。

(刘备剧照)

说起来,庞统为刘备所立下的功劳其实并不大,不过,庞统对于刘备的意义却并不小。为什么这么说呢?由于庞统提前战死,刘备不得不把诸葛亮从荆州调回来。但荆州因为失去了诸葛亮,没人给关羽出谋划策,最关键的是,没人帮关羽调和人际关系,致使关羽失去荆州。

荆州对于刘备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荆州丢了以后,刘备统一全国的雄心就付诸东流了。蜀国此后虽然也在组织北伐,但其实是一种以攻代守的方式,暂时对自己的一种保全而已。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人确实对魏、蜀、吴三个军事集团的作用非常大。要想比较谁的作用更大,其实并不容易。再说了,因为三人已经去世,去世后就不能再发挥作用。因此,虽然我们觉得他们的意义重大,但其实也只是一种假设的历史。假设的历史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了,如果一定要在这三个人中选一个对各自的军事集团来说,意义最重大的人,我觉得还是郭嘉。至少一点,如果郭嘉还活着,在赤壁大战中帮助曹操获取了胜利,也就没有后面的周瑜和庞统什么事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汉晋春秋》等)


张生全精彩历史


肯定是周瑜。

曹操账中谋士如雨,郭嘉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出色的,其实无论是荀彧还是贾诩还是程煜等人的才能都不在郭嘉之下,少了郭嘉对曹操来说并不致命。

再来说庞统,其人有才,但性格倨傲古怪,从其行事来看,与诸葛丞相绝不是一路人,个人推断即使庞统不死,其以后与诸葛丞相还有刘备帐下的武将也很难做到相处融洽不生间隙。更何况有了诸葛孔明庞统并不是一定必要。

再来说周瑜。如果说东吴最耀眼的名将是谁,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大都督周瑜。从其人来说,他与孙氏世代交好,更东吴门阀关系密切,政治基础很雄厚,是皇家忠臣加近人,绝对可靠;从其才来说,心有谋略熟识兵法有统帅之才,从其年纪轻轻就能指挥并奠定三国时代最具决定性的赤壁之战就能看出来,假以时日,周瑜绝对是东吴争霸天下最值得仰仗的人。但天妒英才,大都督英年早逝,使东吴霸业正处于上升期突然中断。但他临终举荐的鲁肃成了东吴的下一个支柱。假设一下,假使周瑜不死,以其雄心壮志,那么三国后期绝不是只看诸葛丞相与司马懿死磕,而且这三个绝顶天才一并逐鹿中原,那该又是怎样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生如花火


按《三国演义》来看,刘备失庞统造成的损失最大。

庞统之死迫使诸葛亮交出荆州帅印,匆匆入川。诸葛入川,首先是放弃了自己最熟悉的荆州军政,而要进入一个完全陌生而排外的巴蜀政权斡旋。这一去就是一辈子,诸葛亮到死的那天都没有真正统一川蜀旧部的政局。而将荆州城防交给关羽,后果大家已经知道了,二爷在威震华夏的第二年就把川蜀通往汉中的粮道给丢了,为后来孔明北伐平添了致命的压力。我想孔明一直很恨二爷吧。这一切都是庞统之死造成,庞统之死注定蜀汉只能汉贼两立,王业偏安。

郭嘉虽死,曹老板还有一大批谋士,内有二荀、程昱、贾诩运筹帷幄,东有张辽镇守合肥令东吴不能进一步,西有夏侯渊虎踞关右(当然他就没张辽那么走运了),另有颇爱行险的徐晃、稳重的于禁、巧变的张郃,不说智囊成团、良将如云,就这些人单拿出来都不是善茬。说到底,曹老板自己才是自己的谋士,这些人无非就是出个主意,或是曹老板的战略执行者,大体上的战略cc早已成竹在胸。只要曹操不死,曹魏的基业就不会亡。

吴失周瑜,问题更小。本来吴中大部分势力都是倾向于守业,换上一个善于外交的鲁肃,内部政局会更加稳定,凭借三世积累,曹弱则联曹,刘弱则亲刘,东吴当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周瑜如果不是自知余日无多,一定也会徐图进取,周瑜出生于175年,无病无灾活到44岁不成问题,那么打败关羽夺取荆州的就是周瑜。


kg20042008


这三人确实都是顶级谋士,但要说到谁损失最大,我觉得应该是庞统,庞统当时跟刘备去取西川,诸葛亮坐镇荆州,荆州作为隆中对中最重要的一环,诸葛亮关羽坐镇自然无话可说,庞统跟诸葛亮孰优孰劣暂且不说,诸葛亮素来小心谨慎,虽然并无不妥,但是跟司马懿的对决中还是多多少少丧失了不少机会,庞统胆大,计策毒且风险高,但风险高意味着收益大,诸葛亮善守,内政之类的游刃有余。庞统攻城拔寨确实是一把好手,以后想扩张地盘少不了他。庞统这一去,直接引发连锁反应。首先庞统一死,诸葛亮必须要去西川帮刘备收拾烂摊子,关羽心高气傲,让吕蒙偷袭得手,失去了刘备集团最重要的一块根据地,结果刘备伐吴,又失去了张飞,张飞作为一位有统兵才能的猛将,让刘备在失去荆州后最起码还有一张王牌。结果伐吴误中陆逊火烧连营之计,让刘备损失惨重,失去了进军中原,光复汉室的机会。倘若庞统没死,万万不会失去荆州,更不会有火烧连营的下场,也许跟孙吴联合让曹操不会那么好过,以后扩张地盘,庞统的才能让刘备省不少心,可惜没有如果,庞统这一死,让刘备集团的内部出现缺失,也让刘备更加难以收复他那一直心心念念的汉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