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雖然江淮多中度白酒,但是品鑑我還是建議多選高度

說到江淮大眾濃香酒,更多是四十多度的酒,在許多酒友心中這是低度酒。不過從嚴格的意義上講,這並不屬於低度酒。早期白酒度數區分只有高度和低度之分,而區分它們的臨界點為41°,在江淮,有許多濃香酒是42°的酒,從這個概念來分,其實它們都是高度酒。雖然四十多度,五十多度的酒都是高度酒,但從我們的品鑑感受來說,四十多度酒的香氣飽滿感,酒體連綿度都不及五十多度的酒,也正是因為這個差異,後來在白酒度數上又出現了一箇中度酒概念,這使得白酒度數又有了重新的劃分,即高度白酒是51-67度的白酒,中度白酒是38-50度的白酒,低度白酒是28-37度的白酒。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酒友心中的江淮低度濃香,嚴格意義來說是中度白酒。

說到中度白酒,在蘇皖鄂地區幾乎每一家酒廠都有生產,對於這些酒,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產品中,雖然很多酒廠的高端產品也有低度酒,但在這個檔次上,更多的酒廠還是青睞高度酒。在我接觸過的高端中度白酒中,無論濃香、醬香,品質都不如同檔次的高度酒,畢竟因為降度,酒的一些風味物質沉澱及水解,因此酒的香氣不夠飽滿,酒體有水感,尾段會略微帶點酸味。

不過在中低端濃香酒中,中度酒有時品質比高度酒要好,個人感覺這跟酒檔次不高,高度酒原酒比例不高有關。這種檔次的濃香酒,尤其是低端的濃香酒有時會加有食用酒精降低成本,如果是做中度酒,其加食用酒精的比例有時會少一些,畢竟少了的那一部分比例用水加進去降了度。而高度酒由於降度不多,因此加的食用酒精更多,這樣調出來的酒,香氣雖與中度酒一致,但酒體的柔和感卻不及中度酒,從某一方面,在這個檔次的高度酒有時品質甚至不如中度酒。

說到江淮濃香多中度,有人認為,這跟這一地區釀出的酒可以調中度酒有關,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這一地區的人喜飲偏柔的酒,酒廠結合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進行了相應的勾調調整。其實從品鑑角度,不論是四川濃香酒還是江淮濃香酒,個人還是青睞高度濃香酒。

雖然江淮多中度白酒,但是品鑑我還是建議多選高度


洋河是這一片區濃香酒的老大,其大量生產中度濃香酒,對於洋河的中度濃香酒,個人覺得中低端品質還可以,高端建議喝高度。現在的洋河酒,香氣糧曲香舒適,酒體醇綿、持續,酸度較高,降度之後,酒體飽滿感表現不好,尾段略有水感及偏酸之感。

相比之下,洋河的老對手今世緣在中度酒設計中確實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國緣系列是今世緣的高端酒,其相比今世緣系列酒酒體中帶了一點醬味,國緣四開是這種酒的典型代表。其香氣濃中帶醬,濃香特點與洋河不同:突出窖香,口感純淨偏甜,也正是以為如此,其降度之後酸味不明顯,只是酒體顯得有些寡薄。對於此酒表現出的醬香,個人覺得可能是後期勾調帶入,通過醬酒的醇厚增加酒體的體感,並賦予陳味,給酒體帶來典雅、老練之感。通過這種設計,使得國緣四開表現出低而不淡,水感不明顯的特點。

其實在江淮之外,也有許多酒廠做中度濃香酒,興義的貴州醇便是一大代表,貴州醇是貴州很早一批研究中低度酒的酒企。我喝過其14年產的38°貴州醇金貴,此酒聞香窖香、糟香突出,並帶有一點花果香,香氣飽滿感不錯。酒體比較柔,前段窖香突出,中段有水感,後段醇甜果香舒適。整體個人覺得此酒是通過勾調手段用富含多元醇的調味酒增加酒體的醇香感,並降低水感提升酒體格局,使得其酒能更完整的展現出高度濃香酒的特點。

在四川濃香酒中,豐谷的中度酒做的也不錯,不過相比江淮濃香、貴州醇的中度酒,豐谷的中度酒屬於偏高度數的中度酒。48°豐谷酒王10是中度產品的一大代表,其聞香豐谷特點典型,窖香、糧香、曲香、糟香、醇香協調舒適,酒體柔和、綿甜、持續,有一絲凌厲之感。整體此酒個人覺得其濃香酒的整體格局保持較好,因此度數降的不是很低。對於這款酒的設計思路,我覺得可能是先保障酒體風味展現,再儘可能降度將酒體變柔,相比之下,貴州醇和江淮低度濃香更多是先將酒變柔,再儘可能的在此基礎上豐富酒的風味呈現。

雖然江淮多中度白酒,但是品鑑我還是建議多選高度


說到中度濃香酒,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有酒企研究,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老酒領域,也有不少中度濃香酒。對於這類酒,其實在價格上遠遠比不上同時期的高度酒,從某一方面,這也折射了中低度老酒的品質。我喝的93年38°湄窖就是一款這樣的酒,此酒雖然有窖香、糟香、陳香,但協調感很差,酒體有酸味、水味,整體此酒風格面目全非,因為度數不高並長時間陳放導致很多酯香類物質水解,使得酒體偏酸,協調性變差。

除此之外,最近我喝的95年44°高爐大麴品質相對好些,此酒的香氣整體感還在,香氣豌豆曲香、豆鮮香、油陳氣息較為明顯,整體的協調感略微欠點火候,酒體前中段表現不錯,但尾味短,且微酸。整體此酒不是一款高端的酒,但卻是一款能喝的酒。對於這類酒,老酒圈也有一種飲用方法,就是用其調新的優質高度酒。其實這也是一種比較折中的方法,用新酒的高度彌補老酒的低度,降低老酒的酸度,提升其香氣展現,用老酒的幽香豐富新酒的香氣。不過對於欣賞老酒,我覺得有條件的話還是選擇品相好、度數高、檔次好的老酒。

雖然江淮多中度白酒,但是品鑑我還是建議多選高度


總的來說,對於中度濃香酒,全國各地都有酒企在產,但更多存在於江淮及北方,這跟當地消費者飲酒習慣有關。從品酒角度,在濃香酒領域我個人還是建議選用高端的高度酒,畢竟這類酒酸酯類風味物質保存更多,酒的香氣更加強勁,體感更加細膩、飽滿,我們品鑑之後可以感受到更完整、細膩的特點。最後,對於我對中度濃香酒的理解及品鑑感受,作為酒友及行業的您怎麼看?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一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