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諾基亞董事長、CEO離職,5G業務被華為和愛立信甩在身後

芬蘭通信設備巨頭諾基亞證實,該公司現任首席執行官拉吉夫·蘇里(Rajeev Suri)將於8月末離職,他的職務將由能源公司Fortum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佩卡·倫德馬克(Pekka Lundmark)接任,以重振其“搖搖欲墜”的5G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除蘇里外,去年12月,諾基亞宣佈其董事會主席里斯託·西拉斯馬(Risto Siilasmaa)也將於2020年4月卸任,現任董事會副主席薩里·巴爾道夫(Sari Baldauf)將接任該職位。

諾基亞董事長、CEO離職,5G業務被華為和愛立信甩在身後


作為最早一批涉足5G技術研發的通信設備企業,諾基亞2013年便開始佈局5G專利。截至3月2日,諾基亞公開的5G商用合同總數仍定格在67個,不及華為的91個和愛立信的81個。

除此之外,隨著對5G通信設備投資的不斷加大,工作重心發生偏移,諾基亞恢復增長和盈利的進程被推遲,其競爭力進而受到影響,該公司股價在過去12個月下降了約三分之一。

禍起鉅額收購

根據路透社報道,蘇里在今年8月31日卸任後,將繼續擔任諾基亞董事會顧問,直到2021年1月1日。而倫德馬克預計將在9月1日開始接任諾基亞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他曾在1990年至2000年期間擔任諾基亞高管,包括諾基亞網絡戰略和業務發展副總裁。

值得注意的是,蘇里1995年便入職諾基亞,至今已工作長達25年。2014年4月25日,諾基亞與微軟達成手機業務交易,正式宣佈退出手機市場。同一天,蘇里出任諾基亞首席執行官兼總裁。

諾基亞表示,蘇里早前已向董事會透露辭職意願,他們一直在盡力制定一個平穩的過渡方案。

就在上述消息宣佈的幾天前,彭博社曾報道稱,在市場激烈競爭的壓力下,諾基亞正在探索一系列戰略選擇,包括在可能的合併交易中出售部分業務資產。

事實上,與競爭對手華為和愛立信一樣,近年來諾基亞已將注意力轉向構建5G網絡技術和產品組合。

但有分析人士認為,諾基亞2015年斥資166億美元收購通訊系統製造商阿爾卡特-朗訊的舉動,分散了其成為5G產品和技術市場領先者的注意力。

“在過去三年裡,我們不得不處理阿爾卡特-朗訊和諾基亞重疊的業務。這意味著我們比其他人有更多工作要做,因為我們必須將前者的無線電產品轉移到諾基亞產品上。”蘇里在去年10月接受採訪時坦言。

不過,諾基亞董事會主席里斯託·西拉斯馬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收購阿爾卡特-朗訊已經成為過去,5G世界就在我們面前,我很高興倫德馬克同意加入諾基亞。”

科技博客“techcrunch”的報道稱,在蘇里辭職之前,諾基亞經歷了動盪的幾年,業績也不佳。2019年10月,該公司下調了當年業績預期,以及2020年的盈利預期,並且暫停了股息派發。

而對於倫德馬克的到來,諾基亞董事會表示,該公司將迎來絕佳的領導者,他可以“持續提供強勁的股東回報,重塑公司戰略,並將其定位為全球能源行業轉型中的強大參與者”。

另外,諾基亞曾於去年12月宣佈,其董事會主席西拉斯馬也將在今年4月宣佈卸任,由現任董事會副主席巴爾道夫接任。而前述報道稱,巴爾道夫和倫德馬克近年來也曾有過密切合作,前者曾在2011年至2018年期間擔任Fortum董事會主席。

  


諾基亞董事長、CEO離職,5G業務被華為和愛立信甩在身後


5G市場爭奪激烈

2014年諾基亞與微軟達成手機業務交易後,正式退出手機市場。

而隨著5G建設進展的加速,諾基亞也斬獲不少5G訂單。2月10日,諾基亞宣佈,已在全球範圍內達成67份5G商用合同。

不過,諾基亞在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對手同樣在加快爭奪5G市場份額。

2月20日,華為高管透露,該公司已獲得91個5G商用合同,5G Massive MIMO AAU(Active Antenna Unit)模塊發貨超過60萬個。

另外,瑞典通信設備巨頭愛立信官網顯示,該公司已經與全球81家運營商簽訂5G商用協議及合同,已經與35家運營商達成可公示的5G合同,在14個國家為25個已經正式運行的5G商用網絡提供設備。

今年1月24日,愛立信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鮑毅康(Borje Ekholm)曾表示:“我們已經恢復了技術領先地位,藉此恢復了此前在幾個市場的失地,並改善了業績。如今,愛立信在5G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上述數據顯示,在5G市場的爭奪上,諾基亞已落後於華為和愛立信。該公司去年曾表示,為應對5G網絡業務的競爭壓力,將加大支出,未來盈利或將受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