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晚清美國傳教士:中國人將貧窮變成了一門學問

長期以來,“勤勞、勇敢”是形容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專屬標籤,當然也是中國人性格的一部分。不過,在“勤勞”一詞的背後,似乎還能讀出“隱忍”的含義。因為,一個能堅持長期辛苦勞作的人,必定是一個忍耐力極強的人。勤勞的中國人是否真的如此呢?讓我們以外國人視角來看一下。

外國傳教士是近代最早接觸中國人的一個群體。他們在傳教過程中,得以與中國人近距離接觸,對中國人的性格有較為敏銳、細緻的觀察。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傳教士明恩溥自1872年來華,在中國生活了54年,著有《中國人的素質》一書,對中國人的性格進行了細緻入微地剖析。

晚清美國傳教士:中國人將貧窮變成了一門學問

明恩溥

在明恩溥看來,勤勞刻苦是中國人的顯著特點,但並不是一個值得宣揚的優點。因為在勤勞刻苦的背後,則是持續的為“活著”而勞碌、奮鬥。這一現象說明,中國的生產力與生活水平都非常低下。只有勤勞刻苦,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那必定要勤儉節約才可做到,因此,“節儉”又成了一個衍生的性格,而在中國人看來,節儉也是一種傳統美德。

這種奇怪的邏輯讓美國人感到奇怪。

明恩溥認為,中國人將“貧窮變成了一門學問”。

長期的貧苦,鍛造了中國人堅韌的性格,普遍具有高強度的忍耐抗壓特點。在明恩溥看來,忍耐是一種隱蔽,是一種小心謹慎,與漁夫和獵人有相似之處。但明恩溥又將這種忍耐等同於印第安人的消極忍耐。

美國人的邏輯似乎有些矛盾,因為漁夫與獵人忍耐的背後是反擊,反擊後,最終的結果是收穫,而印第安人的命運似乎只有退縮、甚至是滅亡。

明恩溥發現,中國人年復一年地參加科舉考試,頭懸樑、錐刺股,不到白頭不罷休的精神則是忍耐力的具體體現。

其實,在這份堅忍不拔、堅持不懈的背後,則是中國長期實行科舉制的無奈。學而優則仕,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讓一些稟賦平庸的學生不惜賠上幾十年的時光去賭博。在不停地考試、學習中,很多人熬白了頭,累垮了身體、摧毀了精神。在科舉考場上,時常還會出現白鬍子考生,甚至還有百歲考生科舉、范進中舉這類極端案例。

明恩溥做了一個有趣的對比,將英國人與中國人在吃飯的問題上進行比較。如果英國人的晚餐被剝奪,就會像失去幼崽的母熊一樣暴怒、發狂。明恩溥認為,所謂文明的英國人是被肚子奴役的,而被英國人認為是“野蠻人”的中國人卻不是這樣的。

明恩溥講了一個自己親身經歷的真實案例。大約150餘個中國人去參加中午舉行的宴會,很多人為了赴宴,早餐都沒有吃,徒步了數公里趕路過去。結果,原定於10點鐘開席的午宴因故推遲。結果,這批人又被各種“加塞”,兩撥後來的人都已經大快朵頤,他們還沒有吃上。但這批人絲毫沒有憤怒,而是笑眯眯地為這些後來人當起了服務生。

明恩溥認為,如果是英國人,或是其他“基督教”國家的公民被這樣對待,肯定會大聲咒罵、抗議,甚至還要聯合簽名,投書《泰晤士報》曝光。但中國人的表現,讓明恩溥非常驚訝。在這些中國人的身上,明恩溥看到了極強的忍耐力。

不過,美國人或許不太懂中國國情,他的觀點略顯誇張。因為根據明恩傅的描述,中國人參加的這種宴會很可能是流水席,是分批次就餐的宴會。第一撥的客人為何會讓位於第二撥、第三撥客人,原因很難猜測。但有一點幾乎肯定,如果是親戚,或是家族、鄉親組織的紅白喜事流水席,參加的客人斷然是不會發火的,即使心裡有怨言,也只能隱忍。畢竟要給主人面子,破壞了紅白喜事氛圍那可就更加嚴重了。

如果是紅事,主人大喜之日,你大吵大鬧一番,必定讓主人難堪,事後主人非跟你翻臉不可。如果是白事,送別長輩的時候,作為晚輩,你裝作悲傷還來不及,還好意思為吃飯發火嗎?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或許明恩傅沒有看出來,那就是這第一批人本身就是宴會的服務人員。

如果說吃流水席這種小事,美國人還觀察不透的話,但在巨大的災難面前,中國人的表現,讓明恩溥堅定了自己的認知,即中國人的忍耐能力世界一流。因為在大饑荒面前,中國人寧願餓死,也不會革命。

1876年至1878年,華北地區爆發罕見的大饑荒,史稱“丁戊奇荒”。災荒的原因同樣是天災人禍。天災的原因是旱災、洪災。洪災的原因是黃河氾濫、改道。人禍的原因是全國各地瘋狂種植鴉片,導致莊稼種植減少。二百年難遇的丁戊奇荒,死亡人數達到了1000萬之高。明恩溥親眼目睹了這幕人間慘劇。

在山西,餓殍遍野,甚至易子而食。面對如此慘絕人寰的悲劇,明恩溥在痛心的同時,也非常不理解。因為,很多百姓寧可無家可歸、舉家逃難也不會團結一致向官府求助。即使地主家就在旁邊,災民也不敢去搶劫地主的糧食。

明恩溥大為不解,就此問題詢問了很多災民,他們的回答都是“不敢”。明恩溥甚至很直白地告訴災民,反正都是死,與其這樣白白餓死,還不如聚集起來造反。但災民仍然面無表情地回應,“不敢、不敢”。

同樣是吃飯問題,如果再與英國等西方國家做個比較的話,那情況明顯不同。西方人奉行的是“麵包、麵包,否則就流血”的革命思維。而中國人則是寧願餓死也不造反。這在明恩溥看來,是中國人將忍耐力發揮到了極致的一種表現。

在這場災荒中,明恩溥看到,隆冬時節的北方,成群結隊的災民冒著嚴寒,舉家逃難,一路乞討,行走幾千英里,穿越多個省份。大部分人都死在了半路上,活著的人甚至沒有力氣將親人掩埋,也沒有力氣哭泣。

中國人為什麼要長期遭遇這種苦難,為何要始終在貧困線上掙扎,明恩溥想不明白。明恩溥似乎不知道中國還有句古語,“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信仰上帝的明恩溥認為,中國人這種無可比擬的忍耐力是靈魂不滅的證據。在他看來,正是上帝賦予了中華民族更崇高的使命,才讓其靈魂不滅,讓其遭受前所未有的人類苦難與折磨。

明恩溥的觀點,似乎與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觀點非常契合。

但問題是,一個人的壽命只有幾十年,誰願意為未來幾千年沒有影兒的事情去犧牲自己,何況還已經犧牲了兩千多年。苦難不值得頌揚,同樣,超強的忍耐力也不是啥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