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红楼梦》中“木石前盟”到底是谁和谁的“前盟”?

文子905808


按照现在通常的认识来说,“木石前盟”指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在天上的前缘,即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情缘。但是红楼梦如果深入理解的话,木石前盟到底是谁还真是一个问号。

首先贾宝玉是神瑛侍者吗?现在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贾宝玉的亲身就是神瑛侍者,顽石是通灵玉;第二种说法贾宝玉就是顽石,而通灵玉是顽石的幻象。如果说贾宝玉是神瑛侍者的话,那么神瑛侍者在天上浇灌绛珠仙草,所以他们之间有露水情缘,故而木石前盟是存在的。但是贾宝玉如果仅仅是顽石的话,石头跟绛珠仙草哪里有什么前盟,顶多是和尚与道士夹带着顽石即通灵玉去太虚幻境溜达一圈,见过这绛珠仙草一面,当然要是非得说见一面也是前盟,也说的过去。

再则林黛玉是绛珠仙子吗?如果是的话,在第五回中,警幻仙子说自己要去荣府接绛珠,偏偏遇到了荣宁二公,又把贾宝玉领到太虚幻境,更让可卿仙子在天上与宝玉成就姻缘。那么问题来了警幻仙子为什么没有去荣府接绛珠呢?偏偏让秦可卿教会宝玉云雨之事,那么可卿是不是才是绛珠仙子呢?再者绛珠仙子是黛玉还是宝钗呢?如果说是黛玉,那么贾宝玉进入秦可卿的房间后,却是《海棠春睡图》这说的是杨贵妃,暗喻薛宝钗,与林黛玉又没有关系。故而“木石前盟”按照大家通俗的看法,是宝黛在天上的化身,但是如果细处分析,则又全然不是。毕竟红楼梦,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青埂峰下的鬼话


"木石前盟”中一个“前”字,已经指出“木石前盟”不是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今生今世。而是指他们的前生以及前生的前生。



宝玉和黛玉有三世情缘。这三世情缘中的前两次都是以木和石的状态缔结的萌约。而第三世,虽是以木石的本质,却是以人的状态结成的知己。但前生的种种虽不能历历在目,却融入了神魂,让他们有意无意的记起。



第一世,也就是林黛玉的前生的前生,是生长在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本身为木,而日日为其灌溉的神瑛侍者是贾宝玉的前生的前生,是赤瑕宫的服务人员,即使神瑛,亦不过是有异能的美丽的石头,其侍者本身自然也是石头。他们在第一世一个真诚付出,一个安心承受,想来亦是心有灵犀。



第二世,绛珠仙草幻化形女体,成为警幻仙界中的一个成员,但无论心理上,还是本质上依然是"木”,神瑛侍者依然是神瑛侍者,他善良多情,乐于助人,绛珠仙子美丽袅娜,宛转风流,二人心意相通,木石盟约根深蒂固。



第三世,神瑛侍者下界,投胎历劫,虽然口含补天顽石所幻化成的美玉,但本质依然是石头,黛玉知恩图报,还泪而来,投身为林家小姐,况自幻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命薄如斯,自然是草木之人。不过这一世,两人均不知前生种种,纯粹以人的心理去追逐,去经营。



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第一世与第二世的友谊相对于第三世自然是“前情往事”,他们之间的盟约自然也就成了“木石前盟”。


萍风竹雨123


这个问题,本来是很简单的。《红楼梦》的中心情节,写的就是男主人公贾宝玉和女主人公林黛玉以及薛宝钗之间的情感与婚姻的纠葛。“木石前盟”,说的是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林黛玉的前生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而贾宝玉的前身赤是赤霞宫神瑛侍者。神瑛侍者的“瑛”就是“美玉”的意思。而石之美者,就是玉。所以,“木石前盟”中的“石”,指的是贾宝玉。

与“木石前盟”相对应的是“金玉良缘”。在《红楼梦》中,木石前盟代表爱情婚姻中的情感因素,其内容的核心是男女双方精神的契合,与前世相联结,故可追朔到木石之盟。而金玉良缘代表爱情婚姻中的现实因素,受影响的主要是今世的原因,世俗追求的就是富贵荣华。而“金玉良缘”隐含的就是富贵荣华之意。所以,贾宝玉有玉,而薛宝钗有金,而合成“金玉良缘”。

现实层面的“金玉良缘”未必带来人的精神层面的最大满足。所以,《红楼梦曲子》中有“美中不足今方信”之语。

以上几句,已经可以做为此题的答案了。但是,由于《红楼梦》是一个没有完成的作品。人们为了弥补这个遗憾,纷纷对《红楼梦》未完的故事进行补充,却很难做到天衣无缝。因此,就会对故事中的某些情节进行更改。以弥补漏洞。也正因此,使得许多原本简单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

“木石前盟”的疑惑,大概也基于此。木指的是林黛玉,恐怕谁也不会有疑意,书中的林黛玉也自称是草木之人。“前盟”是前世盟约之意,贾宝玉的前世是谁?在一般的小说中,应该是不会有疑问的,但是,《红楼梦》中,却有两个选项,其一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时所余下的那块石头;其二是赤霞宫神瑛侍者。还有把二者合二为一的,亦既石头后来到赤霞宫当了侍者,后又下凡历劫,成为尘世中的贾宝玉。

我个人觉得,在曹雪芹本来的设计中,是这个情况。石头,只是故事的讲述者,当然,讲述者也是事情的亲历者,但是,石头不是故事的主人公,它在现实中的化身,就是贾宝玉出生时所带的那块玉。而神瑛侍者的化身是贾宝玉。木石前盟的前世是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今生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石头是随着贾宝玉一起经世历劫的。所以,贾宝玉所经历的就是它所看到的。并把看到的记下来,而成为《石头记》。

作者的这个艺术设计,在《红楼梦》中有很多体现。举个简单的例子:秦鲸卿得趣馒头庵一回中,贾宝玉发现了秦钟与小尼姑智能儿云雨之事,秦钟求贾宝玉不要说出去。贾宝玉说:“这会儿先不说,等一会儿睡下,再细细的算帐。”可见,因这个事儿,贾宝玉和秦钟之间,还是有点故事发生。故事情节是怎样的呢?书中没写。为什么没写。书中写道:凤姐因怕通灵玉失落,便等宝玉睡下,命人拿来塞在自己枕边。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帐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篡创。

可见,石头只是故事的记录者,它所看到的,便记下来,没见到的,不敢乱说。

《红楼梦》因为没有写完,后来的续书者没有弄明白曹雪芹原本的艺术架构,把石头和神瑛侍者弄成了一个人。个人觉得,高鄂既然要续书,自然对已有的材料肯定是精读过,他不可能不明白曹雪芹原著中这么明显的设计。之所以把石头和神瑛侍者合在一起,是为了适应后半部分人物朔造的需要。

曹雪芹的家族,是经历过繁华的。就算是曹雪芹自己没有经历过,家里的长辈是经历过的。听他们讲说,他也可以明白从贵族上流社会跌落到低层之后,人物的情感状态。《红楼梦》中,贾宝玉后期的情感就是这种状态。如果是曹雪芹自己写,必定是很精彩的,而高鄂没有经历过,写不出来。只能写一个痴痴傻傻的贾宝玉。现实中的贾宝玉,不可能因为家族的败落,就变得呆傻了。于是,高鄂只能从《红楼梦》的艺术架构入手了。把贾宝玉和通灵宝玉合而为一,这样,如果玉不在身边了,贾宝玉也就失去灵性,傻了。而高续后四十回,也正是这样写的。也正是因此,使得这一部分正如书中的主人公一样,也失去了灵性,让人读之无味了。

甲戌本第一回中有这样一段: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

关于上面这一段,大多数版本是这样的: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自峰下,席地坐而长谈。只见一块鲜明晶莹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

前边的这一段,非常明确的说了,神瑛侍者与石头的关系。神瑛是上界神仙,思凡下世。而石头是跟随一起下世看热闹的。所以,一僧一道,要把石头拿到太虚幻境警幻仙姑那儿交割,大概和现在出国办签证差不多。石头成为神瑛下界之时,随身携带的物品。

通行本在把上边一段删掉之后,在同一回甄士隐梦到一僧一道,见到石头的时候,增加了一句话说。石头后来到赤霞宫做了神瑛侍者。这一句加入的话,在前后文中显得相当突兀,很不协调。明显看出改动的痕迹。

通行本在一增一删之间,把《红楼梦》故事的讲述者“石头”与故事的主人公“神瑛侍者”合而为一了。一个文化作品的构成分为两部分,一是艺术架构,一是精神内容。两个相辅相成。对艺术构架的改变,必然影响到作品内容。按曹雪芹的架构,绛珠仙子与神瑛侍者,下世历劫。劫终之是,各回各处。绛珠回太虚幻境,做她的仙子。神瑛回赤霞宫做他的侍者。而石头又重回情埂峰下,做它的石头。也正因此,空空道人才能见到写满字的石头。才有了石头记。


七月流火140400643



当然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盟。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的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这株仙草每得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使得这株仙草迁延岁月,受了天地精华和雨露滋润,得以脱却草胎木质,换得人形,终日游于离恨天外,渴了就喝灌愁海水,饿了就吃蜜青果。

偏这绛珠仙草乃是知恩图报的人,一心感念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想要回报人家的深情厚谊,急切得五内俱焚,寝食难安。


忽然这神瑛侍者凡心炽烈,又恰遇太平盛世,就想下到凡间去经历一番,并且在警幻仙子处自行挂了号。

警幻仙子问绛珠仙子真身,告诉她神瑛侍者已在她这里标名挂号准备下凡去了,你恰可以借这个机会还他的情。

绛珠仙子满心诚悦,说他这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把我一生的眼泪都还他,也算偿还得过了他——

这就是《红楼梦》开篇说到的这桩风流恩怨,演绎出了一大段风月故事,也让宝黛之爱得以传延至今,仍令万千海誓山盟者望穿秋水,至死不渝。

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木,是林黛玉的前身绛珠仙草;石,则是神瑛侍者,也就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凡尘中就是含玉而诞的公子哥贾宝玉。


凡尘俗世,贾宝玉和林黛玉乃是姑表亲的异性兄妹。宝玉的姑姑贾敏嫁给了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生下了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林黛玉。林黛玉自从母亲不幸亡故,就千里投亲,从姑苏上了神京,奔了贾府,得到贾府老太君,也就是贾宝玉的奶奶、林黛玉的姥姥史老太君的一体呵护,并着意促成他们这一对儿青梅竹马的恩爱鸳鸯。

但事有差池,他们这对苦命鸳鸯受到了另一个派系的强烈挑战,并以一致看好的“金玉良缘”这一古老传袭优势强力横挑“木石前盟”,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僭越上位,取代了木石前盟。

所以才演出了这场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龙吟148119260


有两层意思:一、石指补天剩余石,木指木芙蓉,也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原型。二、石指石头城金陵,木指满清,木取其谐音满之意,前盟则指明朝前期汉满两族疆界和关系的状况,言外之意否定满清入主中原。与之对应的金玉良姻深层意思亦如此,金也指满清,清之前国号金,史称后金。玉指玉玺,指代国家权力,有人认为满取代朱明是天意,作者斥责了这种邪说。


gaotzy


贾宝玉,林黛玉!





缘来在此17


当然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啊!贾宝玉是石头,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璞石,林黛玉是木,就是一株降珠草,被贾宝玉灌溉救活了,来世轮回要用眼泪来偿还宝玉的救命之恩。


窈窕淑女nice


“木石前盟”这是个好题目。这是问问题人是谁呢?不认识。我还是不说话了。本来我就有话痨的嫌疑了。


郝明41


红楼梦第一回就写了木石前盟的故事。石指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顽石在一佛一道的指点下修成了神瑛侍者。木是指绛珠草(草木一秋)在神瑛待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之,便其成仙,后来二仙均下凡,即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见林黛玉是似曾相识的感觉,而林黛玉是每天以泪报答贾宝玉前世灌溉之恩。


幸福有梦4


木石前盟说的是黛玉上一世是绛珠草,草按五行来分就是木,宝玉上一世是补天遗留的顽石,所以是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