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頸椎病常分為這四種類型,應該怎麼進行診斷呢?

頸椎病是指頸椎骨質增生、頸項韌帶鈣化、頸椎間盤萎縮退化等改變,刺激或壓迫頸部神經、脊髓、血管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徵的綜合徵。

一、神經根型頸椎病

1.多數無明顯外傷史。大多患者逐漸感到頸部單側侷限性痛,頸根部呈電擊樣向肩、上臂、前臂乃至手指放射,且有麻木感,或以疼痛為主,或以麻木為主。疼痛呈痠痛、灼痛或電擊樣痛,頸部後伸、咳嗽、甚至增加腹壓時疼痛可加重。上肢沉重,痠軟無力,持物易墜落。部分患者可有頭暈、耳鳴、耳痛、握力減弱及肌肉萎縮,此類患者的頸部常無疼痛感覺。

2.頸部活動受限、僵硬,頸椎橫突尖前側有放射性壓痛,患側肩胛骨內上部也常有壓痛點,部分患者可摸到條索狀硬結,受壓神經根皮膚節段分佈區感覺減退,腱反射異常,肌力減弱。

3.C5~C6椎間病變時,刺激C6神經根引起患側拇指或拇、示指感覺減退;

4.C6~C7椎間病變時,則刺激C7神經根而引起示、中指感覺減退。

5.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頸椎間孔擠壓試驗陽性。

6.頸椎正側位、斜位或側位過伸、過屈位X線片可顯示椎體增生,鉤椎關節增生,椎間隙變窄,頸椎生理曲度減小、消失或反角,輕度滑脫,項韌帶鈣化和椎間孔變小等改變。

二、脊體型頸椎病

1.緩慢進行性雙下肢麻木、發冷、疼痛,走路欠靈、無力,打軟腿、易絆倒,不能跨越障礙物。

2.休息時症狀緩解,緊張、勞累時加重,時緩時劇逐步加重。晚期下肢或四肢癱瘓,二便失禁或尿瀦留。

3.頸部活動受限不明顯,上肢活動欠靈活,雙側脊髓傳導束的感覺與運動障礙,即受壓脊髓節段以下感覺障礙,肌張力增高,反射亢進,錐體束徵陽性。

4.X線攝片顯示頸椎生理曲度改變,病變椎間隙狹窄,椎體後緣唇樣骨贅,椎間孔變小。

5.CT檢查可見頸椎間盤變性,頸椎增生,椎管前後徑縮小,脊髓受壓等改變。

6.MRI檢查可顯示受壓節段脊髓有信號改變,脊髓受壓呈波浪樣壓跡。

頸椎病常分為這四種類型,應該怎麼進行診斷呢?

三、椎動脈型頸椎病

1.單側頸枕部或枕頂部發作性頭痛、視力減弱、耳鳴、聽力下降、眩暈,可見猝倒發作。常因頭部活動到某一位置時誘發或加重,頭頸旋轉時引起眩暈發作。

2.椎動脈血流檢測及椎動脈造影可協助診斷,辨別椎動脈是否正常、有無壓迫、迂曲、變細或阻滯。

3.X線檢查顯示椎節不穩及鉤椎關節側方增生。

四、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1.頭痛或偏頭痛,有時伴有噁心、嘔吐,頸肩部酸困疼痛,上肢發涼發紺,眼部視物模糊,眼窩脹痛,眼瞼無力,瞳孔擴大或縮小,常有耳鳴、聽力減退或消失。

2.心前區持續性壓迫痛或鑽痛,心律不齊,心跳過速。頭頸部轉動時症狀可明顯加重,壓迫不穩定椎體的棘突可誘發或加重交感神經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