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北京市提升四步节能,建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解读

北京市提升四步节能,建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解读

北京市提升四步节能,建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解读


条文说明:

一、建筑热工设计(《DB11/891-2012》3.1.3)

强制性条文。 体形系数是表征建筑热工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建筑物的层数、体量、形状等因素有关。建筑物的供暖耗热量中,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占有很大比例,建筑物体形

系数越大,即发生向外传热的围护结构面积相对越大。因此,在满足建筑诸多功能因素的条件下,应减少建筑体形的凹凸或错落,降低建筑物体形系数。 表3.1.3中的建筑层数分类和体型系数限值均引自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体形系数对建筑能耗影响较大,低层建筑建造量

较少,因此适当地将体形系数放大到了0.52左右,4~8层建筑的体形系数控制在0.33,将北京市建造量最大的高层建筑控制在0.30~0.26,有利于控制居住建筑的总体能 耗。同时经测算,实施并不困难。

一般情况下对体形系数的要求是必须满足的。如果由于特殊原因,所设计的建筑超过规定的体形系数限值时,应按照本章第3.3节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 判断,核查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是否能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不满足时则应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使耗热量指标达到规定的限值。

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DB11/891-2012》3.3)

强制性条文。 表3.3.2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根据节能目标和一些典型住宅建筑的对比计算结果得出来的。表中数值为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权衡判断的基准,并不反映

建筑物的实际供暖能耗。耗热量指标的计算条件和意义详见本标准第1.0.3条的条文说明。

三、外围护结构温差传热量计算(《DB11/891-2012》3.3.4)

1、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ε1主要是考虑太阳辐射对传热的影响。

2、由于土壤的巨大蓄热作用,与土壤接触的地面或墙面的传热是一个很复杂的非稳态传热过程,而且具有很强的二维或三维(墙角部分)特性。传热计算公式中的传热 系数实际上是一个当量传热系数,无法简单地通过地面的材料层构造计算确定,只能通过非稳态二维或三维传热计算程序确定。温差(tn-te)也是为了计算方便取的, 并没有很强的物理意义。应注意小于4层的低层建筑地面传热量占整个外围护结构传热的比重比其他多层、中高层、高层大,特别应详细计算。

3、应注意,对于凸窗,应按各朝向垂直面(不包括上下板)的实际面积计算温差传热量,不能忽略侧窗或侧板的面积。

4、公式中采用的室内计算温度,是住宅类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指标体系中对人体舒适和供暖能耗影响最大的指标之一。室温18℃的取值,基本达到热舒适水平,但它既 不是某栋住宅在建筑设计时采用数据,也不是某房间的实际参数,仅仅是在进行节能率分析,以及进行权衡判断计算与本标准规定的冬季供暖耗热量指标进行比较时采用 的统一计算数据。建筑设计时采用的室内设计参数取值依据见本标准第4.1.2条。

5、遇到楼梯间时,应计算楼梯间的外墙传热,不再计算房间与楼梯间的隔墙传热。计算楼梯间外墙传热,从理论上讲室内温度应取供暖设计温度(供暖楼梯间)或楼梯 间自然热平衡温度(非供暖楼梯间),比较复杂。为简化计算,统一规定为直接取12℃。封闭外走廊也按此处理。

6、不论是保温设在内侧的封闭式阳台内的房间,还是通过保温地板或隔墙与不供暖地下室接触的房间,处于供暖房间和室外之间的非供暧空间,都起到了室内外温差缓 冲的作用,因此应进行温差修正(ζi)。

7、当封闭式阳台的保温做在外侧时,内侧不保温阳台门(窗)按经常开启、阳台与房间作为一个空间计算,不考虑温差修正系数ζi。

四、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的节能设计(《DB11/891-2012》4.1)

强制性条文。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设计中常常利用单位建筑面积冷热负荷指标进行估算,直接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由于估算负荷偏大,从而出现装机容量、管道规格(直

径)、水泵配置、末端设备(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机组、散热器或地面辐射供暖加热管等)偏大的现象,导致建设费用和能源的浪费,给国家和投资人造成巨大损 失,因此必须做出严格规定。

对于供暖,即使是采用户用燃气炉的分散式系统,也应对每个房间进行计算,才能正确选用散热器、进行户内管路平衡计算、确定管道管径。而对于仅预留空调设施位 置和条件(电源等)的情况,分散式空调设备经常由用户自理,因此不做要求。

五、集中供热水质(《DB11/891-2012》4.1.9)

热水供热系统中管道、阀门、散热器经常出现被腐蚀、结垢和堵塞现象;尤其是设置热计量装置和恒温阀等,对水质的要求更 高;因此保证水质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是实施供热节能设计和热计量的前提。

水质保证措施包括热源和热力站的水质处理、楼栋供暖入口和分户系统入口设置过滤设备、采用塑料管材时对管材的阻气要求、非供暖期间对集中供暖系统进行满水保 养等。有关系统水质要求的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之中,目前可按北京市地方标准《供热采暖系统水质及防腐技术规程》(DBJ 01-619)的要求进行设计。

北京市提升四步节能,建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