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他是隋煬帝的小舅子卻成了唐太宗的功臣,因性情耿直被六次罷相

此人生於帝王之家,身份極為顯赫,因為姐姐的關係,成了隋煬帝的小舅子,並且深受重用。然而在隋末大亂局中,此人卻毅然背棄姐夫投靠叛軍,最終竟成了唐朝的開國元勳,先後六度拜相,並且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中。這個傳奇的人物,便是初唐宰相蕭瑀。

蕭瑀生於南朝帝王之家,高祖父是梁武帝蕭衍,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蕭統,祖父是西梁宣帝蕭詧(梁元帝蕭繹之侄,在西魏殺害梁元帝後,以傀儡的身份被扶立於江陵,史稱西梁),父親是西梁明帝蕭巋,哥哥是西梁末帝蕭琮。此外,蕭瑀有個姐姐出嫁到隋朝,後來則成為煬帝的皇后,換言之,蕭瑀正是煬帝的小舅子。

他是隋煬帝的小舅子卻成了唐太宗的功臣,因性情耿直被六次罷相

蕭瑀是蕭皇后之弟,隋煬帝的小舅子

公元587年,西梁政權被隋朝廢棄,年僅12歲的蕭瑀作為亡國之臣,跟隨兄長蕭琮進入長安,並受到姐夫楊廣的保護。等到楊廣被立為太子後,蕭瑀便以侍從的身份任職東宮,在朝夕侍奉姐夫的過程中,跟後者建立起更加親密的關係。楊廣即位後不久,便提攜蕭瑀為內史侍郎,委以機要事務,對他極為信任。

蕭瑀耿直剛烈,居官以直言敢諫聞名,對煬帝驕奢無道、窮兵黷武的行為多有規諫,因為言辭切直,難免引起姐夫的不滿(“晉王為太子,授右千牛。即帝位,妃為後,而瑀浸親寵...拜內史侍郎,數言事忤旨,稍見忌。”見《新唐書·卷一百一·列傳二十六》)。

他是隋煬帝的小舅子卻成了唐太宗的功臣,因性情耿直被六次罷相

隋煬帝起初非常重用蕭瑀,後將其廢黜

大業十一年(615年)八月,煬帝巡行北部邊塞時被突厥始畢可汗圍困,蕭瑀勸說煬帝停止征伐高麗的戰事,以此來安撫軍心、民心,激勵他們勤王,並被煬帝接受。可等到危機化解後,煬帝卻又對蕭瑀心生怨恨,當即將他貶官為河池太守。到了這一步,蕭瑀跟姐夫的關係算是徹底掰了。

次年,煬帝為躲避中原戰火,帶領蕭皇后等人“南巡”江都,此後便再沒能回返關中。再過一年,煬帝的表兄李淵在太原起兵,隨即南下攻略關中。李淵攻佔長安後,扶立煬帝之孫楊侑為帝,並派人招降蕭瑀。蕭瑀在朝居官時跟李淵關係甚好,所以一旦接到他的召請,便馬上率眾歸降。

他是隋煬帝的小舅子卻成了唐太宗的功臣,因性情耿直被六次罷相

唐高祖對蕭瑀極為器重、親近

蕭瑀歸降後,李淵大喜過望,即刻任命他為民部尚書,封宋國公。公元618年,李淵廢隋建唐,隨即便進拜蕭瑀為宰相(內史令),授予他裁決帝國大小事務的權力。李淵為表示優寵,經常將蕭瑀引升御榻就座,而且從不直呼他的名字,而用“蕭郎”代之。

此後數年,蕭瑀又升任尚書右僕射、左僕射,依然執掌宰相權力。而對於李淵的信任,蕭瑀也是竭盡所能來報效,由此君臣之間更加親密(“武德元年遷內史令,帝委以樞管,內外百務悉關決。或引升御榻,呼曰蕭郎。瑀自力孜孜,抑過繩違無所憚。上便宜,每見納用。”引文同上)。

他是隋煬帝的小舅子卻成了唐太宗的功臣,因性情耿直被六次罷相

唐太宗雖然器重蕭瑀,但忍受不了他的耿直

蕭瑀在擔任宰相的同時,也在秦王李世民的軍中效力,曾參加過征討王世充的戰事,一度還署理過天策府司馬的職務。由於李世民在朝中還擔任著尚書令職務,所以無論在軍中還是朝中,蕭瑀都是李世民的屬官,這種特殊的關係,也造就了蕭瑀跟李世民之間的緊密關係。所以等到李世民通過政變上臺後,便依然讓蕭瑀擔任宰相職務。

然而李世民畢竟不同於李淵,儘管賞識、器重蕭瑀,但卻難以容忍他嚴厲刻板、言辭切直的性格,每每對他違忤聖意、逆觸龍鱗的行為大為不滿。唐太宗雖然號稱虛懷若谷,但似乎只肯容納一個以直言敢諫著稱的魏徵,但對其他同類型的朝臣卻不肯再忍受。正因如此,蕭瑀因為過於切直,在整個貞觀朝屢起屢落,曾經六度被罷免相位,也算是宰相集團中的一個“奇葩”。

瑀諭議明辯,然不能容人短,意或偏駁不通,而向法深,房玄齡、魏徵、溫彥博頗裁正之,其言多黜,瑀亦不平。引文同上。

他是隋煬帝的小舅子卻成了唐太宗的功臣,因性情耿直被六次罷相

蕭瑀因言辭切直、性情剛烈,被六度罷相

唐太宗對蕭瑀又愛又恨,雖然屢屢將其罷相,但明白他是一位值得託付的骨鯁之臣,所以每次在將其貶黜後不久,便會再度徵拜他為相。為褒獎蕭瑀的功績,唐太宗還讓他進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序列,並定其名次為第九位,緊隨軍神李靖,但遠在名將李勣、程咬金、秦瓊等人之前,可見其在太宗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公元647年,對弟弟愛護有加的蕭皇后在長安去世,蕭瑀備受打擊,由此身染重病,健康狀況一天不如一天。太宗為安慰蕭瑀,特地加封他為特進,但依然未能讓其振作起來。次年六月,蕭瑀在哀傷、抑鬱中病逝,終年74歲。

史料來源:《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