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家有恶孩对着干,拧巴,贪玩,厌学,堕落,家长怎么办

前几天我的文章《家长抱怨:初中娃怎么像仇人,像疯子,非常可恶》受到了大家的热议,戳中许多家长的痛点,家长们的分享都是真情实感——“家有恶孩对着干”,孩子非常拧巴,贪玩,厌学,堕落……有的家长哭诉“孩子和我动刀子了”,有的家长哭诉“我已精疲力尽了”,有的家长哭诉“我就当没有这个孩子”……家长怎么办?

好多家长都在询问怎么办?其实好多家长都在分享了自己和孩子的相处之道,有的说得非常好,很经典,我都认真看了,收获很大。而且有的家长的分享和心理学的重要观点也是不谋而合的,或者是惊人的一致,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的借鉴之处。所以大家的热评,或者留言,简直就是一场伟大的“头脑风暴”,智慧多多。把大家的精彩分享“串起来”,就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串串精美的珍珠,非常受用。

有的家长和孩子非常对立,差点就“擦枪走火”,有的家长说孩子已经“动刀”了……所以好多家长都私信给我,或者加我微信,求解孩子问题,我都是免费,且耐心辅导,也是感谢大家的信任,我也是理解家长的苦衷,行点善,布点德。

为了各位家长好理解,我把一些心理学的观点放在在家庭教育问题里,力求通俗易懂,文艺,理性。另外,我把家长都关心的9个问题,分享如下,希望大家喜欢!

家有恶孩对着干,拧巴,贪玩,厌学,堕落,家长怎么办

01珍惜叛逆成长

小孩子从婴儿的呱呱坠地来到世界上,随后要经历三次叛逆期。2—3岁左右,第一次叛逆期,“小大人”,有了自我意识,爱探索世界,挣脱家长怀抱。家长总怕孩子磕磕碰碰,总是把孩子拉回来,干扰孩子,破坏孩子的创造力和专注力,悲剧啊,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第二次叛逆期就是6—8岁左右,孩子非常自私,就是“很自我”,孩子有脾气,使性子。古话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就是对应着这两次叛逆期。

第三次叛逆期就是青春期叛逆期,一般是12—16岁,生理变化,焦灼不安,心理变化,矛盾重重。这时候,孩子的个子大了,可以平视家长,甚至俯视家长,非常叛逆,说东偏偏向西。孩子在青春期,自我认识意识变化,非常在意别人看法,重新评价家长和老师。平时做事非常情绪化,走极端,爱翻脸,爱出手。没有人际交往经验,渴望知心朋友。

青春期的孩子,初二最闹腾,叛逆,拧巴是家常便饭,和家长闹翻,和老师互怼,和同学打架骂仗……气的家长和老师都要放弃孩子!

然而,人生的叛逆有三次机会,青春期的叛逆是孩子留给家长的最后机会!

关于什么时候孩子出现叛逆,有的家长说小学叛逆,有的家长说初中叛逆,有的家长说高中叛逆,有的家长说大学叛逆,有的家长参加工作了叛逆……这些都有的,并不稀奇,我接触的案例中这些类型都有的。

02男孩为什么更叛逆

家长的诉苦中,男孩的比例高些,特别不省事,叛逆很,嘴犟,拧巴,和家长对着干。最令家长担心的是男孩子厌学逃学的很多,放弃学业,真令家长无语了。

男孩子为什么更叛逆?

其实男孩女孩的区别很大,不是我们理解的男女性征不同。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男孩女孩的大脑不同之处就超过了100种。

男孩血液里的多巴胺含量高于女孩,多巴胺是令人兴奋的,所以男孩子总是上蹿下跳,动手动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男孩好动,女孩好静”,男孩安静下来听课就不如女孩。

男孩的连接大脑两个半球胼胝体的容量没有女孩的大,所以男孩没有女孩同时兼顾几个动作的完成。可能女孩一边写字,一边看电视,一边说话,三个动作都在进行中。而男孩则不行,就会停下来,光看电视了。

……

男孩的记忆力不如女孩,但男孩创造力好。男孩更脆弱,女孩有忍耐……男孩女孩的大脑差异很多,说不完。

所以,我们要更深的理解男孩,保护男孩!

另外,女孩叛逆的案例也很多——小时候是乖乖女,长大了给家长动刀子,这样的例子也有。好多家长分享的案例中,女孩子一旦变“坏”,比男孩子更加可恶,抽烟,喝酒,夜不归家,行为放荡不羁,没有一点点矜持的样子,家长更加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经常是谈的女孩叛逆就抽泣哽咽,泪水涟涟。

家有恶孩对着干,拧巴,贪玩,厌学,堕落,家长怎么办

03叛逆也是好事

叛逆也是好事,每一次叛逆都是孩子在成长,而且是在“痛”中成长,“痛”了才能成长。就好像蚕破茧成蝶,在经历一次次阵痛后,冲破层层羁绊,最终化蝶高飞。

所以我在多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里说到叛逆,不要大惊小怪,也是好事情,不然孩子长不大!我的教育也不是培养事事顺从的人,我们很欣赏有个性的孩子,请在孩子叛逆期不要掐灭孩子的欲望,让孩子自己“破茧”,家长不要代劳!

在初中青春期的叛逆是最常见的,但是如果受阻,孩子就长不大。我们接待过三十多岁、参加工作的女孩子,非常叛逆,家长催嫁,她偏不嫁。小时候到参加工作,都是父母的保护,现在和父母对立了,动不动以死威胁。

04性的烦恼

青春期孩子的身体成长迅猛,个子长高,食量惊人,“半大小子吃穷家”,这个时候,孩子的吃穿消耗很大。孩子爱攀比,比吃穿,在异性面前爱表现,都是青春期的特有心理现象。性征的出现,男女雄性雌性激素分泌旺盛,性意识产生,性心理产生。

对于性的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家长回避,学校不讲,孩子就非常好奇自己的身体变化。男孩有了射精,或者遗精,女孩来了月经,或者初潮。男孩女孩的自慰都是正常的,就是心理的伤害,来自对性的错误认识,认为自己自慰丢人,人变坏了,自责,后悔,甚至影响一生。

在人际关系中,开始男女意识到不同,就会回避,和父母性别不同就会抵制。到后来,异性相吸,人际关系中异性非常重要,更愿意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向知心朋友倾诉,向异性朋友倾诉,关系更亲密。这时候最烦家长和老师了,切忌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窥窃秘密,这样就会和家长切断交流。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尊重孩子,故意忽视孩子,把孩子当大人,自己事情自己处理,不要在孩子叛逆期“不松绳子”,就很糟糕了。做到“绳子放松,但不断”,这就很好,让孩子吃些苦头,成长就快了。

青春期的孩子早恋,我经常讲“大树原理”——小树想吸引人避暑,再怎么吸引也没有人去,长成大树,枝繁叶茂,避暑的人源源不断,因为大树的魅力,不用喊人来,“你若盛开蝶自来”。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父母反对,一对恋人愈加亲密,最终在父母的反对声里“促成”了。所以好的孩子的早恋,开始男女正常交往,互相吸引,但是在敏感的家长或者老师的“强拆”下,反而越走越近,真的就放弃学业,堂而皇之地恋爱了。

05初中孩子易变坏

初中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巨变之下,心理动荡,特点就是心理矛盾,心理冲突日益增加,自我意识增强,重新评价家长和老师,世界唯我独尊。

其一,人际关系变化,否定家长和老师,重视朋友关系的发展。这里的最糟糕的是改变互动模式,变成了“互怼模式”。这种关系,一点就炸,像“仇人”,就是我们嘴上常说“冤家”。

其二,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勇于尝试新的东西。越是社会上的东西越感兴趣,吃穿社会化,像成人一样,不像中学生。有的学生喝酒,抽烟,赌博,坏毛病全部沾染,还以为这很酷。

其三,心理矛盾冲突,加之学习跟不上,逃避现实,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寻找安慰,并且网络手机上瘾,非常难戒,这些“电子鸦片”真的毁了不少人。

06高中孩子逃避现实

高中孩子逃避现实,活在梦里,不能承重,我写了一篇文章《“醉生梦死”的高中生》。

首先,高中学生认识到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这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很自卑,堕落。最常见的是逃避现实,活在网络里,整天耍手机。不会像初中学生那样逃学出走,但是在学校不好好学习,非常颓废,逃避现实,非常窝囊。最常见的是“手机,恋爱,开房”,毁了自己。

其次,高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应该实现目标管理,抵制诱惑,吃苦完成学业,最后冲一冲,目标非常清晰。

家有恶孩对着干,拧巴,贪玩,厌学,堕落,家长怎么办

07妈妈强势,孩子拧巴

家庭教育中,如果妈妈强势,或者爸爸缺位,这样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问题最多。

一是女孩非常强势,简直就是妈妈的“翻版”——女孩子非常叛逆,不听话,和妈妈就是“针尖对麦芒”,在学校以欺负男孩子为自己的快乐,就像妈妈欺负爸爸一样。这儿的心理学根源就是爸爸教育角色的缺位,从小没有淑女教育。

二是男孩子非常内向,非常宅,不出门,显得很柔弱,年龄越大越内向,长不大,就是人们说的“巨婴”。这儿的心理学根源就是爸爸教育角色的缺位,孩子没有刚强教育,做事情缺乏阳刚之气,软绵绵的,没有目标。

自然有很多家长问“单亲妈妈怎么办?”之类的话题,答案很简单——把女孩富养,进行淑女教育;把男孩穷养,早早把男孩推出去,让男孩保护妈妈。

08软硬兼施,做好善后

好多家长分享经验,有的说“孩子欠揍,棍棒之下出孝子”,有的说“忽视他,让他搞事情”。总结一下,就是一个是“动硬的”,一个是“用软的”。

这两种方法都是有收效的,但是一定要做好“善后工作”。“动硬的”可能收效快,但是容易口服心不服,还可能当时就失败,孩子针锋相对,令家长下不来台,威风扫地,今后咋办。所以这种方法,一般不要采取,打骂最不可取,这都是情绪化教育孩子。万一做了,做好“善后工作”——安抚孩子,让孩子心服口服。

我们赞成“用软的”,先忽视孩子,或者放手,权利给孩子,让孩子让孩子吃点苦头,回头让孩子请教你。

这种教育方式最好,但也要做好“善后工作”——事后要“狠狠的教训孩子”,让孩子知道事情的复杂性,艰难性,后果的严重性等等。

好多家长给我私信,询问孩子教育的问题,但是好多情况都是孩子拒绝交流,或者“动刀子”了,等等一些严重情况,在此我答复如下:

一是任何情况都不要放弃孩子,叛逆期,孩子拧巴难管,很出格,可以改变方式方法,绳子放松一些,但绳子永远不能断!

二是改变不了孩子,先改变家长自己,问题的孩子背后都是问题的家庭,家长改变了,孩子能感觉到,也就慢慢改变了。

三是到心理工作坊做家庭治疗,全家人参加,采用萨提亚治疗法,改变互动模式,提升家庭和谐环境的质量,挖掘每个人都潜力,非常好。

以上断断续续说了些家长们关心的问题,也有不到之处,欢迎大家评议!

家有恶孩对着干,拧巴,贪玩,厌学,堕落,家长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