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孩子的内心需求,厌学,是因为找不到自我和学习的意义

学习是孩子的内心需求,厌学,是因为找不到自我和学习的意义

车厢里,我的身旁坐着一位5岁左右的男孩,他双目有神,眼睛里放着光,兴致勃勃地望着窗外,对一切充满着好奇。他不时地回头问妈妈问题,两三个问题过后,我就发现,他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奇妙的汉字:

妈妈,那边写的那四个字是什么?

妈妈,前面车站写的是什么字?

妈妈,那个绿色牌子上面的字怎么念

……

一路上,男孩一次又一次地问,得到妈妈的回答与确认后,又不厌其烦地复述着,直到记住了它们。

这就是学龄前的孩子,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向往文化知识,憧憬小学生活。有些家长就会趁势引导鼓励,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成为一名勤奋好学的学生。

学习是孩子的内心需求,厌学,是因为找不到自我和学习的意义

即使不知道如何鼓励引导,只要不打击孩子的热情,不挫伤他的积极性,孩子也能保持学习热情。因为孩子都是天生喜欢学习的。

我身边的这位孩子妈妈,可能是因为疲惫,虽然对孩子也能做到每问必答,但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甚至偶尔还有些许细微的不耐烦。这种不耐烦被我感觉到了,我想,孩子本人的感觉应该会更明显。

所幸的是,男孩似乎并没有在意妈妈的敷衍,或许他正沉浸于通过学习收获知识的乐趣中,所以兴趣不减,乐此不疲。

这时,我的心中闪现出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让一些本来爱学习的孩子变得厌学了呢?

学习是孩子的内心需求,厌学,是因为找不到自我和学习的意义

孩子的学习态度,深受父母的态度影响。

比如上述的孩子,如果妈妈时常总是表现出和孩子一样的热情,兴致勃勃引导和鼓励他,让孩子体会更大的乐趣与成就感,这种温暖陪伴,会将孩子带入一个快乐的学习之路,他今后将拥有源源不断的内在学习动力。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之路就会顺畅许多。

如果妈妈觉得自己很累,很想睡觉,嫌孩子太吵,不愿意回答孩子的问题,甚至粗暴打断他:“够了,你能不能安静一会儿,让我休息一下?”

或许这位孩子从此闭了嘴,学习之火渐渐熄灭,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可能会把上学当成了一个任务和负担。

同一件事,父母的两种态度,可能就决定了孩子今后的不同方向。

学习是孩子的内心需求,厌学,是因为找不到自我和学习的意义

我见过不少父母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

学习很苦,但是这种苦是必须吃的,如果不学习,你就要受一辈子的苦!

这种言语中透露着父母对学习和生活的厌恶态度,让孩子不由自主地对学习和生活产生恐惧和害怕。

正常的孩子喜欢学习,盼望长大,而这些孩子却抗拒学习,拒绝生活,他们很多人会逃避现实,躲进网络虚拟世界中,他们说:我不想长大!

因为父母已经告诉自己“学习很苦,长大更苦,人生很苦”,孩子就会想:既然如此,那我还是趁现在及时行乐好了。所以,把学习和玩乐对立开来,逃避学习,恣意玩乐,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学习很苦吗?事实上,对孩子而言,玩和学习是统一的。大多数时候,孩子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玩中学习到的,这种学习里孩子是能体会到快乐的,就像那个小男孩,他在这一路上的学习中有自己的乐趣。

学习是孩子的内心需求,厌学,是因为找不到自我和学习的意义

为什么我们的一些父母会觉得学习很苦呢?

可能是因为,这些父母小时候学习受过挫折,没有体会学习乐趣的机会,或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曾向他们灌输“学习痛苦论”,让这种底色一代代相传下来。这些家长不相信有真正爱学习的孩子,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而枯燥乏味的事,孩子怎么可能爱学习呢?

这种传递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传递,还有行为和态度上的否定与影响。

因为他们不相信孩子是爱学习的,自然会认为孩子不会主动自觉学习,需要逼迫和监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于是,他们会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横加干涉,指手划脚,忽略孩子的内心想法和感受,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和监督孩子学习。比如,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挑错,要求孩子必须考多少分,要求孩子不能出错,等等。

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成功地把孩子从“我要学”变成了“要我学”,让孩子确信“学习是痛苦的”,彻底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同时也让家长更加确信孩子“不爱学习”和“不会独立自主学习”。

学习是孩子的内心需求,厌学,是因为找不到自我和学习的意义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但其实,有时父母也是孩子的挡路人。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这个问题,更确切地讲,是如何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因为,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爱学习的。

蒙台梭利指出,学习是孩子天然的需求,是他们获得自由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学习语言,学习走路,学习各种技能,他们不畏困难,不知疲倦。

孩子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4.5~5.5岁进入阅读敏感期,6-9岁进入了文化敏感期,从此,他们有了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这个时期“孩子的心智就象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

因此,按照成长规律的发展,小学的孩子都是对学习充满兴趣的。可为什么现在会出现那么多厌学的孩子?他们的学习热情到底是被什么给破坏了呢?

是父母对学习的厌恶态度和对孩子学习过程自以为是的干涉。

学习是孩子的内心需求,厌学,是因为找不到自我和学习的意义

不少父母感到疑惑:

明明我们是希望孩子学习的呀。

我们不让孩子做其他事,一心只要孩子学习。

我们为了陪孩子写作业,牺牲了自己的娱乐与休息时间。

我们把孩子生活照料得无微不至,只要他能专心学习。

我们省吃俭用,把钱都花在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与兴趣班上。

我们分明一直在用时间精力和金钱给孩子的学习铺路。谁说我们阻拦孩子学习之路了?

因为,他们在孩子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急躁与消极态度,深深影响着孩子对学习的体验和态度。

比如,一些父母是陪孩子写作业了,可他们却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打骂吼,表现急躁,只想让孩子早点完成作业。这就是家长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和急需甩脱负担的一种体现。这样的环境下,能怪孩子不想学习和不愿意写作业吗?

学习是孩子的内心需求,厌学,是因为找不到自我和学习的意义

别把我们的想法和期待强加于孩子身上。

很多时候,孩子的能力目标和行为方式是从周围人身上学来的。

你是否自己做不到的事,却希望孩子做到?或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希望自己不用努力,孩子就能主动自觉和努力;希望自己说一两句话孩子就能做到,或期望一通大道理说教,孩子就能立即改变成自己心中期待的模样。

只要一碰上需要长期努力,短期内无法见效的事,很多家长就退缩了。

这种短视、这种心态、这种做法下的家长,你的期望一定会落空。因为孩子会习得你的做事态度与方式,他也会因此希望不通过努力就能一步到位取得好成绩。而学习是一件需要长期努力,短期内见效不明显的事,孩子也会因此而退缩。

学习是孩子的内心需求,厌学,是因为找不到自我和学习的意义

想想看,当我们催孩子写作业,当我们强迫和监督孩子学习时,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有些父母说,因为其他孩子都在学习,自己的孩子不学习不行呀!这就是家长盲目跟风,把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或许家长自己的人生不那么如意,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样,所以想替孩子规划,希望孩子按照他们安排的方式,过上不一样的人生。

但是,如果我们连自己的人生都过不好,如何规划好孩子的人生? 如果我们自己的人生规划得很好,也就不会如此焦虑和盲目跟风。

说到底,当我们强迫和监督孩子学习时,其实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延续。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没有了自我,把我们的期待强加于孩子身上,只会将孩子的自我摧毁。

没有真正的自我,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动力。因为,真正的学习意义在于获得自我的独立与自由。

学习是孩子的内心需求,厌学,是因为找不到自我和学习的意义

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

在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的敏感期,问问他,你为什么要上学?孩子会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找到自我的意义。

教育学博士陈美玲,曾把三个孩子送进了斯坦福大学。拥有丰富的成功教育经验的她,这样说:

在儿子们上小学以前,我一定会问他们一个问题:“说说看,你为什么要去学校上学呀?”他们都会有点吃惊。而每次问完后,都会被他们反问道“到底为什么要上学呢?”

先让孩子对此抱有疑问,然后父母再认真回答他,这对孩子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如果他们能够充分理解上学的意义,就算年龄再小也能怀着大志去上学。

我会在这个过程中告诉孩子,这个世界还有许多孩子想上学都上不了。在认真的讨论中,孩子明白,去学校上学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能够有上学的机会,是件很幸运的事。于是,孩子就会对上学这件事变得很积极。

“你为什么要上学?”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孩子得到的答案不同,学习的状态就大不相同了。

周恩来从小就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拥有着强大的学习动力。

学习是孩子的内心需求,厌学,是因为找不到自我和学习的意义

很多大人甚至自己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就稀里糊涂地让孩子上学了。他们不会问孩子这个问题,反而是孩子倒过来问父母:我为什么要上学?父母还会觉得:大家都上学,你不上学怎么行?

千万不要这样告诉孩子,否则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学习意义和方向,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孩子认真回答自己为什么要上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

有人问过世界各地的孩子这个问题,一些孩子的回答就十分出彩。

Jake,10年级学生:

从五岁开始,我就梦想着开战斗机飞上天。我知道航空技术会不断进步,飞行需要掌握大量现代战机的复杂知识,所以我心甘情愿地留在学校,上那些现在看起来无聊的课程。我知道,那会帮助我成为一个了不起的飞行员。

Brittany,12年级学生:

学校让我们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天赋,以后有底气发出自己的声音。我想成为一个麦克风的使用者,在看到世界上的那么多问题后,用我的声音,我的心去做出改变。

对于那些拥有自我的孩子,上学不是跟风,而是一种需要,甚至是生命意义中的一部分。他们拥有着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并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前进。但也有不少孩子找不到学习的意义,上学也就成为了一个任务、一种负担和一种折磨。

学习是孩子的内心需求,厌学,是因为找不到自我和学习的意义


[素质教育观察]

致力于教育领域优质图文创作,与大家一起成长,让孩子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