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最硬的骨頭”怎麼啃?這位央企董事長就定點扶貧接受《國資報告》專訪

“最硬的骨頭”怎麼啃?這位央企董事長就定點扶貧接受《國資報告》專訪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座談會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作為“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中的骨幹力量,中央企業在這場決戰中肩負重要歷史使命,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為贏得這場決戰貢獻了央企力量、央企智慧。

命運共同體:脫貧決戰的中交方案

文 · 記者 劉青山 特約記者 殷豐收

《國資報告》雜誌2020年第1期

“最硬的骨头”怎么啃?这位央企董事长就定点扶贫接受《国资报告》专访

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消除貧困,陸續減貧人口超過8億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採取超常規的舉措,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

時間到了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任務已至收官階段。

勝利曙光在望,不能絲毫懈怠——剩下的,全是難啃硬骨。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區,甘肅臨夏州、四川涼山州和雲南怒江州等“三區三州”的整體脫貧,就是脫貧攻堅戰的最堅固堡壘。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中交集團承擔著南疆英吉沙縣,以及雲南省怒江州下轄一市三縣的定點扶貧任務,任務量超過“三區三州”的六分之一。

重任在肩,中交集團不忘初心勇啃硬骨;以人為本精準幫扶;集團作戰著眼長遠,交出了優異答卷:

從2017年投入幫扶資金1900多萬元,到2018年的9700多萬元,再到2019年實際投入逾2.5億元,中交集團連年超額完成扶貧責任書中各項指標任務。截至2019年底,中交助力怒江州22.29萬人脫貧,169個貧困村整村退出。特別是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祝賀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既是雲南省和怒江州脫貧攻堅的榮光,也是對中交集團定點幫扶工作成績的充分肯定和鞭策激勵。

在此基礎上,中交集團與怒江州政府共同出資組建中交怒江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全面統籌在一線的各項工作,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實現已脫貧人口的穩定脫貧,至少再援助怒江發展50年。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中交集團的探索,不僅為怒江發展開創了全新局面,也為我國實現全面脫貧,實現鄉村振興貢獻了“央企智慧”、“中交方案”。

“最硬的骨头”怎么啃?这位央企董事长就定点扶贫接受《国资报告》专访

不忘初心啃硬骨

主動將企業命運內嵌於國家、民族發展的軌跡之中,同呼吸、共成長,是中交集團誕生百年來,深刻於基因中的文化自覺。

1897年,海河工程局在天津組建,這是中國第一家專業疏浚機構。1905年,經光緒皇帝批准,“浚浦工程總局”在上海掛牌。得益於其對黃浦江航道持續不懈的治理,上海港一躍成為世界第七大港。

作為近代中國人試圖擁抱世界的產物,這兩個機構在百年浮沉中幾經涅槃,分別演變為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和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現都成為中交疏浚集團旗下核心企業,中交疏浚集團還是國內最大的航道施工企業。

新中國成立前後,中交一航局、二航局、三航局、四航局和一公局先後成立,為百廢待興的中國開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港口建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改革開放之後,中交集團衝在了最前沿。從蛇口炸山填海的第一“爆”,到國內首批高速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中交完成了先行者、主力軍再到領導者的角色轉變,在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史上譜寫了壯麗詩篇。

將小我融入大我,中交集團在助力國家“富起來”的同時,也實現了企業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高速發展。

黨的十八大之後,中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起濤將這種文化自覺明晰為“三者”定位,即“政府與經濟社會發展急所的責任承擔者、區域經濟發展的深度參與者、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優質提供者”,並圍繞定位進行了戰略升維、組織再造等。

在“三者”定位的指引下,中交集團更加主動地參與到了中華民族“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圓滿完成了港珠澳大橋、洋山港四期等一系列國家工程,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成為央企國際化的領軍企業之一。

全力參與脫貧攻堅,是中交集團承擔政府和社會急所責任的又一力證。

1995年,中交集團前身,原中港集團、路橋集團在交通運輸部領導下參與怒江扶貧工作。2005年中交集團組建後,繼續在怒江開展定點幫扶工作;2013年,中交集團新增定點幫扶新疆英吉沙縣。其中,雲南怒江州4個縣市均為國家級貧困縣,儘管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9.42%下降到當前的10.15%,但仍高於目前全國1.7%的水平,是脫貧攻堅決戰中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

多年來,包括劉起濤在內,中交集團很多人不止一次到過怒江州。

在這裡,他們見多了外界無法想象的貧困景象:峽谷深切,耕地稀少,高山居民只能在陡峭山坡上種下小片玉米、土豆,不少人勞作時失足跌落;有的人跟豬住在一處,家裡連床都沒有;一位高山居民得知被評為貧困戶之後,看到家裡還有一缸糧食,百思不得其解,“我怎麼就成了貧困戶了?”;中交人邀請貧困戶代表吃飯,簡單的四菜一湯,一位當地大姐竟失聲痛哭,因為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的飯菜……

看到此情此景,以劉起濤為代表的中交人百味雜陳。內部開會時,現場調研時,劉起濤一再強調,一定要用真心真情去真扶貧,扶真貧。“完成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是政府和社會的急所,中交集團要主動擔當,勇於作為。”

《國資報告》記者注意到,中交集團重視扶貧工作,不是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落實到日常,體現在行動:2019年12月27日,劉起濤就扶貧工作接受了《國資報告》記者專訪——央企董事長就扶貧工作接受專訪,非常少見

;2019年12月30日,中交集團黨委召開2019年第14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劉起濤在會上圍繞扶貧進行了多項工作安排,強調要深刻認識扶貧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增強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最硬的骨头”怎么啃?这位央企董事长就定点扶贫接受《国资报告》专访

在劉起濤看來,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好扶貧工作,“是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生動踐行‘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是忠實地履行中央企業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

跳出大山闖市場

經過深入調研,中交人發現,怒江之困,困在交通——無鐵路、無機場、無高速、無航運,是雲南境內唯一沒有二級以上公路的州;怒江之弱,弱在產業——高山峽谷佔國土面積的98%,除了一部分林下經濟,全州具備發展規模化現代農業的土地極少,第二產業基本空白;怒江之難,難在“直過”——全州54萬人口主要是“一步跨千年”的直過民族,分佈在橫斷山脈1.4萬平方公里的半山地帶,長期與世隔絕,社會發育遲,文化素質低,思想觀念封閉。

交通不暢、產業落後、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導致商品、信息流通不暢,資本回報率低於發達地區,最終結果就是怒江難以深度融入市場經濟大潮,無法享受市場涓滴效應帶來的財富增長,貧困成為千年來怒江的自然常態。

中交人意識到,怒江要跳出“貧困陷阱”,有且僅有走出大山,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條道路。劉起濤表示,“我們不希望看到扶貧結束了,養了一堆懶漢。

要把他們帶進市場化發展的大潮中,形成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思想。企業要做的,是解決他們進入市場經濟的門檻。他說,這是改革開放40年來的最寶貴經驗,也是中國崛起進程中總結出來的治理模式。

作為市場競爭的參與者、受益者,中交集團充分發揮了解市場、熟悉世界的獨特優勢,制定了適應企業特色,針對當地需求的扶貧方案和推進節奏。

首先是推進交通扶貧和異地搬遷扶貧,消除怒江人與外界的物理障礙。為了解決怒江人僻處高山、與世隔絕的問題,中交集團投入1400萬元援助雲南怒江安置點建設,解決了741戶3000多名易地搬遷安置人員住房問題。出資1.05億元援建中交怒江州連心橋,出資1.45億元援建中交福貢木尼瑪大橋。兩座大橋建成後,將切實解決3萬多易地搬遷安置人員的出行問題。

翻過眼前的大山容易,推倒頭腦中的大山困難。為了讓走出大山的貧困群眾穩得住、留得下、能致富,中交集團嘗試了各種辦法。

比如,為了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中交集團出資1.5億元援建中交蘭坪新時代希望學校,項目建成後可解決3500多名學生上學問題,可為 3000 多名學生提供住宿。出資790萬元實施教育扶貧項目,用於怒江州部分校舍改造和建設,改善學習生活環境。投入830萬元設立助學基金,幫扶1600多名困難學生。為了解決貧困群眾就業問題,中交集團出資舉辦農民講習所,教下山的農民生存技能、謀生技能。還依託當地在建項目,2019年定點幫扶800多名貧困人口轉移就業。

“最硬的骨头”怎么啃?这位央企董事长就定点扶贫接受《国资报告》专访

中交集團招聘團隊走進怒江州開展怒江籍大學生專場招聘會

劉起濤很清楚,經過短暫培訓的下山群眾,一時間還不可能達到成熟的產業工人要求。因此他在相關企業反覆要求,一定要給他們一個適應的過程。“一個人走出大山,可能就會帶動一批人走出來。一個人返回去,可能一批人就回去了。”

為了解決更多人就業,中交集團因地制宜,在當地發展了多個特色產業。

比如,在瀘水市大興地鎮自扁王基村,來自中交集團的第一書記王慧奇查閱資料,施行“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建檔立卡戶+致富帶頭人”的經營模式,探索發展了火龍果種植產業,取得了良好的扶貧幫扶成效(詳見2019年9月《國資報告》文章《央企探路“後扶貧時代”》)。

再比如,中交集團駐貢山縣秋那桶村第一書記姚聰學向貢山縣文化和旅遊局申請20萬元成立了秋那桶創福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由24戶建檔立卡戶57人成立,通過致富帶頭人模式帶動群眾致富,既讓群眾通過生產手工藝品增加收入實現脫貧,同時又使怒族文化和傳統手工藝得以傳承。

幾年來,飼草加工、肉牛養殖、中華蜜蜂、移動溫室暖棚、香料種植園,一大批適合當地的產業扶貧項目正在穩步發展,一批品質優秀的怒江特產正在市場上打開局面。對此,劉起濤要求,無論發展哪一個產業,都不能貪大求洋,不能浮躁。“脫貧攻堅不是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一定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能解決多少解決多少。”

怒江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走進怒江。

為此,中交集團在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舉辦了中國交建杯中國怒江皮划艇野水國際公開賽,吸引了國內外廣泛關注。得益於此,2019年12月,皮划艇野水世界盃花落怒江,標誌著該賽事正式邁入世界級高水平賽事行列,成為世界瞭解怒江的新視窗。

“最硬的骨头”怎么啃?这位央企董事长就定点扶贫接受《国资报告》专访

中交集團出資舉辦中國怒江皮划艇野水國際公開賽

展望即將開始的鄉村振興,劉起濤認為,中交集團市場化、國際化的優勢將繼續發揮作用。“我們要通過我們的全球視野,市場理念,來審視、助推智慧城市、現代鄉村,始終帶領他們主動地與社會脈搏共同跳動。”

形成命運共同體

幾年來,中交集團利用自身熟悉市場規則、具有國際視野的天然優勢,以產業為前驅和載體,以破除融入市場的各類障礙為抓手,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實事求是,把生活已有基本保障的貧困群眾引出大山,推向市場,為他們樹立了自力更生、多勞多得的意識,讓怒江人和怒江產品走出了大山、走向全國,讓全國人民瞭解了怒江。

因此,中交集團被雲南省和怒江州分別授予脫貧攻堅“扶貧明星企業”榮譽稱號,在國資委定點扶貧考核中被評為最高級的“好”。

在劉起濤看來,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中交集團構建的扶貧攻堅工作大格局。在這一大格局中,總部與所屬企業,後方與派駐扶貧幹部,中交集團與怒江州之間形成了利益關聯、情感相通、血脈相系的命運共同體。

為了凝聚更多力量,中交集團將扶貧責任層層落實到各二級公司、三級企業,分片劃分、責任到人。“我們向軍隊學管理,實施集團化作戰,無往而不勝。”劉起濤說,無論是乾重大工程,還是扶貧,只要集團一聲令下,大家分工協作。

2019年,中交集團總部及各單位共計300餘人次赴對口的幫扶5縣43個鄉鎮開展脫貧攻堅調研工作,精準施策,對症下藥。

其中,中交房地產集團實施“村企共建”,總部機關黨總支與自扁王基村黨總支,昆明公司與片馬鎮黨總支分別簽訂黨建結對共建責任書;中交疏浚集團組織定點扶貧地區19位基層幹部參加黨群幹部培訓班,提升素質能力;公規院設計,三公局承建的中交怒江連心橋項目已正式開工,2020年將建成投用。三公局幫助怒江州完成“匹河鄉老姆登護林防火巡護步道”與“蘭坪縣中排鄉街道分流公路”兩個項目施工圖設計。中諮集團無償完成福源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出福源大橋路線平面及縱段設計方案、拱橋橋型佈置方案……

扶貧成果的取得,離不開背後的制度支撐。中交集團切實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與36家全資子公司100%簽署《定點扶貧責任書》,下發《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分工》《扶貧開發工作考核辦法》等規章制度,明確各部門、各單位工作職責,在管理上構建了橫縱結合的責任體系,遠近結合的目標體系,點面結合的工作體系,前後貫穿的互動體系,廣度和深度結合的宣傳體系,獎罰結合的考評體系。

《國資報告》記者注意到,在這一制度體系中,有不少是專門針對一線扶貧幹部的。比如其中的《扶貧開發工作考核辦法》、《掛職扶貧幹部管理辦法》等。制度規定,對經考核表現突出、成績顯著、群眾公認的優秀掛職幹部,同等條件下,在提拔使用、評聘職稱、晉級漲薪、評優評先、選樹典型等方面優先考慮。

“要讓大家知道,只要你付出了組織會給你回報的。這也是中交集團以人為本文化的一個體現。”劉起濤表示。

中交三公局建築工程分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王永剛,2019年3月擔任大興地鎮自扁王基村駐村第一書記以來,接茬王慧奇的工作,幫助自扁王基村擴大火龍果種植面積。截至2019年底,火龍果種植面積已從最初的60畝擴大到了151.6畝,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從最開始的30戶91名增加到252戶792名。火龍果產業已成為了怒江州村級鄉鎮種植業示範點。在被問起掛職後的職業發展問題時,王永剛回答說:“只要做好工作,老實人在中交不會吃虧。”

“最硬的骨头”怎么啃?这位央企董事长就定点扶贫接受《国资报告》专访

中交集團扶貧幹部王永剛深入群眾瞭解脫貧進展

目前,中交集團在怒江的扶貧幹部還有中共怒江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長黃紫躍,福貢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常智,貢山縣秋那桶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姚聰學等。有了大後方的傾情關懷和鼎力支持,這支有情懷有擔當的“中交力量”消除後顧之憂,全情投身扶貧,工作業績贏得當地人民的一致好評。

有了完善的工作體系,強有力的扶貧隊伍,2020年怒江州的如期脫貧已無懸念。但對於中交集團的扶貧工作來說,這不是終點。

劉起濤表示,怒江脫貧後,“我們的扶貧力度不減,扶貧態度不變。只要是政府和社會所需,我們就一棒接著一棒幹,長期與怒江共成長。

為建立支持幫扶怒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應對深度貧困地區產業培育難度大的問題,2019年,中交集團與怒江州政府共同出資組建中交怒江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的運營完全按照市場化手段,考慮效益但不以盈利為最終目的,所有投資收益滾動投入怒江扶貧開發。

“企業是經濟組織,但不能一切向錢看。”劉起濤認為,企業尤其是央企要樹立正確的義利觀,無論國內國外,都把三大責任平衡好,成為被需要的企業。“錢是企業再發展的動力,不是目的。有了錢可以做更多的事,創造更大的價值。當然,事情做好了,錢會源源不斷的來。”

2020已來,脫貧攻堅決戰的衝鋒號已經吹響。劉起濤提出,中交集團要進一步堅定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實現已脫貧人口的穩定脫貧,為脫貧攻堅提供中交方案,貢獻中交力量。

國資報告扶貧報道合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