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此人被稱為元朝的諸葛亮,本想中興卻慘死,百萬大軍散盡元朝滅亡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在我們的印象中,元朝統治者如元順帝,驕奢淫逸,無可救藥。

但實際上,歷史上蒙元帝國即便在最後時刻,還是有一批熱血忠腸的大臣試圖扭轉敗局,中興元朝的。

這批人的代表人物就是元朝末年著名的丞相脫脫。

他被稱為諸葛亮再世,早年勵精圖治,使得朝政煥然一新,後期因為天災人禍而釀成劇變,最後他親率百萬元朝中央軍出征,卻發生意外,百萬大軍潰散,元朝滅亡也成為定局,可以說,脫脫的命運幾乎就是元朝末年的命運。

今天我們就講講脫脫的故事。

此人被稱為元朝的諸葛亮,本想中興卻慘死,百萬大軍散盡元朝滅亡

脫脫是蒙古貴族,但他本人自幼便熟讀儒家經典,他的老師都是當時著名的大儒,脫脫是一位高度漢化的蒙古人,因為他才華過人,又頗有志向,因此有人稱其為“諸葛孔明再世”。

元順帝早年被權臣伯顏架空,是一個傀儡皇帝,伯顏此人是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他殘酷打擊元朝境內的其他民族尤其是漢人,取消科舉制度,貶低儒家學說,他玩弄朝政,權傾朝野,民怨沸騰。

脫脫恰恰是伯顏的侄子,脫脫既然心向儒學,又擔心伯顏一旦失敗會殃及自己家族,因此脫脫選擇了“大義滅親”。

此人被稱為元朝的諸葛亮,本想中興卻慘死,百萬大軍散盡元朝滅亡

脫脫輔佐元順帝除掉了伯顏一黨,元順帝實現了親政的願望,而脫脫也被委以重任,開始了一場勵精圖治的大改革。

元順帝早年頗有抱負,他希望革除社會弊端,中興元朝,而脫脫也是一個有著諸葛亮情懷的熱血政治家,兩人一拍即合,開始了一場被稱為“至正新政”的改革。

脫脫首先恢復了科舉制度,重用儒家人物,他大力修復黃河,治理水患,他還在經濟上改革,印製了新錢,試圖抑制通貨膨脹,他和元順帝派遣監察人員整肅各地官僚腐敗。

然而,形勢比人強,所有這些初衷極好的改革,除了儒學的復興,其它大都歸於失敗。

經濟上,新印的錢不但沒有抑制物價緩和經濟危機,反而導致了更加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百姓困苦。

元末官僚腐敗已經深入骨髓,地方上官官相護,甚至與中央大員勾結,所謂的反腐都流於形式,對於緩和社會矛盾效果甚微。

而在黃河治理上,脫脫更是因為缺乏論證,再加上當時的天災過於嚴重,終於導致紅巾軍起義,天下大亂。

此人被稱為元朝的諸葛亮,本想中興卻慘死,百萬大軍散盡元朝滅亡

農民起義初期,元順帝雖然已經對脫脫不滿,但還是命令他親率百萬元朝中央軍南下平叛。

脫脫雖然初戰告捷,並且一度將張士誠一系的起義軍圍困,但就在此時,元順帝聽信讒言,竟然臨陣換帥,換掉了脫脫,將脫脫流放邊疆,途中脫脫被政敵矯詔毒死。

這一招直接導致元朝百萬大軍群龍無首,不久便四散奔逃。

至此,元朝統治支柱的軍隊瓦解,不得不完全依靠地方武裝鎮壓起義,元朝由此進入軍閥混戰的時代。

元順帝也徹底失去了早年的銳氣,轉而跟著番僧學習淫術,元朝徹底失去了中興可能。

脫脫作為元朝末年最後的希望,他的改革都是針砭時弊的措施,但是因為操之過急,再加上元朝已經病入膏肓,積重難返,元順帝又多疑而無定力,終於導致悲慘結局。

脫脫死後14年,元朝被明軍趕出中原,結束了自己的統治。

脫脫一生最大的功績恐怕就是他執政期間組織人員修訂了宋、遼、金三朝國史,這算是他留給後世人最大的遺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