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唐賽兒是濱州還是青州的?賽兒最後昇仙了還是在草原雄起了?

唐賽兒,又名唐三姐,山東蒲臺縣西關(現在的山東濱州濱北)人,是明朝農民起義軍女領袖,永樂十八年在益都(現在的青州)卸石棚寨率眾起義,震動京師。

唐賽兒自幼練習武術,洪武末年,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山東成了主要戰場,朱棣登基後,遷都到北京,大修土木先後在山東征調數十萬民夫,農民徭役負擔沉重。加上災害、瘟疫流行,人民生活十分艱難。

傳說,唐賽兒18歲結婚,婚後不久,丈夫被官府逼死唐賽兒痛不欲生,喚起了她的反抗之心,決意為丈夫和受苦的鄉親報仇。唐賽兒自幼好佛誦經,丈夫死後,唐賽兒經常去墳地祭奠。一次祭完回村時,在山腳石頭裡,發現了武林秘籍和寶劍。此後她“通曉諸術”,並認為“劍亦神物,惟賽兒能用之”。唐賽兒號“佛母”,能預知將來事情的成敗,並能剪紙為兵馬,她不辭勞苦,不避艱險,秘密往來於益都、諸城、安州、莒縣、即墨、壽光等縣。

由於濱州地處平原,無高山密林之險,唐賽兒在青州時發現,有一個卸石棚寨,峰高七八百米,四面是絕壁,易守難攻,又處於諸城、安丘、莒縣、壽光等地的中心,於是唐賽兒便選中卸石棚寨作為起義的地點,永樂十八年二月十一日正式起義。

唐賽兒起義後,明政府急令青州衛都指揮使高鳳包圍卸石棚寨,企圖消滅起義軍。明軍一到卸石棚寨立足末穩,唐賽兒夜間便突然發動襲擊,將高鳳等人當場擊斃,並把處於混亂狀態的明軍全部殲滅。

初戰告捷,唐賽兒起義軍聲威大振。她以卸石棚寨為根據地,不久又佔領了莒縣、即墨等縣城,打擊官府和豪富地主。青州以東的各地民眾紛紛響應起義,“毀官衙,燒倉庫”,開倉濟貧,隊伍迅速發展至2萬多人,震動了京師。青州以東各地的群眾紛紛響應,益都、諸城、安丘、莒州、膠州等州縣先後出現了十幾支義軍。其中規模較大的有賓鴻、董彥杲的兩支隊伍。這樣以卸石棚寨為中心的農民起義便轟轟烈烈地開展了起來。

為了控制局面,朱棣便派人招安,唐賽兒怒斬來使。

招安不成,朱棣惱怒異常,派提督總兵官、安遠侯柳升和都指揮使劉忠率五千精兵前往鎮壓。柳升認為“小小賊寇,不日即可平定”。二月二十八日,柳升、劉忠兵至益都後,再次包圍了卸石棚寨。

唐賽兒利用柳升驕橫輕敵的弱點,以“寨中食盡,並且無水”為由詐降,將柳升主力調往城東有水的地方,卻集中兵力,向防禦薄弱的敵營發起突襲。攻破敵營,殺死都指揮使劉忠。當敵主力趕到時,起義軍從容轉移。

同時,其他起義軍也與明軍展開了英勇的搏鬥,其中以安丘城的戰鬥最為激烈。當時,安丘、莒州、即墨三地起義軍一萬餘人圍攻安丘城,眼看就要攻下時,在山東沿海負責防備倭寇的都指揮衛青率兵趕到,使起義軍腹背受敵,最後失敗。地方首領趙琬被俘就義,義軍死傷兩千多人,被俘者四千餘人,皆被明軍所殺,妻小被官府沒收為奴。

唐賽兒擊斃了明朝兩員大將,取得了兩次大捷。

在唐賽兒起義失敗後,柳升軍隊追擊起義軍,把起義軍將領全部處死。但是唐賽兒卻已逃走,這使朱棣震怒,下令將柳升下獄,將參議、按察使、布政使以及出現起義各縣的官吏全部處死。

為了防止唐賽兒出家為尼,朱棣下令:“凡北京和山東境內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師詰問之。”“凡軍民婦女出家為尼及道者,悉關京師。”於是先後有一萬多名尼姑、道姑被逮往京師詰問,但是唐賽兒還是“不知所終”。

自唐賽兒起義以來,她的事蹟便成了山東濱州、青州一帶群眾茶餘飯後的話題。

有的說唐賽兒在牢獄裡被戴上了手銬腳鐐,可她輕輕一抖,手銬腳鐐便全掉下來了,從此她便升到天上;還有的說唐賽兒跑到大草原成了一個部落的首領……

如今唐賽兒當年起義的地方——卸石棚寨被稱唐三寨。寨頂現有清同治二年( 1863年)所立石碑:“唐三寨由來久矣,自大明永樂十八年,蒲臺民林三之妻唐賽兒者創修此寨,而山因以名焉。”直到現在,卸石棚寨仍存留寨牆、舂米石臼等遺物。

濱州黃河大橋也有唐賽兒的雕像。

明史紀事本末

成祖永樂十八年三月,山東蒲臺縣妖婦唐賽兒作亂。賽兒,縣民林三妻,少好佛誦經,自稱“佛母”,詭言能知前後成敗事,又云能剪紙為人馬相戰鬥。往來益都、諸城、安州、莒州、即墨、壽光諸州縣,煽誘愚民。於是奸人董彥杲等各率眾從之,擁眾五百餘人,據益都卸石棚寨為出沒。青州衛指揮高鳳領兵捕之,賊夜乘間擊官兵潰散,鳳等皆陷。都、布、按三司以聞,遣人馳驛招撫之。直隸沂州衛亦奏:“莒州賊董彥杲等聚眾二千餘人,以紅白旗為號,大行劫殺。莒州千戶孫恭等往招撫,不服,殺其從者,勢甚猖獗。”上敕安遠侯柳升分兵剿之。柳升兵至益都,圍賊於卸石棚寨。賊遣人乞降,詐雲:“寨中食盡,且無水。”升以東門舊有汲道,即往據之。夜二鼓,賊襲官軍營,都指揮劉忠力戰死。黎明,柳升始覺,分兵追捕,獲賊黨劉俊等男婦百餘人,而賽兒等竟遁。時賊黨賓鴻等攻安丘,知縣張璵、縣丞馬撝集民夫八百餘人以死拒戰。賊不能攻,復帥莒州、即墨之眾,合萬餘人,併力攻之,聲言屠城。於是都指揮衛青備倭海上,聞安丘圍,急率千騎晝夜兼行,奮擊敗之。賊收餘眾再戰,城中人亦鼓譟出擊,賓鴻遁去。殺賊二千餘人,生擒四十餘人,皆斬之。時城中已不支,使青至稍遲,即陷賊矣。既而柳升至,青迎謁。升怒其專制,捽出之,青不為屈。是日,鰲山衛指揮王貴亦以兵一百五十人擊敗賊眾於諸城,盡殺之,山東悉平。行在刑部尚書吳中等劾奏:“柳升奉命征剿,不即就道。敕諭以‘賊憑高無水,且乏資糧,當坐困之,勿圖近功’。升賊臨境不設備,至賊夜斲營殺傷軍士。時都指揮劉忠與升夾攻,忠身先軍士,幾破賊壘。升忌其成功,更不救援,致忠力盡而斃,賊遂得乘間遁去。升遣指揮馬貴等追之,所過騷擾,升亦不問。及備倭都指揮衛青聞賊圍安丘,急躬率所部兵晝夜兼行,遂敗賊眾。後三日升始至,反忌青功。故行摧擊。人臣不忠,莫此為甚,請治其罪。”上曰:“朕每命將遣師,必丁寧告戒,俾圖萬全。今升方命失機,媢冒功忌能,罪不可宥。”遂下升於獄。上以唐賽兒久不獲,慮削髮為尼或混處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北京、山東境內尼及道姑,逮至京詰之。 七月,以段民為山東左參政。是時,大索唐賽兒甚急,盡逮山東、北京尼。既又盡逮天下出家婦女,先後幾萬人。段民撫定綏輯,曲為解釋,人情始安。初,唐賽兒夫死,賽兒祭墓,回經山麓,見石罅露石匣角,發之,得妖書、寶劍,遂通曉諸術。劍亦神物,惟賽兒能用之。因削髮為尼,以其教施里閈間,悉驗,細民翕然從之。欲衣食財物,隨所須以術運致。初亦無大志。乃妖徒轉盛,至數萬,官捕之急,賽兒遂反,殺傷軍兵甚眾。三司皆不以蚤發繫獄。既而捕得之,將伏法,怡然不懼。裸而縛之,臨刑刃不能入,不得已,復下獄。三木被體,鐵鈕系足,俄皆自解脫,竟遁去,不知所終。三司郡縣將校等官,皆以失寇伏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