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以小震防大震,郭樹清是不是讀過“反脆弱”

以小震防大震,郭樹清是不是讀過“反脆弱”

程凱

反脆弱,這個詞不太好理解,這是暢銷書作家塔勒布自己造出來的詞。

簡單地解釋一下,比如,你去砸一個玻璃杯,玻璃杯碎了,它是脆弱的;你去砸一個不鏽鋼杯子,鋼杯子沒事,它是堅固的,但它也沒變得更好;但是有些東西,你去砸它,它不僅沒事,反而變得更好了,那麼這種東西,就被塔勒布定義成有反脆弱性。通常來說,生命體更多具備反脆弱性,比如人的骨骼,經常施加合適壓力,會變得更堅韌,而人的精神,經常受到一些合適壓力,反而變得更堅強。

稍微熟悉塔勒布的人,知道他最暢銷的書是“黑天鵝”以及“隨機漫步的傻瓜”,塔勒布涉及學科很多,但最主要還是落在研究概率研究隨機性上,有一個核心概念:我們經常低估了隨機性,高估了自己的預測能力,我們追求的穩定性其實並不穩定,經常蘊含著巨大的風險。

如果只是停留在這種分析上,塔勒布並不見得多高明,但他的智慧在於提出了很多應對難以預測世界的技巧,“如果不預測怎麼辦”?

提高自身反脆弱性的一個技巧,就是故意增加點不穩定,以經常出現的小衝擊,增加生命體的抵抗力,在大沖擊來臨時安然無恙。換句話說,我們無法預測危機什麼時候來以什麼面目來,但可以做到不預測也行,因為我們具備反脆弱性。

說了這麼多,大家也許會覺得不夠通俗易懂,但很多東西就是沒有辦法通俗易懂地表述出來的,就像很多人都知道“薛定諤的貓”的比方,知道“測不準”的說法,那是通俗易懂了,但其實他們連量子力學的門都沒有摸到。

好在,銀保監會的郭樹清主席,最近用一句話,清晰地表達了這種增強反脆弱性的態度,儘管,我們不知道,郭樹清有沒有讀過塔勒布。

在第10屆陸家嘴論壇上,郭樹清發表演講表示,要以經常的“小震”釋放壓力,避免出現嚴重的“大震”,要以事先的而不是事後的、以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以整體的而不是零散的方法,去矯正各種偏離,及早恢復經濟金融平衡。

從這種表述上來看,監管者已經把話說得明明白白,監管在去槓桿、化解金融風險的過程中並沒有採取一刀切和急剎車的方法,但是,去槓桿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過程,也肯定不會因為出現一些小震盪而半途而費戛然而止的。

郭樹清要防的是什麼?是防止像西方金融危機發生時一樣,“多數國家仍然通過危機來強制調整,付出沉重代價後才恢復經濟金融平衡”,相反,中國的監管層是希望通過不斷的小震,來增強經濟系統的反脆弱性,讓大的風險化解於無形,或者說,當一些難以避免的外部衝擊來臨時,中國經濟能抵抗得住消化得了。

如果歷史上最高的震級是8級,那麼就要按照防範10級地震的能力來蓋房子,這就是反脆弱。既然監管層都明明白白說清楚了,企業、投資者就要清清楚楚地想明白,不要再幻想平平穩穩,市場的特點就是波動,不斷的小波動,才能避免大波動,或者說,只有不斷適應小波動,才能在大波動出現時扛得住。

這個道理,其實很多企業家是想明白了的。正和島最近發了6月12日浙商總會在杭州開會時馬雲的一段講話,馬雲有句大白話也說得明白,“一旦要決定去槓桿、去產能,這個玩意兒是回不來的。”那麼,企業能做的是什麼呢?“一定要在陽光燦爛時修屋頂”。

馬雲說,“多年來在阿里我自己的感受很深,我那時候一直堅信一個東西,我的想法就是在陽光燦爛的時候修理屋頂,公司在形勢最好的時候、業績最好的時候、利潤最好的時候、士氣最好的時候必須改革,一定要在陽光燦爛的時候爬到屋頂上修屋頂,千萬不要下雨、下暴雪的時候再跑到屋頂上修一修,你可能就摔死在屋頂上了。”

“對我來講,宏觀好沒什麼,宏觀好不一定輪得到我,微觀差,磚頭也不砸在我頭上”,這就是馬雲的反脆弱啊。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郭樹清的“以小震防大震”,或者說塔勒布的“反脆弱”,或者說馬雲的“陽光燦爛時修屋頂”,能給我們一點什麼提醒呢?

我覺得,還是要增強自己的風險抵抗能力,比如說,在獨角獸的投資機會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不要多想什麼“一萬年”,而是多問一句,自己的反脆弱性有多強;在討論房價是會漲還是會跌的時候,少預測,而是多問問自己的現狀,如果房價大跌,自己能不能扛得住?如果你債務低,沒槓桿,拿來投資的錢即使賠光了也不會影響你的正常生活水平,那你就是反脆弱的,否則,你就是脆弱不堪的,不管你現在多風光,黑天鵝砸中你是早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