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人物篇:軒轅黃帝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

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人物篇:軒轅黃帝


黃帝即位據說是公元前2697年,即位時20歲,據此推算黃帝出生於公元前2717年,其生卒年份傳說為公元前2717—公元前2599年。

黃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黃帝逝世後葬於橋山。其孫高陽立,即顓頊帝。顓頊死後,黃帝曾孫高辛立,即帝嚳。嚳死,子放勳立,即堯。堯死,舜立,舜是顓頊的六世孫。黃帝,顓頊,嚳,堯,舜即是五帝。所以說黃帝是五帝之首。

黃帝與炎帝是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後來,兩個部落爭奪領地,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人物篇:軒轅黃帝


黃帝功績

摺疊文化貢獻

根據中國史書的記載,他在炎帝之後,統一了中國各部落。他推算曆法;教導百姓播種五穀;興文字;作干支,制樂器,創醫學。紀時:帝使大撓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紀時沿用至今農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為一週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數學:隸首作數,定度量衡之制。軍隊:風后衍握奇圖,始制陣法。

音樂:伶倫取谷之竹以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養蠶以絲製衣服。

醫藥:與岐伯討論病理,作《黃帝內經》。

文字:倉頡始制文字,具六書之法。

鑄鼎:在荊山(在今天河南三門峽靈寶)鑄鼎,分華夏為九州

其他:舟車、弓矢、房屋等之發明。

發明歷數、天文、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紀年、文字、圖畫、著書、音律、樂器、醫藥、祭祀、婚喪、棺槨、墳墓、祭鼎、祭壇、祠廟、占卜等。

關於黃帝的傳說: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時蚩尤暴虐無道,兼併諸侯,當時的天下共主發明農耕和醫藥的炎帝已經衰落,酋長們互相攻擊,戰亂不已,生靈塗炭,炎帝無可奈何,求助於黃帝。黃帝毅然肩負起安定天下的責任,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雙方的戰士鬥英勇無畏,戰鬥十分激烈。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之下,終擒蚩尤而誅之,諸侯尊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稱為黃帝。


人物篇:軒轅黃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