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隋煬帝昏君楊廣畢生做對一件事,開鑿大運河,歷史影響深遠

京杭大運河是歷經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而隋煬帝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貪圖享樂,導致民不聊生。


隋朝初年,從經濟方面來看,北方地區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連年戰亂,大量人口南遷,糧食生產已經滿足不了社會需要。


開皇十四年(594年),“關中大旱,人飢。上幸洛陽,因令百姓就食。從官並淮見口賑給,不以官位為限”。與此同時,南方地區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隋唐以來,江南地區的經濟地位日益突出,有“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之稱。因此,打通江南通往中原的水道,解決南北糧運問題,就成了統治階級的當務之急。


於是,當時的隋朝皇帝楊廣雖然十分昏庸,卻決心開鑿一條大運河,聯繫江南。

隋煬帝昏君楊廣畢生做對一件事,開鑿大運河,歷史影響深遠

從政治方面來看,隋王朝為了維護國家統一、鞏固新生政權,加強對東南地區的政治統治和經濟、軍事控制,隋煬帝開鑿東南方向的大運河就顯得十分必要。


從軍事方面來看,隋煬帝開鑿永濟渠的直接目的是為了軍事運輸的需要,即為了溝通攻打遼東的兩個水陸軍事基地——東萊(今山東掖縣)和涿郡(今北京)。


當然,隋煬帝個人巡幸江南、遊歷各地,可能也是開鑿運河的原因之一。

隋煬帝昏君楊廣畢生做對一件事,開鑿大運河,歷史影響深遠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重要道路,開鑿大運河的意義可以簡單概括為以下五點:

1、促進南北交通運輸和交流,使南北糧草的運輸更加的方便,並加強了集中統治;

2、加強各個地區的經濟建設,對後世的經濟發展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3、加強地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為後世人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隋煬帝昏君楊廣畢生做對一件事,開鑿大運河,歷史影響深遠

內容整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