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关于民办教师,你想说些什么?

笨笨潮爷1


过去的他们,值得尊敬!



许许多多跟我一样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们,我们的小学甚至初中,都是由民办代课教师传授相关的知识技能。

他们教会了我们数数,算题,识字,做简单的手工,还有唱一些通俗易懂的校园歌曲。 在我看来,他们虽然是一批没有编制的代课教师,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教学业务能力可能比现在不少同行都优秀。

正是这一群体默默地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支撑着那个年代整个农村义务教育。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主动和被动的离开了教育岗位。



现在的他们,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关怀!

现在这一群体绝大多数人已经年过花甲,体弱多病,没有任何经济上的来源。他们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农村的基础教育。

现在最值得关注的就应该是他们的养老问题,在我周围不少民办代课教师,现在的经济来源只有农村养老保险每月两、三百元。

这样的微薄收入跟现在的物价,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相关部门也在多年以前对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下发文件于解决,但是标准普遍低,存在各个地方上的差异性比较大。



我所在地方于2010年,对民办代课教师实行养老补助,按照工龄每月补助六元,也就是说从年满60周岁下一月起,如果是十年工龄,每月可以领到60块钱养老补助,加上自己的农村养老保险,可能不超过300元。

在我看来,各地应该加大对农村民办代课教师养老补助的力度,制定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补贴政策。我建议可以参考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根据民办代课教师过去的工作年限不同,设置一定阶梯排列的补助标准,让他们有最低生活的保障。

由于当时他们在学校工作时,普遍与学校没有任何劳务合同,更没有缴纳相关的养老保险。相关部门可以为他们开绿灯。



根据个人经济状况不同设定一定的养老保险缴纳标准,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工龄,去补交养老保险,走社会化养老统筹之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汇智坊


我曾经就是民办教师,我要为民办教师说句话

近来全社会都谈论当时的民办教师。我就是当了4年的民办教师,我父亲在60年代文革中被迫害致死,全家被遣送回乡参加农村劳动改造,我成为回乡知青后来当了民办教师,后来父亲平反昭雪。80年代落实政我转为公办教师。虽然我转为了公办教师,但一直都和那些民办教师在一起教学,所以我了解民办教师,对民办教师有感情、有感受更有发言权。

民办教师顾名思义就是农民供养,农民出身的教师。是我们国家的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群,他们在那个时期头上带着“太阳底下最光辉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四化建设的引路人”的光环。当时正是教育改革刚开始的时期,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很浓。所以那个时候所有的民办教师尽管工资待遇很低,他们心情很好,干劲很大,都为当时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当然他们的压力是很大的,每年每学期都要参加几次教师整顿考试,教材教法过关考试。还有学生的升学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给教师排名次。还有身边的其他民办教师一个个转为公办,大家想想那时他们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

我尽管只当了很短时间的民办教师,但是我很敬佩民办教师,特别是在这个岗位上干的时间很长,后来因各种原因离开的。他们都年龄已大,除过会教书以外没有其他生存的能力。实在可怜,希望国家能照顾这些人。

老民办教师的辛酸泪,笔者诗情画意"碧血育桃李,烛炬尽燃烧。教育追梦人,居然老来凄"。这就是对老民办教师的真实写照。

字字血,声声泪,酸甜苦辣说不尽:

翻开任民办教师期间的档案资料,所有的教师(包括学历、荣誉证书等)证件,件件都盖上了圆圆的红章、钢印,这就证实了民办教师的身份是完全合法的。

我们的身份不但是国家承认的合格民办教师,而且还在省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编制在册。

我们先后走上光荣而崇高的教育岗位上,乐守清贫,爱岗敬业,成了农村教育的一支骨干力量。几十年来,风风雨雨,历经沧桑,可谓是"蜡烛形象","春蚕精神"。

当初,我们当民办教师的含辛茹苦,辛勤耕耘,甘为人梯勤浇灌,愿作孺子老黄牛。

为了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的民办教师不畏艰难,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尽管在当时乡村办学条件非常贫困,教学环境也非常艰苦,但我们当民办教师的仍然忠于职守,情愿苦吃。白天在破旧的茅草房里为学生上课,晚上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还要熬夜备教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尤其是我们的老民办教师,暑去寒来,始终精忠为教,无私奉献。特别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中,辛勤工作,勇挑重担。为了保"两基",促"两全",以达到国家评估验收。我们情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家家上门精心辅导学习,为的是帮助学员早日脱盲; 户户走访耐心做好家长工作,为的是提高学生入学率。舍小家,顾大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微薄工资仍然忠于职守,愿作人梯,甘为孺子,谱写了教育新篇章。

"春蚕巧织满园锦绣,红烛点燃一代新人"。我们为国而教所付出的心血、汗水值得,人民是满意的。

我们的老民办教师对教育多么挚爱的坚守、苦守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追求美好的教育梦想!

为的是老来有个归宿的指望...

喜逄盛世,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先后出台了许许多多的文件。

一些地方未解决好民办教师问题,一些地方另搞一套。

心寒!心酸!心伤!令人痛心!

如今,老无所养,病无所医!

我们年复年,岁连岁,空望泪尽。

愿望、盼望、希望,仍然渺茫!

我们曾经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人民教师,知法懂法。

"为教贫一生,委屈背在身"。此时此刻的老民师含着辛酸的泪水,喟然长叹: 苦度花甲古稀年 ,等到何日有尊严?

今日盼明曰,日暮催人老。

我们老了!伤不起了!等不起呀!

可怜我们的老民师风烛残年,老弱多病,度日如年哪!

我们的黄花晚节该要有一个心安乐意的归宿,生活待遇要有一个足够的社会保障,这是老民师梦寐以求的期盼!

我们要大声疾呼: 解决民办教师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不要再姗姗来迟,遥遥无期等不起呀!

我们也相信 :老民办教师的遭遇能唤醒一些人的良知。

愿国家方针政策能早日得到享受,真正感受到温暖!


季雨蒙


我的父亲当了24年民办教师,在我上六年级的时候,在民转公一年后,因为计划生育倒查,由于我是超生,被开除公职,对我父亲打击非常大,在农村教书快三十年,十七岁开始教书,开除时四十多岁,只能干农活,外出打工,不会任何技能,只能干苦力,他们那个时候的工资特别低,父亲看到现在和他们一起教书的工资涨了好多,心里难受,想我考个老师,完成他的愿望。在省城上班两年的我,理解父亲这辈子的心结,我放弃在省城,来到现在上班的地方教书,希望他能释怀吧,反正我觉得民办教师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也是悲情人物。政策没有对他们有合理的安排,但是却为了我们国家基础教育奉献很大的一批人。


乡镇教师洋


我也曾是一名民办教师,七零年参加工作,教了三年小学五年初中。邓公让我们老三届人参加了高考,我七八年进了大学。毕业后在县中教高中语文三年,后调入地级市高中教了二十五年,直至退休。如今我已退休十二年,享受着中学高级教师的待遇。我感谢党和政府,但也希望给曾经未转正的民办教师以基本的养老待遇,让他们安享晚年!


园丁6488


关于民办教师,我想说的是谢谢他们。

我生长在农村,小学一至五年级我的老师都是民办老师,现在忘记了学校当时总共有几位老师了,只记得只有一位公办老师,也就是我们的校长。

记得我的小学老师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高中毕业的没有几位,大多是初中毕业,一年级老师还是小学毕业,就是他们说着一口家乡话,教会了我数字加减法,教会了我a o e,教会了认字,使得我有机会拥有现在自己满意的生活。

亲爱的老师们,你们现在过得好吗?


奋斗幸福515


60后的我,80年全班唯一考上高中的学生,对民办教师印象深刻!大多数民办教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不辞辛劳,他(她)们在那一年多数都转了。少数人困素质差被解聘,我就深受其害!正是因为一高姓老师将我录取通知书假手他人,使我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当时学校为什么要让一解聘民办教师代捎通知书呢?无法理解!


岱宗之子


民办教师是民族良心

我自己都是资深老教师了,但对我印象最深刻,最令人牵挂和痛心的 还是那些国家教师最缺乏时刻的原民办教师。他们工资待遇微薄,大多在偏僻农村,好多人坚持到九十年代,大多因各种各样原因离开了教师队伍。我小学基本是民办教师教大,隔壁田哥,算幸运,坚持到后来带薪退休,还有两位因为老婆拖累,现在生活都不好。一位很优秀的王老师,因三十多年没见,我在姨家醋房前几年见过,后来才恍然大悟,至今还为没有喊老师而后悔。

由于文革影响,公办老师一度全国性缺乏,我高中毕业时候的英语老师,还是转公办不久的幸运儿。隔壁田哥是我小学二年级时候带班主任,初中毕业水平,字写不好,但对学生特别严厉,打是主要手段,为此我妈经常骂他,他也知道不是真心 ,还是一如既往。现在还记得当年偷着下河游泳,被揪住候,直到一根杨树枝被打秃,身上火辣辣疼了好几天,也懒得告诉家里人 ,也知道说了也没用。

他们都是时代的产物,撑起了教育普及的重担,是精神荣誉的获得者,同时也是物质的弃儿。就专业素养,肯定没有我们这些经过师范院校系统培养的老师水平高 ,但由于时代原因,老派传统色彩很浓厚,可能具备误人子弟的能力,绝无辜负教师身份的初衷与表现。

现在全国各地,陆陆续续都出台了一系列变通措施,对那些老民办教师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援助或补助。

请不要忘记她们,和参加过战争的老兵一样,也是国家功臣,在年老之际,应该赢得全民族崇敬。

在此,向这些民族良心敬礼!



多彩体坛


这是一段特殊时期的特殊经历。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我们那因为县革委会(非三结合)两个主任建议外地教师返回原藉造成的空缺形成的。村聘给工分,中学给工资(每月29元,公办48元。后增至105元,已是公办工资达300元以后了)。当时都很珍惜,教学也很认真,多为学校教学骨干,不少还当了领导。78年转正少数,隔多年后陕西省有了政策后(大概85年)逐步转正,至2002年转完。其中因违反计生和考试未取得任用证辞退不少。我是76年参加,94年考转,历时18年,也是人生青壮时期。


如是是如如是是如如是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教育,基本是清一色民办教师。我的启蒙老师王志强她便是其中一位,王老师身担班主任丶语文课丶数学课丶劳动品德课,她每天到校进教室就是一天,批改作业不从拖延,当面教改。有同学跟不上,她会带家义务辅导,然后送学生回家。我从八七年高中毕业回家乡中学也作了一名民办教师,是通过县统一考试然后颁发《民办教师任用证》

才上岗,担任初一四班班主任教语文课,后来因有老师病或休产假,又陆续兼任过历史丶地理丶生物丶外语(曰语)课,那时校长也兼课教毕业班政治。全校四五百名学生,老师二十几位,一大半是民办老师。民办工资每年840元,还是自己下村去讨。我在3个村有欠工资四五千,直到14年在民师上访催促下才给付清,而我己下岗十二年了。其实作为曾经的一名民师和曾经民师的学生,想说得太多太多了。最后愿中国民师这个特殊的教育队伍,会有公正公平的待遇!


王军95141


我们那里的民办都转公了,但之后是大量的代课教师,这些代课一代就十几二十年,其实和原民办只是名称不同罢了。当时我这公办收入也低微,他们则更低仅够糊一人之口。在这种状态中坚持着,我校那时9个老师6个代课,没有他们的坚持便没有乡村教育的蓝天。作为原负责人,我感谢他们与我共同努力,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如同过去的长征,我走到了延安,而他们却没有,深望国家记得他们,为他们将老的人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许是和他们长期共事的我们这些老师比别人更殷切的期盼。因为我最了解他们。谢谢你们,所有的原民办代课教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