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萧太后一个女人,是怎样让大辽越来越强盛的?

用户69330833


22:00

吕海峰

话说,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北宋与大辽并存期间,辽国的势力是越来越大,甚至,长期成为了一块压在北宋王朝头上的大石头。尤其是,在辽国进入萧太后的统治时期之后,大辽更是越来越强盛。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咱们就一起再穿越历史的隧道前往探查一番。

首先,我们先共同回首一下何为大辽?事实上,它就是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所成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了九个皇帝,享国二百一十年。本来,它的都城刚开始是定都于潢府,即: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但是,等到了公元947年之后,由于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并攻占了北宋王朝的汴京,即: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故而就将都城又迁到了这里,也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原王朝,同时正式修改国号为“辽”。当然,期间曾经在公元983年又更名为“大契丹”,但等到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又恢复了国号“辽”。而就在它的全盛时期,也是相当了得,疆域从东可到日本海,从西可至阿尔泰山,从北可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从南可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然而,辽国之所以能够变成这种很成功的样子,其中,有一个人的作用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她就是辽国历史上的著名女皇——萧太后。想当初,公元982年,在她正式执掌了大辽的政权之后,就开始对她的国家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诸如:释放奴隶、奖励农耕,厉行廉洁、治理冤狱、推行《唐律》等,一步步为大辽王朝后来的鼎盛,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放眼望去,在当时的辽国已经是一片和谐盛世。

当然,就在萧太后的执政时期,宋、辽之间还曾经发生了一个比较搞笑的故事,即:当时,因为萧太后知道,之所以大辽王朝能够越来越强大,这其中既有她的汗水,但更有一个大臣——韩德让的汗水,而韩德让才是一个真正的高人。如果要想将大辽的势力和实力继续发展下去,就得紧紧依靠韩德让。为此,萧太后就找了一个机会使自己公开地嫁给了韩德让。当然,他们二人也并没有领取正式结婚证,基本上是属于一种无证上路,但是,他们二人却的确成为了实际上的一对夫妻,甚至,最后,就连萧太后的儿子耶律隆绪,也都默认了这个事实,并对待韩德让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

但是,就在此时,宋朝那边的一些谍报人员,当他们打听到了这一段关于萧太后的所谓风流韵事之后,顿时感到如获至宝,并迅速向当时的宋太宗进言:“如今契丹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而其母与韩德让不清不楚伤风败俗,定然招来国人痛恨,辽国肯定内乱,这正是对辽用兵的大好时机。”于是,一向比较英明的宋太宗就认为此时的辽国也许正是处于一种人心浮动的境况,甚至,不堪一击。

于是,宋太宗雍熙三年,即:辽统和四年,公元986年的三月,宋朝大军就开始北上伐辽,也就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雍熙北伐”。那么,既然是井水不犯河水,为什么宋太宗还要听信别人的谗言而伐辽呢?原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时,辽宋两国之间其实一直存在着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即: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皇帝石敬塘曾经割让给辽国的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因为,此事关系到双方的领土主权问题,所以,辽宋之间就一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始终没有消融。

然而,在刚开始,雄赳赳气昂昂的宋军的确是锐不可当,直接兵分三路,浩浩荡荡,并取得很多次的胜利,但出人意料的是,随着战事的深入,局势不断被辽国所扭转,最终,宋军不但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反而还大败而归,并从此大伤元气。以致于辽国以前本来一直是以防御为主,但最后,经过这次战役之后,萧太后才发现,大宋王朝也不过如此,于是,在后来,就变成了以进攻为主了,并逐渐占领了上风,成为了当时比宋朝还要更为强大的一个国家


仺山泱水


不但有儿女情长的母性,还要具备女政治家的魄力,手段如吕雉,柔情似簿夫人,二者缺一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