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如果鶴壁兩個縣,都改回古代的名字,你覺得哪個最好聽?

位於河南省北部的鶴壁市,面積不算大,但歷史底蘊極為深厚。這裡不僅是商朝的國都朝歌所在地、封神榜故事的發生地,還是林、石、衛、康、殷等姓氏的起源地。

其所轄的兩個縣,在古代名氣極大,但因為改名後少有人知。今天,小南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鶴壁兩個縣對應的古代地名,快來看看哪個地名最好聽。

浚縣——黎陽

如果鶴壁兩個縣,都改回古代的名字,你覺得哪個最好聽?

黎陽是浚縣在西漢至元朝時期的舊稱。

浚縣歷史悠久,是河南八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個縣級名城。厚重的歷史,為浚縣孕育了眾多的名勝估計,古城內的大運河浚縣段、黎陽倉遺址更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據資料記載,黎陽縣始置於西漢高祖年間,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了。

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於黎陽縣置通利軍,黎陽縣屬之。後於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升通利軍為州,稱浚州,黎陽仍屬之。

直到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浚州州降為縣,省黎陽,始稱浚縣。此後浚縣之名經明、清、民國一直沿用,至今未變。

淇縣——朝歌

如果鶴壁兩個縣,都改回古代的名字,你覺得哪個最好聽?

朝歌是淇縣在商代至南北朝時期的舊稱。

提起淇縣,或許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提起朝歌,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朝歌最早稱"沫",在商朝是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代帝王的首都。到了帝辛(商紂王)時期,改沫為朝歌。

此時的朝歌非常繁華,一度是紂王的花花世界,從"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諸侯朝靈山"等文獻記載中,便能窺探一二。

周朝時,朝歌作為最大諸侯國衛國的國都長達831年。春秋時期,改為朝歌邑。後於西漢初期,始置朝歌縣。

直到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朝歌縣被撤銷,改置衛縣。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改朝歌殷墟地以西為衛縣鹿臺鄉,宋金仍沿舊制。

元憲宗五年(公元1255年)於鹿臺鄉置淇州,後又於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降州為縣,始稱淇縣。此後,淇縣之名經明、清、民國一直沿用,至今未變。

好了,以上就是鶴壁所轄的兩個縣縣名古今對比,不知道你覺得哪個名字最好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