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明英宗復辟後,景泰帝所有陪葬的妃子中,為什麼就汪氏活下來了?

當年明英宗朱祁鎮因寵信宦官王振,率領了50萬大軍去攻打瓦剌,最後被困於土木堡,其所帶隨從全部戰死。朱祁鎮也因此被瓦剌俘虜,在瓦剌那度過了一年的俘虜生涯之後,此時的瓦剌發現朱祁鎮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因為在明朝那邊已經有了新主朱祁鈺。

面對這樣的情況,打又打不過的瓦剌,只能暫時認輸,所以無條件的將朱祁鎮放了回去。

被放回的朱祁鎮為什麼沒有被朱祁鈺賜死?

當明英宗朱祁鎮回到闊別一年的京城的時候,城裡的一切早已是物是人非。現在的皇位是其弟景泰帝朱祁鈺的,而自己又是孤身一人,想要爭奪皇位無非是以卵擊石。雖然生母孫太后還在朝上,但是要讓景泰帝朱祁鈺還政給朱祁鎮,更是難上加難。

明英宗復辟後,景泰帝所有陪葬的妃子中,為什麼就汪氏活下來了?

因為孫太后知道兒子朱祁鎮因為土木堡之事失去了民心,也明白朱祁鈺是在臨危之際受任,再加上朱祁鈺護國有功,所以這個時候的朱祁鈺算得的上民心所向,要想還政給朱祁鎮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自朱元璋時期起就規定“後宮不得干政”,孫太后也是明白這一點的。

明面上,雖然孫太后不能扶持自己的兒子朱祁鎮,但是孫太后可以讓世人知道,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是皇太子。而朱祁鈺只是代理皇位,到最後皇位還是會回到明英宗朱祁鎮那一脈去。

明英宗復辟後,景泰帝所有陪葬的妃子中,為什麼就汪氏活下來了?

放回來的朱祁鎮,被景泰帝朱祁鈺軟禁在南宮,並且切斷明英宗朱祁鎮外面的一切聯繫。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朱祁鈺為了不想丟掉到手的皇權,景泰帝朱祁鈺廢掉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另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朱祁鈺的這個想法不但遭到了朝上所有大臣的反對,而且也加速了“奪門之變”的開始。我想朱祁鎮也萬萬沒有想到,在有生之年還能再次繼位,成為明朝的第八任皇帝。

按理說,歷代君王為了維護自己的皇位,但凡威脅皇位的事都會進行徹底清除。而朱祁鈺卻是個例外,在朱祁鎮放回之後,朱祁鈺卻沒有將朱祁鎮賜死,這是為什麼呢?

明英宗復辟後,景泰帝所有陪葬的妃子中,為什麼就汪氏活下來了?

1、朱祁鈺找不到合適的藉口

雖然朱祁鎮當時貿然出兵,讓明朝損失了大部分的兵力,還曾一度讓明朝處於危險的境地。但是朱祁鈺並不能因為這就對朱祁鎮進行問罪。好歹朱祁鎮之前也是一國之君,這也是關乎皇室的尊嚴。

2、朝中大臣不允許朱祁鈺這麼做

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初期,像內閣的“三楊”都是在輔佐皇上的。在當時明朝內閣的權力是不容小覷的,連皇帝都要敬三分。如果朱祁鈺想要處置朱祁鎮,作為支持朱祁鈺的大臣于謙,也會上前阻攔的,所以朱祁鈺唯一能想到的辦法,也只能軟禁哥哥朱祁鎮。

3、朱祁鈺處理問題上的感性

歷史上,在皇室生活的人會比普通生活的人更復雜,這是因為身在皇室要時刻提防別人的算計,有時候為了保命、為了有更好的仕途,不得不逼自己心狠手辣。

朱祁鈺之所以沒有將朱祁鎮處死,這也是源於朱祁鎮對弟弟的信任。在明英宗朱祁鎮出征前,曾讓弟弟朱祁鈺輔佐太子朱見深監國。

朱祁鎮對弟弟的充分信任,其實朱祁鈺心裡是知道的,所以在朱祁鎮被放回之後,朱祁鈺還封朱祁鎮為“太上皇”。

壞就壞在這個“太上皇”的稱號,如果當時朱祁鈺沒有將朱祁鎮封號,而是將朱祁鎮貶為“庶人”,我覺得朱祁鎮在後面的奪門之變上也不會很順利。再大膽想一想,如果朱祁鎮復辟失敗,明朝的歷史又會是怎麼樣的書寫呢?

景泰帝朱祁鈺為什麼死後,汪氏沒有陪葬?

不管怎麼說,歷史不會重來,軟禁的朱祁鎮還是復辟成功了。朱祁鈺因為一次出巡祭祀,途中染病臥床,想讓隨駕前往的石亨代為祭祀。石亨見到朱祁鈺病情嚴重,又想到朱祁鈺的兒子夭折了,不免對自己的前途所擔心。

打著小算盤的石亨正是鑽了這樣的空子,才讓明英宗朱祁鎮成功復辟了。而軟禁了7年的朱祁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朱祁鈺廢為了郕王,軟禁在南苑。不久後,朱祁鈺便死了,關於朱祁鈺的死因,至今仍是歷史上的一個懸案,可憐的

朱祁鈺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死後沒有被葬進皇家帝陵的皇帝。

皇帝死後,按照明朝的殉葬制度,後宮妃子都是要進行陪葬的。朱祁鈺生前一共有兩個皇后,一個是汪皇后,另一個是杭皇后。當初朱祁鈺想要廢掉朱祁鎮最初立的太子朱見深,改立杭氏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明英宗復辟後,景泰帝所有陪葬的妃子中,為什麼就汪氏活下來了?

這個時候,是汪皇后站出來反對朱祁鈺的做法,導致朱祁鈺大怒,一氣之下,將汪皇后廢了,而杭氏因為母憑子貴成為了朱祁鈺新的皇后。

按理說,杭皇后的兒子封為太子後是件大好事,可是太子朱見濟偏偏在5歲的時候不幸夭折。杭皇后又對兒子的死傷心欲絕,沒過兩年也去世了。

至於汪皇后,在朱祁鎮復辟之後,沒有讓汪皇后殉葬,有以下兩點原因:

1、當時朱祁鈺再廢朱祁鎮兒子太子之位時,汪皇后曾因袒護朱見深而丟掉了皇后之位。

2、再加上,當時的汪皇后還有兩個年幼的女兒需要照顧,所以朝中大臣向朱祁鎮請示,不要讓汪皇后殉葬。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朱祁鎮將朱祁鈺降為了郕王,然後廢掉了杭氏的皇后之位,還命人毀掉了杭氏的陵墓。

其實,在朱祁鎮眼裡,只承認汪皇后是郕王妃。沒有被殉葬的汪皇后,在朱祁鎮允許下,住在郕王府裡安度餘生,汪皇后最後是活到了80歲才去世的。這在朱祁鈺的所有妃子裡,汪皇后的結局算得上是最好的了。

明朝的殉葬制度為什麼在朱祁鈺死後就結束了?

自明朝自太祖皇帝朱元璋開始,就恢復了這一慘無人道的殉葬制度。導致在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大量的嬪妃便被活活的埋入了明孝陵,此後的明成祖、仁宗、宣宗、代宗幾朝都要遵循祖制。一旦皇帝駕崩,就要將除皇后與皇帝生母在外的大量嬪妃進行陪葬。

明英宗復辟後,景泰帝所有陪葬的妃子中,為什麼就汪氏活下來了?

那麼明朝的殉葬制度是什麼時候結束的呢?

其實是明英宗朱祁鎮臨終前廢除此項殉葬制度的,朱祁鎮不顧違背祖制,臨終前廢除了明朝實行已久的殉葬制度,我覺得這也跟早期的朱祁鎮經歷相關。

我們都知道朱祁鎮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被瓦剌俘虜後又能重新登上皇位的皇帝。那麼他的經歷也是比較特殊的,在被景泰帝朱祁鈺軟禁7年的日子裡,朱祁鎮隔絕了與外面世界的一切聯繫,這期間陪伴他、照顧他的是身邊的錢皇后。錢皇后為了能讓朱祁鎮生活地更好,並不擅長女紅的她還努力得去做女紅去變賣錢財。一代皇后淪落到了這樣的地位,卻沒有絲毫的怨言,也許這個時候的朱祁鎮才真正的明白什麼叫做患難與共。

明英宗復辟後,景泰帝所有陪葬的妃子中,為什麼就汪氏活下來了?

況且帝王死後,嬪妃的殉葬制度的殘忍,讓朱祁鎮覺得這種慘狀還要繼續發生在自己的身邊,不免覺得自己欠錢皇后的實在太多了。經歷了太多風雨的朱祁鎮,也許早就對生死看淡,可是對於錢皇后,他卻是始終放不下。

他知道自己死了以後,按照殉葬制度,沒有孩子的錢皇后是要跟著自己陪葬的,可他不忍心錢皇后落到這樣的下場啊。

天順八年的時候,朱祁鎮病重了,身患重病的朱祁鎮召見了內閣大臣和近侍太監,當眾說出了“罷后妃殉葬”的遺詔。並再三叮囑朱見深一定要好好的孝順錢皇后,待到她百年之後要和自己葬在一起。因此,在明朝實行了七十多年的殉葬制度就這樣被廢除了。

縱觀中國歷史,能在本朝本代廢除殉葬制度的皇帝沒有幾個,而朱祁鎮是明朝的第一個。雖然朱祁鎮在政治上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他在晚年還是任用了李賢等忠臣,聽信納諫、善待百姓,還廢除了明朝的殉葬制度。

雖然他沒有先輩們有名氣,也沒有做出先輩們的偉大成就,但是朱祁鎮卻有一種先輩們所不具備,或不願意具備的理解別人痛苦的能力。這種能力是自古以來,皇帝們一直很少去理解自己子民的生存環境所導致的。因為皇帝心裡想的是,只要下面的這些人不造反,別的事都是可以去忽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