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你认同这句话吗?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闲云野鹤98588


德才兼备是圣人,

德胜于才是善人。

无德无才是庸人,

有才无德是小人。

圣人活的坦荡,

事事顺风顺水。

善人活的愉悦,

难免有些曲折。

庸人活的郁闷,

大多一事无成。

小人活的苦累,

只是因为奸诈。

圣人是我导师,

教我如何做人。

善人是我师傅,

教我如何修身。

庸人是我资粮,

给我机会修身。

小人是我资本,

教我怎样防身。

我认为,这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一个不很全面的写照与解释。

谢谢!


济南老侯


我认同这样的说法。我们村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家四口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儿女双全应该是个不错的家庭,可是偏偏父母的溺爱把家的男孩宠坏了,犯法后被抓进了监狱,最后一家妻离子散,男主人因为儿子气的喝药死了,女主人在儿子进监狱后带着女儿改嫁了。 我的故事发生在我们村,一家四口,父母特别溺爱他们的儿子,儿子小的时候去谁家偷谁家,那样的事情发生的不是一次两次了,做父母的不可能不知道,知道了也没管教。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个男孩子胆子越来越大,在十四五岁的时候混迹一帮混混里,有一次在市里拦车打劫司机,几个人把车打劫了,司机打死了。犯案后被警方通缉,一帮人怕被抓整天不着家东躲西藏的混日子。男孩的父亲知道儿子犯了那么大的事气的喝农药死了。接着男孩和他的一帮哥们被抓,他的妈妈带着他妹妹改嫁。如果男孩被父母管教的是个品行端正的人怎么会把家弄零散?如果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他认识到偷抢是犯错甚至犯罪的事怎么会把他父亲气死?!所以说我认同"德不配位,比有灾殃"!


茫茫人海我在哪里等你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你认同这话吗?我认同这话,位代表权力,权力就是当领导了,一个人无德的人被提为大领导,迟早会搞到一塌糊涂,阴狠手棘!小肚鸡肠!没有一德性,专找错误!只罚不奖!从手下到员工都要清查一翻!在这位跟前查那个,在那个跟前查这个。搞到矛盾百出!最后人都辞职了!自己也气得进医院了!这种人能当不了大领导!这就叫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纯属个人见解!


天涯人2809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周易.系辞下》

以前在很多场合都曾看到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句箴言,却从未查过它的出处。今日一问度娘,原来它是出自《周易》这部奇书。

这段箴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其中心思想所阐述的观点就是告诉大家,一个品行修为都很浅薄的人,如果此人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这个人就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大的灾祸。

德,就是道德,泛指一个人的人品与道德修养。一个人立于世间,最关键的是自己人品的树立,其次才是立业立功。如果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不过关,却又坐上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其若是一个国家的君王,这个国家会遭殃倒霉;其若是单位负责人,这家企业会逐渐衰落。因为:德不配位,必有灾祸。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有多大的脚,那就穿多大的鞋;自己有多大的力,那就挑多重的担。自己是道德典范,才可以去教导并影响他人。否则,鲜不及矣。

所以说:德不配位,于人于己,都是一场最大的灾难。


牛哥谈人生


非常认同,”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是有道理的。

厚德才能承载万物。这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

相反是那句话,叫德不配位。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

若你没有德行,而要享受的太大,要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元,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

现在很多人,都是疯狂地追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完全不懂得道德,结果会如何呢?”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这就说明一个道理,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人品是最重要的。没有过硬的德行,世间的竞争,就无法立足。


红叶23509


我非常认同这句话。占据高位的人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那就会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营私结党,给社会带来危害,最终也会给自己带来灾殃,轻则牢底坐穿,重则身首两地。


全俊国学与财经


这是一个真理。

它提出了‘德’和‘位’的关系。人往高处走的时候,必须要配备有登高的品德。这个‘德’包含着个人的道德素养、执掌公器的大公之心、‘导航’一个群体的智力和魄力。

一般说来,没有这些品德的人,想登‘高’也难,但也有例外,有的人自己准备不足,却被时代潮流携带着,被动上位,不经意被冲到人生的‘高地’上来了,这样的人占据‘高地’以后,会因登高而头昏目眩,手忙脚乱。这样的不具备当领头羊的人,面对平常的各种突如其来的挑战,都难应付,何况要代表整个羊群面对更复杂的挑战,那真的是他和他手下的羊群的灾难。

还有另一种情况:有人具备领导一个群体的‘公德’能力,但他们‘私德’有严重问题,先是‘公私兼顾’,后是‘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他们如果做一个市井小民,应该是人中龙凤,可是一旦登上了‘高位’,私德膨胀,人品就变坏了。其结果是违背民意,对抗社会发展的规律,最后垮台是迟早的事。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是一般规律。当然,也有例外的。历史上的确有德不配位而逃脱惩罚的,那是由其它的规律或条件造成的。世界是复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句话,的确是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潇湘子41563803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出自《周易·系辞下》,全文是这样说的:“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什么是德?德者,本也。无论是常人,还是君子,无论是善人,还是道人,人人各居其位,皆当守本,尽其本份。常人有常人之品德,君子有君子之美德,善人有善人之善德,道人有道人之道德……有德才能名符其实。

三百六十行,为官当有官德,为医当有医德,为师当有师德……若在其位,不守其本,德不配位,倘为官而常存私心,为医而麻木不仁,若此以为,必有灾殃。

为官者当有公心,为医者当有仁心……德由心立,心为根本。

人,无论在何职何位,据其德,犹如树有根本,才能稳固,无灾无殃。


一真讲堂


都是自我安慰,以讹传讹,一种理想化而已。

建议看看五胡乱华的历史。

多少德不配位,最后善终的。有一位一生吃人的皇帝,最后善终病亡。

请问他的灾在哪?

而那个时期,又多少无辜百姓,被人当畜牲吃了。他们是德不配位吗?


lichen2012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意思是:自身的德行及福报要与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行事会受到报应即所谓的“反作用力”。出自:《周易·系辞下》。原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这话当然对!其实无论地位高低,都应有好的德行。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就有了做人的坚实基础,无论身处何种社会地位,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做人,受人尊敬;反之,只能处于社会底层,被人鄙夷。社会地位高者,道德品质低下,装腔作势,表里不一,自欺欺人,终有暴露的一天,灾殃临头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