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您信吗?这个村靠传统农业走上了小康路!

在豫北滑县,有一个二千口人的陶家村,人均耕地面积一亩半,这几年就是靠传统农业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很多农户盖起两层小洋楼,也有农户在县城买了商品房。这个村基本上没有外出打工的,也没有人从事技木含量高的高效农业,他们就是靠辛勤的汗水,摸索出了"套种"、"轮作"、"一年多收"等"土办法",走上了致富路。

村支部书记陶令勤说:“前几年,我们也经常带村民到外地考察高效农业,由于这些项目技术含高,投资过大,加上受市场波动带来的高风险,村民兴趣不大。近几年大家摸索几种传统轮作、套种模式,这些模式简单易学,科技含量低,投资少,风险小。只要肯吃苦,平均每年每亩地纯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农户比较满意"。

从今天起我分期介绍他们这些"土模式"。!

模式一:白莱、玉米、白莱套种轮作

一、第一茬种甘蓝(俗称洋白菜):每年开春3月1日以后移栽小弓棚种植,6月1日前收莸。平均亩产6000公斤,每公斤平均价格都在一元以上,收入6000元。

您信吗?这个村靠传统农业走上了小康路!


二、4月5日左右,白莱地里‘套种上春玉米,亩产在750公斤以上,玉米每公斤价格在1.6元以上,每亩收入1200元。

您信吗?这个村靠传统农业走上了小康路!


三、第三茬再种上白莱。春玉米收获腾茬后,种上冬白菜,每亩产量也在5000公斤以上。这一季白菜价格没有春季一茬高,但每公斤平均也在0.6元,亩收入3000元以上。

您信吗?这个村靠传统农业走上了小康路!


三茬下来,每年每亩地毛收入10200元一,除去生产资料,每亩纯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与豫北更古老的小麦、玉米模式,很显然,这种模式的收入一亩能顶4到5亩地的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