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着一个民风纯朴,物华天宝、山川秀丽、四季如春的地方它就是永德。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哺育着这里世代辛勤劳作的各族儿女。在距县城10公里有着一个迄今存留部份古代文化遗产和观音洞新石器遗址的地方,就是佤乡勐汞,这些足以证明佤乡是古人类栖息地之一。在这块曾有过早期文化历史繁荣的土地上居住着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佤族的一个支系:本人(传说:本人和其它佤族是一家,因战乱逃难时其它佤族走在前本人在后,相约先行者砍断芭蕉树作记号,本人一路走来,见芭蕉心已长出一大节,认为芭蕉树都长高了,其它佤族已走远,不可能跟上、于是就留在勐汞一代定居。此外有不少学者认为本人是契丹人后裔)。在与汉族混居几百年,相互交融、通婚的过程中逐渐行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饮食文化。在当地胜传着“本人菜,汉家爱”足以证明本人的饮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在佤乡无论你是熟人或生人进入当地的任何一家老乡做客,老乡第一件事就是泡上给你一壶热乎乎的香茶,当地胜传着“三柱青香敬天地,一杯苦茶敬弟兄”这也验证了饮茶习惯在当地的普及。

几年前俯瞰勐汞寨子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喀斯特地貌,勐汞观音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永德佤族(本人)在县境内历史悠久,约在隋唐时期即在县内居住,成为黑部族之一。因此,县内佤族历来自称本人。永德佤族主要分布在时德党镇勐汞村、钻山洞村、户乃村、大坝村、松林村等其余勐板、大山、永康、崇岗、班卡、小勐统等乡镇及镇康县也有少量佤族群众居住。目前全县佤族人口约24000人。 永德境内佤族信仰南传上座佛教,勐汞是县内及周边佤族的佛教中心。“勐汞”在本话(佤语)中叫yangding,意思是大地方、大寨子。勐汞也是县内最大的自然村,有千余户汉族和本人混居。在长期的生活中两个兄弟民族相互包容、融合及通婚,逐渐的形成当地特有民族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本人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历史上几乎无村不寺,经书以傣文书写,诵经以傣话诵读。 清朝后期,勐汞佛寺因当时本人最高官衔五品军功刘大人(刘昌发)及其侄八户大賩(刘文申)倡建,在邻近县乡很有名气,凡大的佛教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周边的信教群众都会云集于此共行佛事,人多时达几千人,不仅有来自邻近乡镇的和尚佛爷及各族群众,甚至连镇康县南伞、勐堆、凤尾坝和耿马孟定镇的信教群众也会前来参加盛会,勐汞成为了当地名噪一时的“大地方”。

在佛教传入以前,本人笃信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尤其对穑神崇拜有加。无论寨子大小,在寨子上方多有穑林,穑林内设穑房供穑神。认为穑神能护佑人们安居乐业,六畜兴旺,粮食丰产,所以在特定的日子里或遇天灾人祸时,要杀猪宰牛祭祀穑神,但凡有违反寨规或伤风败俗之事,也要罚当事人献穑。青年男女如在婚前就有私生子的话,就必须到穑林“赔穑”恕罪。穑林古木参天,茂密幽深,一般由建寨家族管理,平时很少有人敢擅自闯入,更没人会违禁砍伐。

除了祭祀穑神,本人还会在公路沿线的大青树下放置水缸,挑来甘甜的泉水注满,并搁上葫芦瓢,让过往的行人任意取用,他们认为这样做是行阴功,积阴德。

解放前,勐汞本人的社会经济形态已进入封建地主制,而非象阿佤山中心区的佤族般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残余形态,面对外来文化,他们表现出了更多的包容、开放与接纳。他们的文化与习俗受傣族和汉族的影响较深,信仰和节日与傣族无异,生活劳作与汉族相近。

新落成的勐汞佛寺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跳摆:本人的娱乐节目也是一种宗教活动,一般逢年过节及佛寺进行宗教活动时,本人都会敲响象角鼓跳摆。

佛光普照,不分民族。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佛事:小斋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历史文献和古墓遗址足以证明勐汞乃旧时本人的政治文化宗教中心

清末本人最高官衔五品军功刘大人(刘昌发)古墓

清末勐汞佛寺和尚古墓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勤劳朴实的勐汞人民,坝区种水稻,干山种包谷,高山云雾缭绕的地方种植茶叶、也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

勐汞茶园地处1700米的高山中,降水量1400毫米,气温16.8度,属鸣凤山古茶园边缘地段是棠梨山自然保护区的延伸地,有100多年的历史。该茶园四周森林主要分布有松树,西南桦等树种,生态植被良好,常年云雾缭绕。

高山云雾出好茶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民族特色:家有喜事打“团结歌”。有喜事的主人家在园子上摆上几张桌子,桌子上摆上三柱青香,一个猪头或一只公鸡以及酒、茶水,重人围绕桌子在三玄、箫,芦笙的伴奏下绕圈子且有一定规律走跳的娱乐节目,同时可配有说唱作调,以此来朝贺主人。三柱青香敬天地、一杯苦茶敬弟兄便由此而来,顾也证明了茶在当地重要性,仅仅次与天地。

边疆人民大团结,包容互助,相互通婚,生活也好、风俗文化也好,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喝茶都要喝“团结茶”。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滇西南被遗忘的部落

编者不才,以下是编者因家乡及制茶过程中有感而发的几首打油诗。

凤鸣此山:凤留此山万年鸣,千年古树绿成荫,百年茶香溢四海,喜迎五洲皆是友。

山水勐汞:九曲蜿蜒过银河,温流不息断两山,洞泉佳育多才子,金盆佑代英雄出。

匠途:漫漫人生路,悲催匠人心,迷雾寻晰径,疑获吾三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