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破发!破净

今年上市的新股中已经有14只出现破发,10月份以来破发速度明显加快,有的甚至上市首日就亏钱,打新股不挣钱了?这里边透露着哪些信号?同时,市场已经有接近400家上市公司破净,破净率接近历史极值,接下来怎么演绎?


「一、打新格局悄然变化」


新股上市大多受到资金青睐,包括首日在内,新股上市后平均收获7个一字涨停板,运气爆棚中一签能有7W的收益,比如今年9月上市的中科软,即便中不到这样的上上签,多少还是能吃口肉的。然而最近却出现了多个大坑,新股不再是包赚了,11月26日上市的浙商银行盘中破发,成为了2014年以来首只当日破发的新股,而其中签率也达到了0.6%,之后的邮储银行的中签率达到1.26%,刷新2016年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的最高纪录,也有不少人放弃申购和弃购,不过邮储银行上市首日还是有惊无险的守住了“底线”,从当日龙虎榜的数据来看,倒是有不少机构大买。


破发!破净


近期三只次新银行刚上市的表现一方面因为银行股估值偏低,盘子偏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无风险打新的格局正在悄然变化。不过盘子相对较小的非科创上市新股,还是保持了较好的新股溢价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新股溢价能力和其行业、当下投资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再看看科创板,最近几天集体反弹,标的也出现分歧,有的大幅溢价,有的陷入破发困境。比如刚上市四天的桌易信息累计涨幅超过140%,而建龙微纳上市首日便破发。长期来看科创板是一个漫长的价值回归过程,科创板在开板三月左右就出现破发,可能有这几个原因:

1标的发行价格较高,业绩与估值的不匹配。

昊海生科作为A+H 上市公司, A 股价格相较港股价格溢价超过 100%,同时三季报归母净利润是负增长;久日新材之前在新三板,回归科创板之后估值上涨了 6 倍。短期和炒作有关,但长期是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

2市场在学习效应下,理性回归的窗口变短。

对比中小板、创业板开板后市场表现情况,从开板到首现破发,中小板用了 1 年,创业板用了 6 个月,而科创板仅用 3 个月。

3科创板审核加快,稀缺性降低。

首日涨幅明显降低,新股首日涨幅由 8 月初的 300%一路下跌至 11月的64%。


破发!破净


整体来看,未来大量新股破发将成常态,中签率低且具有稀缺性的标的在开板前仍会有超高收益额,而中签率较高且盘子较大的新股易破发。


「二、破净数量接近历史极值」


一边是破发,而另一边是破净。今年四月以来,A股破净股的数量一直在攀升,至目前,沪深两市破净的个股接近400家,占 A 股总数量大约10%,接近了08年的13.7%和18年的12%,几乎接近了历史极值附近。


历次极端估值出现时的行业表现来看,破净率较高的个股集中在周期属性较强的行业,钢铁和煤炭板块均有6成的企业破净,八大建筑央企全部破净,银行板块也有超过一半的股票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刀哥想了想,可能是以下这几个原因:

1、经济增长趋缓,周期性行业承压。


企业盈利磨底不利于周期性行业提升估值,在宏观经济增长趋弱、政策不明朗以及新旧产业交替的阶段,传统行业带来的能增量贡献越来越少。

2 经济结构转型,投资者预期转变。


GDP增长的核心贡献逐由固定资产投资转向消费支出,科技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等产值贡献越来越大,未来传统行业所占的市值比会继续下降,新兴行业的权重还会继续提升。

3存量博弈,市场极端化。

在前两个原因之上,投资者开始抱团消费和科技,业绩确定性强的弱周期行业深受资金青睐。而传统行业遭冷落,呈现出两个极端化。


「三、破净率还会进一步提升吗?」


历史告诉我们当两种风格已经被演绎到了极致的时候,必然会出现阶段性的风格转化。中短期来看破净率提高的空间不大了,长期来看,破净的公司大量出现也会成为常态,对照美股和港股来看,目前A股的总破净率(10%左右)低于美股(20%)和港股的破净率水平(50%左右)。

破发!破净

但破净不意味着差,部分公司是被某个宏观因素或者是市场风格所影响导致“错杀”,甚至拥有了极高的性价比。

比如业绩稳定的银行板块、拥有逆周期属性的基建板块、处于拐点的汽车行业、部分能够抵御周期的资源型龙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