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二战时,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是日本零式战斗机吗?

风云一点通


设计道尔尼335箭式战斗机的初衷并非是一种高速战斗机,而是高速轰炸机,1942年,随着英国皇家空军对于欧洲德占区和德国本土的夜间轰炸加剧,德国空军以及纳粹德国航空部向道尼尔,阿拉多和容克斯三家公司联合发出照片书,要求设计一种速度高达800公里/小时,可载弹500公斤的高速轰炸机。

阿拉多和容克斯分别提出了E561和BF1150方案,前者与BF110重型战斗机/战斗轰炸机非常相似,后者采用六叶反转螺旋桨和前三点起落架布局,但都被空军否决了,而更加激进的道尼尔公司则提出了三个方案P231/1(前后各一台DB605E发动机),P231/2(前后各一台DB605G发动机)和P231/3(前部DB605E,后部采用喷气发动机的混动方案)

不难看出,道尼尔三个方案都采用了前后各一台发动机的“中线推进方案”,这种方案的原理就是,前部发动机驱动机首螺旋桨“拉”飞机,后部发动机驱动尾部螺旋桨“推”飞机,两台发动机迎风面投影重合,有效地减少了传统发动机位于机翼并联,迎风面积增加,互相气流干扰的弊端,而且“中线推进”的另一个好处是,单台发动机即使故障,动力依旧贯穿飞机纵轴,不会出现偏航力矩,而缺点在与两台发动机之间必须要有长轴驱动,容易引发危险的共振。

1943年1月,纳粹德国空军技术处和道尼尔正式签约,确定这三种方案同时进行实验开发,新机编号为d0335,10月26日,首架原型机在门跟进行了试飞,在6400米高空,“箭”的最高时速达到了764公里,而关闭一台发动机后,“箭”的时速依旧能达到560公里,并且与其他纳粹后期研发的黑科技技术装备不同,do335没有表现出任何大的技术问题,仅仅需要在后部发动机散热和起落架强度几个小问题上进行改进。

定型后的Do335A型,还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比如前后螺旋桨为变距螺旋桨,着陆滑跑距离缩短了200米以上,十字型尾翼使得它的稳定性无与伦比,剩余功率非常大,垂直面机动性很强,是一种非常优异的截击机,在道尼尔公司为德国空军安排的模拟空战中“Do335打开节流阀,像暴风一样略过了对手(Fw190),把它远远抛在了身后,并且在缠斗中也显示出了丝毫不亚于对手的机动能力,操作简便”

然而正当道尔尼公司踌躇满志地准备开始生产时,盟军的战略空袭已经开始降临到德国军火工业头上,1943年6月,道尼尔在曼茨尔和弗里德里希沙霍芬的工厂生产线都被美国陆航队炸得被迫停产,生产基地被迫转移到慕尼黑附近,更糟糕的是,由于盟国的封锁和东线战事陷入长久拉锯战,德国航空工业可支配的原材料大幅度缩水,而好高骛远,喜新厌旧的希特勒又有了“新欢”,喷气战斗机me262, 后者获得了生产和原料供给的优先权,丝毫不顾do335相对成熟完善的技术和设计,一系列阴差阳错之后, Do335 A型得以开工生产,已经是1944年7月,当月只完成了10架,A1型则到了1944年11月才开始生产,只完成了11架,主翼下加挂了2个ETC 501 A-1挂架,可以挂载250公斤炸弹或者300公斤副油箱,分配给了KG2第二轰炸机联队第三大队,和少数先进的AR234喷气轰炸机一起执行任务。但由于拥有飞机数量太少,也未能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大部分Do335被当做高速侦察机使用,2月,美国陆航队的p51首次遭遇do335,飞行员约翰.菲尔斯上尉报告说,自己遭遇了前所未见的德国大型战斗机,螺旋桨位于尾部,速度极快,p51开足马力试图进行追击,但很快被对手甩掉。

另外,由于英国皇家空军夜间对德国大城市的持续轰炸,而德国主力夜间战斗机只有he219,德国空军还计划将D0335加装雷达,成为夜间战斗截击机,于是道尼尔公司又发展出了DO335 A6,双座型,后部座舱搭载雷达操作员,操纵一台德律风根公司的Fug217J雷达,天线安装在机翼上,最大探测距离7公里,后来的B6型换装了更强劲的DB603E发动机,让这种双座重型截击机的时速也能达到700公里。机头安装一门大威力MG 151/20机炮,两翼各有一挺 MK103机炮。

到了大战末期,德国空军和帝国航空部又要求各航空公司开发着眼于未来的新一代告诉战斗机,道尼尔公司依旧以Do335为蓝本,开发了P273高空战斗机方案,增大了翼展,更换了发动机DB603G,翼展达到18米,总长13.7米,高5米,起飞重量9100公斤,升限达到18000米,最高时速提高了835公里,前螺旋桨整流罩安装一门mk103 30毫米口径航炮,发动机上访两门20毫米mg151。另外一种P274方案则是采用jumo213J液冷发动机驱动后部螺旋桨,同时安装mw50助推器,海平面最大飞行速度达到865公里,翼展12米,装备3门30毫米口径mk108,同时作为重型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存在。

(道尼尔P274方案设计图)

但此时,纳粹德国已经日落西山,既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更缺乏足够的燃料和飞行员,将这种威力更大的高空截击机送上蓝天了。

总得来说,DO335是螺旋桨时代战斗机的登峰造极之作,可惜生不逢时,被各种人为原因延误了生产,最终姗姗来迟,总共生产了41架,又因为喷气机时代的迅速降临而被抛弃。

从具体实战来看,由于其强劲,远超于FW190和BF109G的动力和机动性,以及更大的,可安放武器的机体空间,如果大量生产,它完全是一种表现惊艳的轰炸机/截击机与战斗机,如果批量投入生产,肯定会给盟国战略轰炸机带来更大的损失。


用户69792950182


零式战机只能算是二战著名战机,而不是优秀战机,更不用说二战最强战机了。

零式战机在战争早期确实是很强的战机,但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代差,比如当时的中国空军使用的还是伊15,伊16这些老式飞机,而太平洋战争之初,美军使用的也是F2水牛等这些老式战机较多,机动。速度。火力处于全面的下风,因此被零式战斗机击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而像P40,F4F等这些基本和零式战机处于同一个时期的战机,虽然机动性能不佳,但是好在火力更强,而且如果使用适合的战术,依然能够击败零式战机。比如P40可以凭借高空俯冲带来的高速度,对零式战机进行攻击,随后迅速爬升回去或者脱离交战,这也是当时飞虎队常用的战术,实际效果很好。而像F4F,则开发出了萨奇剪等这些战术,由两架战机共同完成,也能有效应对零式战机。

零式战机最强的就是机动能力,转弯半径极小,在格斗中占尽优势,但是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机体结构不强,防护极为薄弱,很容易遭到致命伤害。当时盟军经常使用燃烧弹,因为一旦击中零式战机,其就会迅速烧成一团火球。

零式战机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动机性能不足,不到1000马力的发动机,而为了提高速度,增大航程,甚至采用了在机身结构上打孔的做法,不仅增大制造成本,而且强度大大衰减。而这就制约了其性能。

而说到二战最好的战斗机,很多人首推美国的P51野马战斗机,拥有极强的发动机,速度和机动能行不俗,而且巨大的航程甚至能护送轰炸机从英国轰炸德国腹地直至返回。而在火力上,6挺12.7毫米机枪的火力足够对付二战的绝大多数战机了。此外还有诸如Ta152,Me109G,F6F等这些优秀战机,而零式战机则是越改进越差,最终沦为了神风自杀机。


战壕


衡量一件武器是否优秀一般从机动、火力、防御来看。如果这三个指标各为10分,我们就从这三个指标来看看零式战机是不是一款优秀的飞机。首先在1940年2门20毫米机炮加2挺7.7毫米机枪这在当时的火力算非常厉害,可以给8分。而机动上,零式虽然在低空机动能力最强,但是中高空的机动能力很差,甚至在原型机实验时就发生过在高空高速的机动状态下发生空中解体事件,所以对半开,给5分吧。


至于剩下的防御嘛。打架都知道零式的外号叫“空中打火机”,意思是被子弹击中油箱就会起火,一打就着。这是因为零式为了减轻飞机重量没有设计安装封闭式油箱和保护飞行员的防弹钢板。所以零式的防御能力为0。所以三大主科30分,零式只能拿13分。所以在西方,这成绩别说优秀了,连及格线都没达到。

而除了机动、防御、火力这三大主科外还可以增加副科(总分为8分),那就是航程,不带副油箱的话最远可以飞2200多公里,但是这一般不作为设计师考虑的首选内容,而在这一方面零式可以拿7分。那么38分的总分里零式能拿20,如果以60%为的及格线的话,那么零式的成绩也是不及格。所以零式只能算一个严重偏科的飞机,不到不优秀,连及格线都达不到。当然要是和中国这种“上不起学”的来说零式还是可以的。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你好我是迷彩派,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在二战中确实是一款著名的战斗机,但是远远够不上优秀,更别提最好的这一说。

不可否认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零式战斗机确实以转弯半径小、速度快、航程远等特点而优于当时的其他战斗机。但是日本弱小的工业制造能力限制了飞机设计师们的想象力,留下了零式战斗机明显的缺点。

首先零式战斗机为了增强自己的空中性能,采取了很多牺牲,导致火力贫弱。而且飞行员生存条件差劲,基本上放弃了飞行员跳伞求生的可能性。

其次零战为了减轻重量,居然没有安装自密封油箱和任何自动灭火装置,飞行员也没有装甲保护,再加上新采用的50风铝合金中含有大量易燃的镁,所以机体表面中弹就非常容易着火,后来被盟军戏称为“打火机”。

最后就是零式战斗机只有在进行较低航速下才具有极佳的操作性能和极小的转弯半径。当航速达到371公里/小时时,它就会变得十分笨拙,滚翻控制就十分困难,而且这时拉动操纵杆必须付出极大的体力。零式机向左滚翻、转弯比向右要容易得多。此外由于零式战斗机制造工艺的原因,所以使得零式战机在告诉飞行下极易解体。

而随着二战中后期美国的多种新型战机陆续投入使用,零式战斗机的优点逐渐不存在,而缺点也不断放大。所以到了二战后期,零式战斗机最后只能沦为自杀式战斗机。


迷彩派军事


肯定不是最好的。只有最好的技术和最好的设计才能有最好的战斗机。

如果有弱点,不是技术不够好就是设计不够好。发动机功率大,飞机速度才能快。如果发动机功率不够大,速度却很快,一定是偷工减料了。飞机重量大,航程才会远。重量轻航程却很远,也一定是别的地方舍弃了。零式战斗机因为过量减重,才实现速度快,航程远的优势。所以防护性就很差。

都说英国的喷火战斗机性能如何出色,但是其航程却很短。所以不能深入德国上空。

二战公认最好的是美国的P-51野马战斗机。不论是机动性、火力、防护、速度还是航程、升限,各项性能指标都名列前茅。

其余的就是P-47,喷火,Bf-109,F4U,F6F,零式。苏联那几种飞机太接近了,雅克-7、9,拉-5、7,不知道选哪个好。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当然了,日本的0式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战机,在太平洋战场上,把美国都打怕了!

大家关注一下我的飞聊,头条新产品!!!


在银河游泳


不是。零式只是速度快,防护力与攻击力几乎为零。零式一味地追求速度,将防弹板与机枪全部减轻,只是速度优势,面对发动机好,速度一样快的p51野马,在防护与攻击力都占劣势,就是被吊打。


虎式217号


活塞式螺旋桨战斗机的终极巅峰之作必须是P-51,没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