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雪松控股加码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将为大宗商品交易“去伪存真”

12月11日,“韧性与重构--全球变革中的金融方法论”论坛在广州举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在论坛上表示,“要确保中国企业在世界产业链中的位置,谨防脱钩”。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参与世界产业链竞争,大宗商品供应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雪松控股加码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将为大宗商品交易“去伪存真”

雪松控股集团副总裁、雪松大宗商品供应链集团总裁韩刚发表主题演讲


雪松控股集团副总裁、雪松大宗商品供应链集团总裁韩刚表示,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仍十分脆弱,无论在上游资源领域还是下游的国际营销网络,提升中国大宗商品供应链国际竞争力意义凸显。

对此,樊纲不无担忧。他在演讲中称,“一旦发达国家联手搞‘断供’,这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将具有重大影响。”

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大宗商品供应链,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答案或许是区块链。在此次论坛上,区块链是与会嘉宾重点讨论的话题之一。2019年10月,区块链技术获得高层定调,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也日渐丰富,对经济发展作用也日渐增强。

在商业应用领域,大宗商品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与区块链技术三者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针对中国企业在大宗商品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雪松大宗正在上下游两端同时发力。”雪松大宗总裁韩刚如是表态。

雪松控股是世界500强企业,也是中国大宗商品领域的先行者之一。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雪松首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2019年,雪松控股以406亿美元(约2688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位列世界500强第301位,连续两年上榜,排名比去年前进了60位,在国际上影响力日隆。

在韩刚看来,大宗商品和区块链是最佳结合。他说,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构建信任’的价值,解决了大宗商品贸易行业的‘去伪存真’之痛,可实现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中对多级供应商的信用穿透,将最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周转慢的问题,大大提升我国大宗商品行业的竞争力 。

雪松控股加码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将为大宗商品交易“去伪存真”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吕本富发表主题演讲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吕本富则结合雪松大宗的发展,对两者结合的前景作出展望。吕本富表示,区块链在物联网和物流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将给传统供应链金融带来新变革,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新思路。

从供应链到供应链金融,区块链都将为企业竞争创造更大价值。也有望为雪松控股的“野心”提供源源动力。

在多个公开场合,雪松控股掌门人张劲都提到过,雪松控股要做中国“嘉能可”。

嘉能可是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商和生产商之一,被行业人士称为“大宗商品之王”,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中地位举足轻重,对产业链具有一定的定价权。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而产业链的竞争重要性毋庸讳言。

对于雪松控股而言,要想成为“中国嘉能可”,除了要扩大规模和体量,还要往上游走,掌控大宗商品全产业链资源。

在论坛上,雪松大宗总裁韩刚透露,目前雪松正在积极打造“区块链+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力争实现业务数据透明化、数据交互实时化、流程自动化及结算封闭化。

“雪松控股有信心、有能力打造出中国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中小微企业、为大宗商品行业做出新的贡献。”韩刚补充说。

雪松控股加码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将为大宗商品交易“去伪存真”

圆桌对话环节


据悉,本次论坛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与雪松控股集团主办,雪松国际信托承办,吸引了来自国内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专家、知名经济学家、上市公司高管、机构投资者及财富管理部负责人在内的近700名嘉宾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