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老照片: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兩年後甲午戰爭爆發

說到日本近代史的開端,明治維新不得不提。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

老照片: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兩年後甲午戰爭爆發

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

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日本強大後,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老照片: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兩年後甲午戰爭爆發

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老照片: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兩年後甲午戰爭爆發

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

當時中國處於清朝晚期,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掀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在科學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方面向歐美看齊,因此清朝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景象。

老照片: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兩年後甲午戰爭爆發

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

清朝於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師,成為亞洲一個強大的海軍力量,但清朝並未像日本那樣變革國家制度,因此“中興”並未能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此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

老照片: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兩年後甲午戰爭爆發

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

19世紀末的東亞地區,一個是迴光返照的老大帝國,一個是噴薄欲出的近代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戰。

老照片: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兩年後甲午戰爭爆發

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

1894年7月25日(農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戰,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了增援朝鮮的清軍運兵船“濟遠”、“廣乙”,豐島海戰爆發,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浪速”艦擊沉了清軍借來運兵的英國商輪“高升”號,製造了高升號事件。

老照片: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兩年後甲午戰爭爆發

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

1894年8月1日(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清朝在其宣戰詔書中指出朝鮮歷來是清朝的附屬國,清朝是應朝鮮政府的要求出兵的,相反日本“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理昭然”,令清朝忍無可忍,因此“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

老照片: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兩年後甲午戰爭爆發

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

最終中日甲午戰爭以北洋水師雖全軍覆滅而告終。1894年11月初,日軍侵入遼東,將戰火燒入中國。清政府十分恐慌其“龍興之地”遭到兵燹之災,只得向日本進行“求和”。

老照片: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兩年後甲午戰爭爆發

1892軍事演習中的日本軍隊

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