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苏州市姑苏区:三区合一,古城新貌

苏州市姑苏区:三区合一,古城新貌

苏州风景·金鸡湖

江南好风景。

这里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安史之乱后中唐诗人张继经过,留下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宋代范成大《吴郡志》,赞叹江南美景,可与天堂相媲美。姑苏风光是江南美景的代表性之一,历来为人称道。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歌曲《姑苏好风光》所述:四季好风光,苏州市歌《苏州好风光》吴侬软语也唱到:古韵今风,天下美名扬,说不尽苏州好风光。

苏州市姑苏区:三区合一,古城新貌

姑苏雪景

苏州古城城建城时间早,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独特的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城内河道纵横,又称为水都、水城、水乡,《马可·波罗游记》赞誉苏州为东方威尼斯,而苏州古城被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称赞为鬼斧神工。


苏州市姑苏区:三区合一,古城新貌

姑苏风光·定慧寺银杏

姑苏区是江苏省苏州市市辖区之一,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是苏州的政治、教育、文化、旅游中心。2012年9月由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合并设立。姑苏,因姑苏山而得名,又名姑胥、姑余、胥台山,在今苏州市西南。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中心,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与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方式。

苏州市姑苏区:三区合一,古城新貌

姑苏区·盘门

下辖辖8个街道、3个管委会:苏锦街道、平江街道、沧浪街道、吴门桥街道、双塔街道、金阊街道、白洋湾街道、虎丘街道,沧浪新城管委会、平江新城管委会、金阊新城管委会。总面积85.1平方公里【含苏州古城1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0万,区人民政府驻苏锦街道。


苏州市姑苏区:三区合一,古城新貌

风景

苏州地区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商朝末期,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因避位让贤,从岐山千里南奔,来到梅里,建立勾吴之国。周简王元年(公元前585年),寿梦继位称王,吴国始有确切纪年。周灵王12年(公元前560年),吴国君诸樊把国都南迁至今苏州城址。周敬王6年(公元前514年)阖闾继位,命大臣伍子胥在诸樊所筑城邑的基础上扩建,名阖闾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

平江区原名东区,1955年10月1日改为平江区,以境内平江路命名,1966年11月至1979年6月,曾改称东风区。

沧浪区原名南区,1955年10月,以境内有宋代名园沧浪亭而命名为沧浪区。1963年2月22日,撤销胥江区,并入沧浪区。1966年11月至1979年6月,曾改名红旗区。

苏州市姑苏区:三区合一,古城新貌

姑苏风景

金阊区原名西区,1955年10月1日,西区改称金阊区,以境内古城之金门、阊门命名。1966年11月至1979年6月,曾改更名为延安区。

2012年12月,经苏州市政府批复同意,姑苏区平江路街道更名为平江街道,南门街道更名为沧浪街道,彩香街道更名为金阊街道。


苏州市姑苏区:三区合一,古城新貌

网师园俯瞰

姑苏区人文积淀最为深厚,风景名胜比较多。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74处,境内有虎丘、留园、拙政园等国家5A级景区,平江路、山塘街等历史文化名街,沧浪亭、狮子林等8处园林和大运河5个核心点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另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6项。

名胜古迹有拙政园、狮子林、怡园、藕园、玄妙观、北寺塔、留园、西园、环秀山庄、虎丘、枫桥和寒山寺、五人墓、唐寅祠、沧浪亭、网师园、双塔、大成殿、瑞云峰、无梁殿等。


苏州市姑苏区:三区合一,古城新貌

姑苏区交通方便,经济发达是苏州重要的经济、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是苏州发展战略中的核心。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622.3亿元,增长6.1%;姑苏区在保护历史古城的同时,将努力高端服务经济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谐社会建设样板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